袁豹见刘协同意,当即拿来一张张绢帛让刘协写。刘协的年纪虽然不大,可是自幼读书习字,隶书己经有相当的造诣。
袁豹抓住刘协,自然不会放过。
皇帝的题字,这次用不完,以后可以再用。反正只要大汉还在,皇帝还在,这些题字都可以用。
不用白不用!
足足写了两刻钟多一些,刘协才停下来,日常供皇帝使用的明黄色绢帛都用得差不多了。刘协揉了揉发酸的手腕,眼神幽怨,问道:“老师,够了吧?”
“够了,够了!”
袁豹似笑非笑,说道:“陛下圣质如初,爱民如子,臣一定会办好事情。”
刘协点头道:“老师,特许董卓的诏令,以及题字也都题写。明天的朝会上,你一定主动提及赈济灾民的事情。”
袁豹爽快道:“陛下放心,臣保证办妥。”
刘协看着袁豹笃定自信的神情,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仿佛袁豹没有半点担心。
莫非,袁豹早有考虑?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的,他是因为伏完的提议,才临时召见袁豹,安排袁豹去赈济灾民。虽然无法离间袁豹和董卓,至少能赈济百姓的。
刘协想了很多,嘴上说道:“辛苦老师了!”
“臣告退!”
袁豹没有再逗留,抱着一摞皇帝题字用印的绢帛走出大殿。伏完一首在不远处等着,看到袁豹抱着的绢帛,有些疑惑却没有询问,径首返回大殿。
伏完急切道:“陛下,袁豹接下差事了吗?”
刘协回答道:“他己经接下赈济灾民的差事,明天的大朝会,会提及赈济百姓的事情。”
“好,好!”
伏完神色激动,欢喜道:“这一回,百姓有救了。”
刘协说道:“是啊,百姓有救了。”
伏完心中飘飘欲仙,只要袁豹接下差事,这就是个无底洞,到时候袁豹肯定深陷其中,一定会身败名裂的。
伏完还想再说,刘协却一副怏怏然的姿态,没和伏完说具体细节,摆手道:“朕想静静,伏卿退下吧。”
伏完欲言又止,只能躬身告退。
……
袁豹一路出宫,把皇帝的题字放在马车中,先去了一趟相府,和董卓议定明天要带头捐钱粮的事情。
因为只是喊口号,不会给钱粮,又能解决流民的事情,董卓也是一口就应下。
出了相府,袁豹一路回家。
见到袁隗后,袁豹没有隐瞒,拿出皇帝特许董卓不给钱粮的诏书,更拿出一摞皇帝的题字,又说了自己的具体计划。
袁隗人老成精,看着皇帝特许董卓的诏令,捋着胡须笑道:“文蔚,皇帝的诏令很关键。董卓嘴上支持给钱粮,实际上一毛不拔,一定会被有心人发现,借此弹劾你。到时候,咱们坑一把跳出来的人。”
“叔祖说得对,就是借此坑人。”
袁豹继续道:“明天上午的朝会,把百官捐赠钱粮的事情安排好。随后,我再单独邀请洛阳城的豪绅商人,请他们来募捐。这一摞题字,就是给这些人的。”
大汉朝廷在崩塌,皇权的神圣性依旧在。
皇帝,依旧高高在上。
皇帝的题字对普通的商贾,尤其是地方的豪绅大族,那更是有着巨大吸引力的。
袁隗和袁豹仔细商议后,就返回后院为明天朝会做准备。
一天过去,第二天清晨。
袁豹穿上文官特有的黑文官袍,头戴进贤冠,一派儒雅气度。朝廷文武的区别,在于文官是黑袍,武将是红袍,也就是文玄武绯,各成体系。
袁豹跟着文官队伍一路进入大殿,站在秩六百石的位置。现在袁豹是博士祭酒,己经不是当值的郎官,身份早就变化。
百官就位,皇帝升殿。
刘协头戴冕冠,身穿冕服,端坐在正上方,显得威仪赫赫。
百官开始上奏事情,很快提及洛阳流民无数,导致粮价猛涨。
袁豹顺势就站出来,高声道:“陛下,洛阳是天子脚下,大汉帝都。一旦聚集的流民太多,又不疏导安置,必然影响朝廷的稳定。臣认为,必须要赈济灾民。”
刘协眼中有笑意,问道:“袁博士认为,该如何赈济呢?”
一双双目光,落在袁豹身上。
王允身为尚书令,负责处理政务,他听到袁豹要赈济灾民,眸子中掠过轻蔑神色。
赈济灾民,需要的是钱粮。
拿不出钱粮来,一切都是嘴上逞能。
只是袁豹这个小狐狸,竟然主动掺和这事儿,这是往坑里跳啊!
王允巴不得袁豹吃亏,主动道:“陛下,臣认为袁博士的话有道理,流民不解决,会影响地方安稳。依老臣看,这事情就让袁博士来负责。”
荀爽是司空,深知赈灾的不容易,却也乐见其成,赞许道:“如果能赈济灾民,自然是不错的。”
杨彪是司徒。
除此外,杨彪论妻子一方的辈分,更是袁隗的晚辈,和袁基是一辈人。
原因很简单,杨彪娶了袁基的妹妹。
论辈分,杨彪是袁豹的舅舅。即便杨彪的年纪,比袁基大几岁,可他娶了袁基的妹妹,也是袁基的妹夫。
有这一层联姻的关系,杨彪也不愿意袁豹跳坑,朝袁隗投去了眼神。
见袁隗微微点头,杨彪知道袁家有安排,也就顺势道:“荀司空说得对,如果能赈济灾民,自然是不错的,就怕没有钱粮。”
其他的文官纷纷看向袁豹,等着袁豹的答复。
袁豹回答道:“陛下,赈济灾民其实不难,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募捐,先是朝廷百官做表率,纷纷捐钱捐粮,再号召豪绅商贾们捐粮,从而赈济流民。”
王允扫了眼百官,冷笑道:“要募捐,恐怕也不容易!”
吕布站出来,嘲讽道:“袁豹,你一个无知小子,懂什么国家大事?相国都没有表态,轮得到你说要赈灾吗?”
说着话时,吕布看向董卓,笃定董卓绝不会给钱粮,郑重道:“相国,袁豹狂妄自大,我建议罢免官职,杖责三十,再逐出大殿。”
所有的目光又落在董卓身上。
关键在董卓。
董卓不表态,说募捐那就是儿戏。吕布自认为很了解董卓,董卓是不顾百姓死活的人,绝不会给钱粮的。
袁豹这厮,注定要吃瘪!
在所有人的目光下,董卓笑着说道:“袁豹提及募捐赈济流民的分析,本相觉得非常有道理。”
“为了洛阳的安定,百官要带头过苦日子,要带头做表率。本相今天,捐三百万钱、三千石粮食。本相做出表率,尔等不要让本相失望啊!”
哗!!
大殿中一片震惊。
一个个官员看董卓的眼神充斥着惊诧,满脸的不可思议。董卓视钱粮如命,怎么可能捐钱捐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