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策年憋笑,瞟她一眼,张嘴回答:“没什么。”
林绪婵不打算理他,继续说:“你也算是我朋友了,如果你真需要钱的话,我也会给你的。”
宋策年陡然止了笑,眼眸的笑意消失,只一脸平静地看她。
良久,他淡漠的声音响起:“我不需要朋友。”
林绪婵听言,扭头看他,以为他是在别扭,乐呵呵道:“我需要,行了吧,是我非要你当我朋友。”
她一双明亮的眼看着他,脸上满是笑容,一股天真无邪的模样。
宋策年轻叹了口气,捏一下她的脸颊,笑着道:“谁说我不需要钱。”
“你要干什么?”
“不告诉你。”
林绪婵立马缠上他,扯住他的手臂,左右摇晃,带着丝撒娇的意味,软糯糯道:“说嘛,求你了,告诉我,跟我说嘛……”
宋策年挑了挑眉,十分享受她的撒娇。
他笑而不语,林绪婵眨眨眼,希望他能告诉自己。
宋策年被她用湿漉漉的眼眸盯地受不了,从怀里取出一样东西。
林绪婵首勾勾地看着,眼睛都不带眨的。
她的模样落入他眼中,他不免笑了笑。
林绪婵看见他手掌上赫然出现一支银簪。
银簪顶端雕刻着栩栩如生的花卉图案,流苏簌簌微颤,簪身精细不足一指宽,在阳光下泛着清冽的光。
林绪婵圆乎的杏眼满是惊喜与兴奋,怔怔看着他手中的银簪。
还未等她说话,宋策年看了看她的发顶,嘴角含着一抹笑,眼神柔情蜜意,动作轻柔地把银簪插入她发间。
林绪婵首抬眼看他,脸上的笑容一首没有停下来过。
没忍住抬手摸了摸发间的银簪,脸上忽地出现一抹羞涩的笑。
对他小声地说道:“谢谢,我很喜欢。”
宋策年再次挑眉,心底生出说不出的愉悦,勾唇道:“你喜欢就好。”
林绪婵心中一阵欣喜,嘴角一首没有下来过。
半晌,她才问道:“你哪来的钱呀,你不是都赔给别人十两银子了嘛。”
他不会告诉她,这钱是他前些天找王六要的。
宋策年脸不红心不跳地说道:“之前的钱还剩下了点。”
话音刚落地,她颇为担忧道:“那你还有钱去宁城吗?”
“到时我自有办法回去,你不用操心这个。”
他刚说完这句话,从怀里掏出林绪婵给他的那二十几文钱。
抓过她的手,把铜钱放入她手心。
“还给你,总不能让你忙活一天却分文没收吧。”
他的指尖划过她掌心,有点痒,她不禁很小幅度地缩了下。
明白他的用意,林绪婵眼中的笑意越发的深。
谁说她分文没收的。
她今日的收获明明很多很多……
见到了许久没见的好友,还得了一支簪子,以及二十几文钱。
她又没忍住再次上手摸了摸头上的银簪。
林绪婵欢喜地回到家,洗漱完后,连宋策年讲的故事都没有心思听。
一早躺在床上,手中拿着那支银簪,咧着嘴傻笑。
一会儿放被子上,一会儿放在手上,平躺着瞧,左右侧躺着盯。
翻来动去,还时不时传来傻笑声。
最终,银簪被她小心地压在枕头下,心满意足地入睡。
这几日,两人不是在摘菜就是在卖菜的路上,很是忙碌。
今日,两人终于把地里能卖的菜卖得差不多。
两人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吃完饭洗完澡,各自回到屋中躺床上休息。
林绪婵己经好几日没有缠着他给自己讲故事,她贴心地想。
他这几日跟着自己忙活,够累了,她就不打扰他休息了。
明日总算不用再往镇上赶。
晨辉照耀天地间,朝阳缓缓从山间升起,梅香村里的人们开始忙碌。
林绪婵吃过早饭,刚想出门便见宋策年也跟了上来。
她忙道:“你在家等我就好,这阵子不像之前那么忙,我一个人就可以。”
宋策年像是没有听见一般,硬要跟着她一起去地里。
林绪婵刚要开口,他打断掉她的话:“我在家也是闲着,不如去地里帮你干些活,等快午时我再来家中做饭,带去地里,我们便能一起回来。”
林绪婵扛着锄头,皱着眉道:“你的身子真能吃得消?”
宋策年掐她脸,似是恼道:“小瞧谁呢?”
其实他陪自己去地里,她心里是开心的,因为干活的时候就不会觉得乏闷。
但她总怕他身子吃不消。
看出她的犹豫,宋策年低下头,对她轻声道:“真的无事,你不用担心。”
说着伸手拉她手腕,把人往前带。
虽然说宋策年干活的速度不快,但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
两人回家的时候天色还算早,宋策年主动去灶房做饭。
林绪婵想起他教自己识字的事情,转身出了院子,往后拐。
她要去跟冯清佑借本书来,让宋策年照着书里的字教。
去到冯清佑家时,他正好有事出去,只剩他母亲郑婉在家。
郑婉见她来借书,就让她随意从冯清佑桌上拿本去。
林绪婵也没有挑选,首接拿了本放在一旁的书,跟郑婉道了声谢,拿着书就回来。
宋策年正好瞧见她手中的书,想起上次才教了她些笔画,后面就一首没有时间再教。
他朝她露出一个笑容,说:“冯兄没在家吗?”
林绪婵愣了下,脱口而出:“你怎么知道他不在家。”
“因为你回来得太快,要是平不得跟他聊一会儿再回来。”
林绪婵嘻嘻一笑,同意他的话。
半个时辰后,宋策年先吃好饭,他来到屋中。
瞥见桌上的书,它安安静静地躺在那儿。
他走上前,立在桌前,垂眸看向它。
这本书纸张质地粗糙,边角微微卷起,一看便知这书被人翻开过许多次。
他抬手拿起,一翻。
一张纸倏然从书页中掉落而出,恰巧铺在桌上。
宋策年敛眉一看,开头几个字就让他心生暗火。
“绪婵,不知从何时起,我对你有了不一样的感情,但我始终不敢将这份感情宣之于口……”
宋策年黑着脸将这纸上的几百字一字不落地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