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地主家的傻儿子
唐末地主家的傻儿子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唐末地主家的傻儿子 > 第12章 沙溪河边的实验田

第12章 沙溪河边的实验田

加入书架
书名:
唐末地主家的傻儿子
作者:
天天写诗
本章字数:
4728
更新时间:
2025-07-07

就在夯土造房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李朔的另一项核心计划也在悄然启动。

“爹,孩儿想向您讨要十亩地。”一日晚饭后,李朔对李员外说道。

“哦?朔儿要地作甚?”李员外放下茶杯,饶有兴趣地问。

“就在沙溪河边,水流平缓,引水方便的那片滩地。”李朔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孩儿想试试新的种田法子,若是成了,或许能解我小李庄乃至更多地方的粮荒之困!”

李员外看着儿子眼中不容置疑的自信,想起他近几日展现出的种种“神异”,毫不犹豫地大手一挥:“好!村西沙溪边的那十几亩滩地,以后就归你折腾!需要人手钱粮,尽管找钱伯支取!”

得到老爹拿到“授权”,李朔立刻带着钱管家和小秋来到沙溪河边。他选中的这一片滩地,位置极佳,地势平坦略高于河面,既不易被淹,引水又方便;土质是河流冲积形成的沙壤土,相对肥沃疏松。唯一的缺点是离村庄稍远,且靠近林子,以往常有野猪糟蹋庄稼,所以并未被精心耕种。

“钱伯,”李朔指着这片地说,“有几件事,需您立刻找人办妥。”

李朔把自己的计划和钱管家做交代,“钱伯,我问过我爹,种麦、种粟产量都太低了,现在麦子亩产才一石,这还是没有灾害的时候,村民很难养活一家人,我想实验一下在咱们这里种稻子,听说江南道的稻米产量很高,至少亩产二石。”李朔满脸胸有成竹般的自信。

钱管家被李朔的情绪感染,跟着李朔的脚步,听取安排。

“第一步是修渠引水,从沙溪河上游水流平缓处,挖一条三尺宽、两尺深的水渠引水过来。引到这里,水渠末端,就在这田边,挖一个深约五尺、长、宽约一丈的蓄水池!”李朔沉吟一下,“池壁和池底要用黏土夯实,防止渗漏!”

“这第二步就是起垄,这么大的地块不好弄平,到时候灌水麻烦。咱们把地块分成五小块,用田垄圈起来,方便灌溉。”李朔在地边用树枝画出示意图,一边画一边讲解。

“弄好田垄就进行第三步,灌水泡地,一定泡透,然后找壮牛,配重犁!把这十亩地,给我深翻!翻得越深越好!至少要一尺半深……现在的天气正好是插秧的时节,不耽搁秋天收获。”

李朔将实验田的建设介绍了一遍,钱伯疑惑道:“少爷,水稻的种植咱们这里虽然不多,还是有的。其它的我都理解,只是为何要在地头挖一个大池子?”

“钱伯,咱们村里的乡邻看起来都是面黄肌瘦,一副体弱无力的凄惨样子,这是缺少肉食的原因。我想着试试在稻田里养点泥鳅黄鳝,还有一些鱼类,给大家伙儿添口吃的”。

“没有听说过啊,这么做行吗?”

“行不行,试试不就知道了吗,到秋天就知道了,反正也花费不了多少钱粮。”李朔带着钱管家往村里走,继续安排道:“这活儿明天就开始吧,人手不够可以让村里的妇人来干,同样用粮食结算。”

天空瓦蓝瓦蓝。有几坨棉花般的云朵点缀在空中,用来衬托天空的纯净,娟娟河流随着河西岸的山势流淌。并不高大的山岭上成片的树林,大多是不怎么成材的槐树和榆树,树林下是茅草和荆条等形成的低矮灌木,匍匐的地被,偶有连成一片的地丁花把林间的开阔空地染成一片紫色,一簇簇伸出花朵的狗尾草长在的沟边……

河东岸就是小李庄的大片农田,顺着田埂的土路一首延伸到村里。李朔观察着地里稀疏的麦田,对钱管家道:

“钱伯,咱们的土地缺乏肥力,以前没人想过多施点肥来增加产量?”

“怎么不想!只是村民大多是佃来的土地,说不得明年就不再种今年的地块,加上各户家里又没有养殖大牲口,哪来的肥料。”

李朔清楚,大唐人虽然知道牲口的粪便能增加粮食的产量,但大牲口都是稀有物种的年月,上哪里收集肥料。所以,在他们的观念里,就没有对土地施肥的观念。想到这里,李朔指着村北正在建设的堡墙对钱管家说:

“钱伯,我们可以在生产堆肥。村北的堡墙外就是大田,咱们顺着堡墙外挖一排大坑,不用太深,让村里的能干点活老人带着半大小子,到树林里收集树叶,枯草…对了,这次拆掉房屋腐烂的茅草也收集起来,堆到坑里。”说到这里,他又叹气说道:“哎!咱们村里的人口还是太少了啊,不够用了。”

“少爷,现在到处都是流民,人口还是很好解决的,只是少爷要那么多人做什么?”

对啊,可以招募流民,这样不但可以加快村子的建设,很多其他的事情也能同步开展了。想到这里,李朔脸上露出惊喜之色,急忙对钱管家道:“那就赶紧招募流民,挖河里的污泥,按照天数给钱,按照挖出的数量算钱也行。把河泥和树叶、枯草分层堆到坑里……,嗯,还要每层都浇上…粪水”。说到这里,他沉吟一下,道:“在村里搭建几个大点的公共茅房,收集粪水,回头我给你画个茅房的图纸。”

李朔接着说堆肥的事,“在大坑里堆上基层树叶、河泥和粪水之后,灌满水,再把挖出来的土回填一层封住,过一个夏天就可以当肥料用了。”

我顺便还能在里面养一下蚯蚓,要是能养好的话,自己的养鸡场说不定就能建起来了,李朔发散思维。

钱管家一脸敬佩的看着自家少爷,自打少爷开窍这半个月来,在他身上发生的奇怪事情越来越多,每天早晚要刷牙,天天吵着要洗澡,也不让小秋服侍……,少爷做事越来越不像一个少年。钱管家虽然不懂什么是领袖气质,但他知道少爷越好他就越有奔头。他入神的想着事情,一时忘记回答李朔的安排。首到李朔叫了他几声才回过神来,赶忙应是。

李朔思索一下,对钱管家问道:“钱伯,流民好招募吗,官府会不会干预?”李朔可不想事情没有办就弄的满城风雨,引来官府的注意。

“招募流民的倒是容易,给口饭吃就能招募不少。只是不知少爷您要多少人?要是多的话就要跟滍阳城的镇所打个招呼”。钱管家自信的微笑道:“不过少爷也不必担心,滍阳城巴不得咱们多招募些流民,好给城里减轻一下负担。”

“只是要是招募多的话,家里的钱粮……”,钱管家担忧道。

“钱伯不用担忧,钱粮不是问题,我回家跟老爹说,安排好村里的事情,我就到滍阳为咱们家开拓财路!”李朔还就不信,多出来一千多年的知识,还能在这唐朝缺钱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