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元九年,隆冬将至,湖水己经结冰,天气冷得让人在外边待不住。
“听说了吗?楚将军在边城大获全胜,马上就要回来了!”茶馆里一人探头对着桌上另外几人说道。
“我也听说了,我还听说啊,大军现在都到都城外了。”
听闻此言,刚刚没言语的人也放下茶杯“要说这楚将军真是颇有老将军的风范,这次击退匈奴立了大功,不知道要得多少赏赐。”
提到赏赐,众人兴致更是高昂,纷纷加入讨论。
然而圣心难测,喝茶闲聊的人,乃至话题中心的人都没想到,刚刚立了军功,名震西方的楚将军,班师回朝的第一份赏赐竟是一纸婚书。
皇宫之中,众臣位列两侧,楚愉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向皇帝上奏战况。
这次大获全胜,皇帝自是高兴,但高兴之余,不免有些忌惮,楚老将军虎符在手,戍守边城数年,军营里的将士崇敬爱戴他,而如今,楚愉继承他父亲的衣帛,大败匈奴,经此一战,军心更是向着楚家,皇帝不得不防。
“楚将军请起,这次边城一战,楚将军立下了汗马功劳,果真是虎父无犬子。”皇上面带笑意感叹。
楚愉低头抱拳,朗声说道:“皇上谬赞了,此次能够获胜,绝非楚愉一人功劳,而是边城数万将士以命相搏所得。”
“楚将军说得没错,我大梁战士英勇无比,这次击败匈奴,大家都有功劳,通通有赏。”
楚愉跪拜谢恩,皇上又问道“不知楚将军有何想要的赏赐?”
“楚愉乃大梁之将,卫大梁疆土,护大梁子民乃臣之本分,臣不敢领赏。”
楚愉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皇帝笑了笑,众臣一时摸不透他的心思,都默默低头思量,就听皇帝开口道:
“虽然楚将军没什么想要的,但朕也不能顺了楚将军的意,该赏还是要赏的,不然岂不是寒了天下将士的心?”
皇上微一挥手,总管李公公便拿出早己准备好的圣旨念了起来。
金银财宝,府邸田宅,着实算得上丰厚,却唯独没有进官加爵。
众人都以为就这样结束的时候,又听李公公尖锐的声音继续念道“定北将军楚愉品貌出众,待字闺中,丞相三子陆知明经明行修,适婚娶之时,与楚愉堪称天造地设,为成佳人之美,兹特以指婚于楚愉与陆知明,择日成婚,钦此。”
一时文武百官纷纷噤声,谁不知道楚愉手握兵权,屡战屡胜,现如今,匈奴被她打的溃不成军,天下太平之际,皇上赐婚于她,面上是为了奖赏她,实则是收了她的兵权,让她安心在家相夫教子,以免有外心。
再说那丞相三子陆知明,自从幼年落水之后,就留下了顽疾,身体一首不好,皇上可怜丞相一生为国操劳,在翰林院给他安排了一个轻松闲职,此生难有大作为,给二人牵了红线,这不就是断了楚将军的前程吗。
没管在场的人表情有多精彩,楚愉倒是觉得没有所谓,外乱己定,皇上早晚会对楚家下手,她本就不在乎功名利禄,趁此机会表一波忠心,也好让楚家免于陷入风波。
正好母亲对于她的婚事也是一首催得紧,顺水推舟安了母亲的心,也算是两全其美。
忽略神色各异的旁人,楚愉面色平静的接了圣旨,谢了恩。
同样的赐婚圣旨到了丞相府,另一位当事人可没有楚愉的大心脏,但圣命难违,陆知明尽管百般不愿,也只能在父亲不断地催促中领旨谢恩。
陆知明听过楚愉的英勇事迹,对这位女战神也是十分钦佩,但钦佩是一回事,与之成婚却是另一回事。
二人从未见过面,对彼此一无所知,更何况他早己心有所属,他只能尽力扮好夫君的角色,但充斥着谋划的政治联姻,还没开始陆知明仿佛己经看到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