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锦里的岁时暖
织锦里的岁时暖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织锦里的岁时暖 > 第19章 新年的灯笼与心愿

第19章 新年的灯笼与心愿

加入书架
书名:
织锦里的岁时暖
作者:
桑婉潼
本章字数:
2804
更新时间:
2025-07-08

腊月廿八,染坊的屋檐下挂起了红灯笼。江舒宁踩着梯子挂最后一盏,傅彦清在下面扶着梯子,嘴里念叨:“慢点儿,慢点儿,别摔着。”

“你当年爬树摘桃给我吃,怎么没见你这么啰嗦?”江舒宁笑着晃了晃梯子,看他紧张得攥紧了栏杆。

“那能一样吗?”傅彦清佯装严肃,“那时候你才七岁,现在是二十七岁的江设计师,金贵得很。”

江舒宁从梯子上跳下来,踮脚捏他脸颊:“金贵?那你还天天让我搬染缸、染布料?”

“那是……”傅彦清耳尖泛红,“那是锻炼身体。”

院外传来孩子们的欢呼声。几个小学生举着自己染的灯笼跑进来,为首的女孩举着个歪歪扭扭的兔子灯:“江姐姐!傅叔叔!我们做了灯笼送给你们!”

“谢谢小朋友们!”江舒宁蹲下来,接过灯笼,“这个兔子灯真可爱,耳朵长长的,像你一样。”

“那是我做的!”女孩仰起脸,眼睛亮晶晶的,“江姐姐,你的染坊什么时候教我们染布?我想染粉色的,像春天的桃花!”

“明年春天就开课。”江舒宁摸了摸她的头,“到时候,爷爷和傅叔叔都会来帮忙。”

傅彦清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举着灯笼跑远,转头对江舒宁说:“今年除夕,咱们把灯笼挂在染坊门口,再请社区的老人来吃团圆饭吧?”

“好啊。”江舒宁点头,“我让张婶多蒸几笼桂花糕,王阿婆的绣帕子也挂出来,让老人们看看咱们的手艺。”

除夕夜,染坊的长桌摆了整整十八道菜。江母炖的莲藕排骨汤咕嘟冒泡,傅老爷子亲自炒的糖醋排骨泛着金光,张师傅酿的杨梅酒装在蓝染坛里,像坛陈了多年的宝贝。

“敬咱们染坊!”张师傅举着酒杯,“感谢江设计师,让老手艺有了新出路。”

“敬傅总!”王阿婆笑着接话,“要不是他宠着舒宁,咱们哪能看到这么热闹的染坊?”

傅彦清举着酒杯,目光落在江舒宁身上:“该敬的是舒宁。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染坊,没有……”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没有现在的我。”

江舒宁的脸腾地红了。她端起酒杯,轻轻碰了碰他的:“我们是彼此的光,不是吗?”

窗外飘起了细雪,屋内的暖炉噼啪作响。孩子们挤在长桌边,举着兔子灯啃糖瓜。江母给傅老爷子夹了块藕片,两人絮絮叨叨说着染坊的未来;张师傅和王阿婆研究着今年的蓝染配方,争论得面红耳赤;傅彦清则悄悄给江舒宁剥了颗糖瓜,塞进她嘴里。

“甜吗?”他问。

“甜。”江舒宁含着糖瓜笑,“比小时候奶奶给的还甜。”

零点的钟声敲响时,染坊的灯笼次第亮起。红色的光透过蓝染布帘,在雪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像幅会流动的画。江舒宁靠在傅彦清肩头,看着窗外纷飞的大雪,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暴雨夜。

那时她以为自己是坠入深渊的蝴蝶,却不知命运早己为她安排了一场最温暖的救赎。

“彦清,”她轻声说,“新的一年,你有什么愿望?”

“愿望?”傅彦清低头吻她发顶,“愿望是你每年都能像现在这样,笑着看我。愿望是染坊的布能飘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看见蓝染的美。愿望是……”

“是什么?”

“愿望是我们能一起,慢慢变老。”他的声音轻得像雪,“等我们都白了头,我还能牵着你的手,在染坊里晒布;等我们都走不动了,我就坐摇椅上,听你讲年轻时候的故事。”

江舒宁的眼眶发热。她伸手勾住他的脖子,在他唇上印下一个吻:“这个愿望,我陪你一起实现。”

雪越下越大,染坊的灯笼却愈发明亮。它们像一串串跳动的火苗,把两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仿佛要一首延伸到时光的尽头——那里没有风雨,没有遗憾,只有彼此眼里的光,和永远不会褪色的温暖。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