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皇帝记
历代皇帝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代皇帝记 > 第32章 南渡过河隅江南 南望王师又一年

第32章 南渡过河隅江南 南望王师又一年

加入书架
书名:
历代皇帝记
作者:
糖竦盐名青
本章字数:
2972
更新时间:
2025-07-08

刘邦说完后,始皇下令散朝但没想到刚下朝没有多久,龙吟便又想起了...

“大汉隐帝刘粲,汉赵第西位皇帝(公元318年卒)”

“隐帝,看来是天要亡我大赵喽~”刘聪说道。

站在刘聪旁边的刘渊听到“大赵”便问道:“我当时不是定国号‘汉’吗,你瞎改什么。那‘赵国’能有‘汉国’招人心啊”

一旁的刘弗陵似乎累了,己经没有刚上任的意气了,取而代之的是日益减少的精神,他准备干完这次向始皇提出更换岗位。

但照例刘弗陵还是将城中事宜告知给了刘粲。

一会儿后,未央宫内:

“刘粲,你说说吧,你若没有复兴我大汉/赵则严惩不贷”刘渊刘聪说道。

旁白(龙头饰):

汉赵隐帝刘粲又叫汉赵灵帝,其是汉昭武帝刘聪之子。

刘粲才能出众,文武双全,封为河内王,领兵进入洛阳、杀死司马模、攻取晋阳。建武元年即317年,册立为皇太子。太兴元年即318年,刘聪去世后,正式即位,年号汉昌。

即位之后,沉湎酒色,耽于游乐,诛杀辅政大臣,处死晋愍帝,将军国大事全权委托靳准决断。不久,靳准发动叛乱,历数罪名后,杀死刘粲,谥号隐皇帝。

“呃,我,你,这,6,下等房吧”

“好了散朝!对了,出城的和出去采集物资的都随朕去一趟龙头那里。”

经过众皇的教育下,龙头为他们统计了数据:

铜钱根据你们对学校的题目等1:100兑换成铜钱,而学校人员则1:150,则你们这次一共获得六千枚铜钱。而你们收集的物资树木约三十斤,部分水果若干,水资源两桶。

“嗯不错啊。”

对此始皇比较满意,于是下令休息几日。

几日后...

“大晋中宗元皇帝司马睿,东晋第一位皇帝(公元276年-公元322年)”

“啊哦哦哦哦哦哦~我大晋涅槃重生啦~啊哦哦哦哦哦哦哦哦~”

由于刘弗陵在迎接完刘粲后,向始皇提出更换岗位,于是,由孙权暂代其职。

“啧,上任第一单就是这个鸟国朝,晦气”

“咳咳,小子,听好了,朕乃东吴太祖大皇帝孙权,也是这座城中的新人管理员,我现在要给你介绍城中事宜,你给朕听好了。”

一会儿后,司马睿得知了他所在的城中的情况。

于是...两时辰后,咸阳宫内...

“我是琅琊王司马伷的孙子,我父亲是琅邪恭王司马觐。”

“喔,原来是我叔的孙子,你说说你在位都干嘛了吧。”

旁白(龙头饰):

“晋中宗元皇帝司马睿,东晋第一位皇帝。

司马睿十五岁袭封琅邪王,在八王之乱后期依附于东海王司马越,任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留守下邳。永嘉之乱爆发后,他采纳王导之谋,求取南下发展之机,于永嘉元年即307年以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职移镇建邺。

在王导、王敦兄弟的辅佐下,优礼南北士族,消灭反抗势力,安置流亡,终得在江南立足。晋愍帝被汉赵军俘获后,司马睿自称晋王。

太兴元年即318年,司马睿得知晋愍帝死讯,遂即皇帝位,据有长江中下游以及淮河、珠江流域地区,建都建邺,史称东晋。

在东晋建立的过程中,以王导、王敦为首的琅邪王氏家族贡献最大,出现“主弱臣强”的局面。司马睿被迫在政治上服从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时人称为“王与马,共天下”。

但他不甘心受人摆布,遂重用刘隗、刁协、戴渊等人,推行以法御下、调整中枢、搜括户口、加强军权举措,企图排斥削弱王氏兄弟,振兴皇权。永昌元年即322年,素有野心的王敦以诛刘隗为名,在武昌起兵,攻入建邺,杀死戴渊,软禁司马睿。王敦在训诫朝廷君臣后,退回武昌,遥控朝廷。司马睿愤懑不己,最终在忧愤中病逝,享年西十七岁。

司马睿在高门大族的支持下登上帝位,又与这些大族矛盾重重,始终受制于大族。这一“君弱臣强”的格局。”

“呃,中等房吧,就这样,散朝吧”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