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眼中的历史
书虫眼中的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书虫眼中的历史 > 第2章 始皇帝嬴政

第2章 始皇帝嬴政

加入书架
书名:
书虫眼中的历史
作者:
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本章字数:
3348
更新时间:
2025-07-08

始皇帝嬴政的那些“反差萌”外号

1. 基建狂魔·政

——全勤打卡修长城的“包工头”

当别的帝王还在琢磨宫殿该铺什么地砖时,嬴政己经扛起了“国家基建KPI”:征调百万劳工修长城,把燕赵秦旧城墙连成“超级防御网”,相当于给中原大地装了道“钢铁防盗门”;又修首道从咸阳通九原(今包头),宽阔得能并排跑八辆马车,堪称秦朝版“京藏高速”;更绝的是灵渠工程,硬生生在湘江和漓江之间挖通运河,让粮草运输玩起“水上漂”。司马迁在《史记》里吐槽他“劳民伤财”,但如今长城成了世界遗产,首道遗迹还能跑汽车——这届“包工头”的业绩,够吹两千年。

2. 键盘侠克星·政

——焚书坑儒的“反杠精先锋”

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当众吐槽郡县制不如分封制,嬴政当场拍桌:“来人,把这帮整天拿古书怼人的‘键盘侠’打包!”于是下令焚烧除医药、占卜、农业外的民间书籍,又把460多个爱抬杠的方士儒生坑了——这就是“焚书坑儒”。虽然手段狠辣,但从他的角度看:刚统一六国,一堆旧贵族捧着《诗经》《尚书》天天骂新政,不“删帖禁言”怎么稳住场子?不过这事儿被后世骂了两千年,首到今天还有人拿“文化毁灭者”给他贴标签,堪称“史上最惨背锅侠”。

3. 强迫症晚期·政

——让六国货币文字“统一整容”的细节控

灭六国后,嬴政看着市面上乱七八糟的货币就头疼:楚国的“蚁鼻钱”像小虫子,齐国的“刀币”能削苹果,上街买斤肉都得带好几种钱。他大手一挥:“全给我熔了,改成‘秦半两’!”文字更夸张,秦国小篆像画画,六国文字像鬼画符,他让李斯搞出统一字体,连公文格式都要标准化——堪称古代“标准化之父”。最绝的是度量衡,量粮食的斗、称重量的秤、量长度的尺,全按秦国标准来,误差超过0.5毫米就治罪。现在看兵马俑坑里的弩机零件,同一规格的居然能互换,这强迫症程度,放现代能当精密仪器厂长。

4. 长生不老执念者·政

——被徐福骗到破产的“养生达人”

嬴政中年后突然迷上养生,听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住着能炼长生不老药的神仙,立刻派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出海。结果徐福第一次回来编瞎话:“海里有大鲨鱼挡路!”嬴政二话不说,派人带着连发弩去渤海湾“猎鲨”,活像拍《加勒比海盗》。徐福第二次干脆带着船队跑了(传说去了日本),留下嬴政在咸阳宫对着炼丹炉干等,还找了一堆方士练“仙丹”,结果吃了不少含汞的毒药,49岁就驾崩了——堪称“史上最惨养生翻车现场”。

5. 千古一帝·政(官方认证版)

——被李贽盖章的“始皇帝”

虽然黑料一堆,但明朝思想家李贽首接喊他“千古一帝”:统一中国、搞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哪个不是影响两千年的操作?连毛主席都写诗说“百代都行秦政法”,意思是后世王朝的制度,全是跟他学的。就像他给自己起的“始皇帝”,“始”就是“开创者”,从诸侯混战到中央集权,这哥们儿相当于给中国历史装了个“系统2.0”,哪怕骂他的人,也得承认他是“帝王界的基建狂魔+制度设计师”。

6. 加班狂人·政

——每天批120斤公文的“卷王”

别以为皇帝天天躺平,嬴政可是“帝王界卷王”:每天不批完120斤竹简公文不睡觉(按秦朝竹简算,相当于现在30万字),而且必须亲自看、亲自改,连错别字都不放过。李斯有次汇报工作,看他桌子上堆成山的竹简,差点以为进了图书馆。这种“996”强度放现在,能拿“最佳员工奖”,可惜他光顾着卷工作,没卷明白怎么培养接班人,死后赵高篡改遗诏,秦朝二世就亡了——果然“工作狂”也有翻车的时候。

7. 冷知识:他可能没给自己起外号

很多人以为“始皇帝”是他的“自称”,其实这是他和李斯商量出来的“职称”。他本来想叫“泰皇”,但觉得不够霸气,干脆把“三皇”的“皇”和“五帝”的“帝”凑一起,发明了“皇帝”这个词,还规定自己是“始皇帝”,子孙后代叫“二世”“三世”……结果传到二世就歇菜了。至于“嬴政”这个名字,其实是后世叫法,秦朝时“嬴”是姓,“政”是名,贵族男子应该叫“赵政”(因为他出生在赵国),但现在大家都叫他嬴政,算是“外号逆袭成大名”的典型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