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地理老师于适浑厚的嗓音还在回荡,讲着季风洋流对航运的影响。窗外的阳光己经西斜,热度稍减,光线透过蒙尘的玻璃窗,在课桌上投下慵懒昏黄的光斑。风扇依旧嗡嗡作响,卷起讲台上粉笔末的微尘,在光柱里打着旋儿。
夏冬趴在靠窗的课桌上,脸朝着走廊的方向,只留给林烨一个毛茸茸的后脑勺和几缕不听话来的发丝。肩膀随着呼吸微微起伏,看起来像是睡着了。
但林烨知道,她没睡。
刚才他那一番关于“作者最喜欢和最讨厌读者”的“谆谆教诲”,精准地戳中了夏冬那颗理科生骄傲又敏感的心。她先是愣住了,那双总是带着点不耐烦的杏眼瞪得圆圆的,里面清晰地写着“你居然敢说我讨厌?”的难以置信。
随即,一抹红霞飞快地掠过她白皙的脸颊,像是被夕阳不小心扫过。接着,她大约是觉得林烨那副“痛心疾首”的表情实在滑稽,又或者是他话语里的促狭过于明显,嘴角没绷住,极其细微地向上弯了一下。
但这笑意就像投入深潭的石子,只激起一丝微不足道的涟漪,瞬间就被更大的羞恼吞没。
——他居然拐着弯说我讨厌?!
——我居然还觉得好笑?!
——真没面子!
于是,她迅速板起脸,用一声明显带着气的“哼”和背过身去趴下的动作,精准地表达了“我现在不想理你!”的情绪。
夏冬并不是一个杠精。相反,她心底深处其实是觉得林烨写的故事……?挺好看的?。那种华丽辞藻堆砌下的忧伤氛围,那些少年少女隐秘又炽烈的情感,她虽然嘴上嫌弃顾寒的“恶劣性格”,但读的时候,心绪还是不由自主地被牵引了进去。
她只是……本能地觉得,一个人性格孤僻冷漠到那种地步,在现实中大概率是交不到朋友的。因为……她太清楚那种感觉了。她自己某种程度上,就是顾寒的“现实基础”。只不过她的冷漠更多源于对周遭“幼稚”行为的不耐烦和对学习的专注,而非什么家庭创伤。
林烨的写法,当然没什么大毛病。每个人看世界的滤镜不同,对“合理”的认知自然天差地别。文科生构建的戏剧冲突,在理科生眼里可能就是逻辑硬伤。这本就是两种思维模式的碰撞。
林烨看着夏冬那副“我很生气,别惹我”的背影,无声地笑了笑。少女复杂的情绪变化,在他这个前世也算阅尽人情的老油条眼里,清晰得像摊开的教科书。
他不介意,甚至觉得有点可爱。他活动了一下依旧有些酸痛的右手腕,指关节发出轻微的咔哒声。舒服是舒服点了,但那股子创作的冲动,就像被按了暂停键的溪流,堵在那里,一时半会儿不想再动笔了。
作者的惰性(仪式感)发作!?
这是每个码字人的通病。一旦从忘我的“心流”状态被打断,再想重新进入,非得磨蹭半天不可。非得找到一个完美的契机,刷完所有想刷的社交软件,看完所有更新的剧集,吃完冰箱里最后一包零食……然后才会带着十二万分的不情愿,重新面对文档。
林烨现在就是这种状态:等我把这节课熬完就去写……
讲台上,于适还在讲着工业区位。这是必修二《人文地理》的内容。地理这门学问,包罗万象,连接自然与社科,复杂程度远超高中课本展现的皮毛。但即便是这点皮毛,想要学好,融会贯通,也需要时间和悟性。
林烨的目光落在讲台后那个穿着洗得发白的灰色POLO衫、身材略显发福的中年男人身上,心情异常复杂。
于适。
未来的班主任。
一个在高中记忆里留下深刻烙印的名字。
他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前世高二那堂地理课的场景:
也是于适的课。
精力过剩的林烨在下面和同桌小声吐槽某本网游小说。
结果被讲台上眼观六路的于适逮个正着。
“林烨!站起来!” 威严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悄悄话。
林烨心里咯噔一下,乖乖站起。
接下来的流程他熟得很:回答问题。
果然,于适指着投影上一幅模糊不清的地图:“说说这个城市能成为主要棉花产地的原因!”
林烨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棉花?产地?气候?土壤?他哪知道!
看着林烨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于适的脸色沉了下来:“为什么不听课?觉得地理不重要?”
教室里鸦雀无声,压力山大。
就在这时,后排一个自以为很幽默的哥们,大概是看气氛太僵,也可能是想“帮”林烨解围,压着嗓子却又能让周围人听清的声音冒了一句:“老师,他以后选理科的,地理不用听!”
这话一出,林烨瞬间感觉讲台上的目光像冰锥一样刺了过来!教室里更是落针可闻。
于适什么也没说,只是深深地看了林烨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辨,有失望,有淡淡的不屑,还有一丝……了然?然后他摆了摆手,示意林烨坐下。
那堂课剩下的时间,林烨如坐针毡。
后来文理分科,林烨因为物理实在惨不忍睹,只能选择文科班。鬼使神差地,或者说,命运的齿轮无情转动,他被分进了……于适带的班!
那一刻,林烨简首想仰天长啸:孽缘啊!
在于适带的普通班里(俗称“学渣集中营”),日子并不好过。于适的管理风格是典型的“抓大放小”,对少数几个成绩拔尖的“种子选手”还算上心,对中间层偶尔鞭策,而对后排那群混日子的,只要不惹大事,基本都是睁只眼闭只眼。林烨最初也是混日子的一员,后来受了点刺激,奋发图强,成绩突飞猛进,从吊车尾冲到了班级中上游甚至偶尔摸到前几名。
这本应是好事,但就在于适这里出了问题。
“林烨进步很大啊!”于适在某次班会表扬了他,紧接着话锋一转,“位置不能一首坐在后面了,得发挥点带动作用!这样,你搬到XXX旁边去坐!”
XXX,全班知名的“睡神”,家底殷实,对学习毫无兴趣,人生格言是“高中毕业就回家继承小厂子”。让他学习的难度堪比让鱼学会爬树。
林烨懵了。这叫“先进带后进”?这叫“先富带后富”?开什么玩笑!高中阶段,每个人的学习目标和驱动力天差地别,指望一个刚爬上岸的人去救另一个还在深水区潜水的人?
林烨试图委婉表达自己需要安静环境的需求。
于适眉头一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嘛!要有集体荣誉感!坐过去!”
胳膊拧不过大腿,林烨只能搬过去。
结果可想而知。林烨的自律性并非无懈可击,在一个耳塞都挡不住的呼噜声和“今天XX网游出新副本”的讨论环境中,他的学习效率大打折扣。成绩虽然没暴跌,但也停滞不前,甚至偶有波动。他试图找于适沟通,对方一句轻飘飘的“你要意志坚定一点嘛!出淤泥而不染!”就把他堵了回来。
这段经历成了林烨高中时代最憋屈的痛点之一。你说怪于适吧?人家理由冠冕堂皇,而且好像是自己“意志不坚定”?不怪他吧?明明就是被强行塞进了一个不适合的环境,生生被拖慢了脚步。那种有理说不出、有苦道不明的感觉,像根刺一样扎在心里。
好在林烨骨子里有股韧劲。知耻而后勇是他的特质。在高考前的冲刺阶段,他硬是凭借强大的行动力(以及熬夜掉的头发),把自己拔了出来,考了个还算不错的学校。但那段被“帮扶”的经历,始终是他心里不太愉快的印记。
“那位同学,起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于适浑厚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林烨翻飞的思绪。
林烨下意识抬头,目光正好与讲台上投来的视线撞个正着!
于适的眼神似乎在说:没错,靓仔,就是你!我看你半天了!
林烨心里哀叹一声:上课真不能盯着老师看啊!尤其是在走神的时候盯着看!老师会默认你在寻求关注!
他无奈地站起身。投影幕布上是一幅清晰的工业区位图,图上一个醒目的标识指向某处:“造纸厂选址于此,分析其区位优势。” 旁边还有若干河流、道路、城镇的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