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上柳氏,去找了卖牲畜的老板。
老板看到一家三口去而复返,迎了上来。
“大嫂子,咋样?你们考虑好了吗?要选哪头?”
柳氏望向凌霄看中的那头驴,指了过去。
“就那头。”
“价格上,您能再便宜点儿吗?我们诚心买。”柳氏道。
老板看了一眼那头驴,面露出为难之色来。
“那头驴是我这儿最好的,十四两的价格已经很低了。”
“不过,既然你们诚心买,那就少给一百文吧!”
“才少一百文,老板也忒小气!那驴,我们出十三两。您要答应,我们就买了!”凌霄看柳氏一脸为难的模样,插了句嘴。
她不太会讲价,可明显,她娘的情况也没比她好多少。
“这……”老板表情为难。
“要不,你们看看那头小驴,也不要你们十一两了,最低给我十两。”
凌霄这下清楚了。
她还这价,错不了。
“我家重活多,小驴不顶事。”
“我们就认准那头驴了,十三两,老板您要肯卖,我们今儿就付钱。”
老板面色为难。
“要不成,咱就下次再来转转。”凌霄又道。
老板看了眼一家三口,又看了眼驴,最终面色艰难的点了头。
“行吧!十三两就十三两!”
“驴卖你们!不过你们回去,可得帮我宣传宣传。要有乡邻买卖家畜,可以给我介绍过来!我这儿,价格绝对公道!”
凌霄赶紧应下。
“成!这好说。”
“不过,老板您看,我这儿有辆板车,您能送我副鞍具,让我套驴车?”凌霄表情讨好。
老板叹了口气。
“成吧!就送你一副鞍具。”开口道。
凌霄心里一噔,糟糕,还是头脑简单了啊……
十三两银子,买贵了。
不过,想到别家报价更贵,凌霄又止住了心里那点儿不甘。
人开门做生意,肯定是要赚钱的。
十三两银子,能买到自已心仪的驴,也不错。
柳氏付了钱,老板将驴牵出来,亲自帮凌霄套车。
套好后,还教凌霄赶了一会儿车。
“这驴先前就被训练过,会拉车。你照我说的来赶它,上路没问题。”
“嗯。”凌霄学得认真。
没一会儿,就掌握了诀窍。
将驴车赶回柳氏和凌寒身旁,凌霄心中充满了豪情。
“娘,小寒,上车。”打今儿开始,她也是有车的人了。
母子俩看凌霄意气风发的模样,心情跟着很好。
柳氏先将凌寒抱上车,自已也拉住凌霄的手,上了板车。
凌霄告别老板,赶着驴车往木匠坊而去。
此时已快午时,日头有些烈了。
一家三口却高兴得很,感觉暑意都散了不少。
到了木匠坊,木匠得知凌霄买了驴,询问凌霄要不要做个车厢。
“板车敞着,风吹日晒的,哪儿有坐车厢舒服?”
“我给你做副轻巧的车厢装驴车上,你这驴车绝对好用!”
凌霄有些心动。
柳氏却拒绝了。
“多谢您的好意,不过我们这板车,得拿来摆摊,装上车厢不合适。”
“这是豆腐框子的钱,您收好。等下次再有需要了,我们还来找您。”柳氏将钱递上。
木匠有些遗憾。
“那行吧,我送你们出去。”
出了木匠坊,凌霄赶着驴车,还想着车厢的事。
“其实,做车厢也费不了多少钱。”
“有个车厢,咱以后把豆腐放车厢里,就不用担心被村里人瞧见了。”
“还有,要是赶上下雨,有个车厢,人和货都不至于被雨淋呀。”越想,凌霄越是觉得,该给驴车配个车厢。
柳氏看了眼闺女的背影。
“可你没想想,咱们摆摊的地方本来就小,到时候安置这头驴就有些费劲了,哪儿还有更多空间安置车厢?”
凌霄一愣。
她倒是考虑掉了这个。
想了一会儿,凌霄忽然有了个大胆的想法。
“那要不——咱租个店铺?”
摆摊的话,遇上下雨就不好办。
她们现在又是隔日赶一次集,要能租个铺子,刮风下雨都不怕不说,还能天天营业。
左右他们家现在有驴车了,来往城里和金山村也方便,租铺子又不是不行。
柳氏闺女说话越来越离谱,赶紧将她打住。
“租铺子不要钱啊?城里的铺子租子可不便宜,而且一次性还得付差不多半年的租子。咱家哪儿来这钱?”
“再说了,租了铺子,得至少拿个人看铺子。山里的橡子还没收回来呢,咱家哪儿来那么多人手?”
凌霄没接话。
她娘的这些担忧,的确有道理。
“行吧,那就先这样吧。”
“等咱把橡子收了,家里也宽裕些了,再租铺子。”为长远计,还是得有个铺子才方便。
她摆摊,还专门给自已的摊子起了名“丑丫养生豆腐凉粉”,就是为以后开店做准备的。
以后她就在西市边儿上找个铺子开店,名字就叫“丑丫养生豆腐凉粉”,有招牌在,不愁老顾客不上门。
柳氏看了眼闺女的背影,没接话。
不是现在开就成,等闺女要开了,她再阻止。
驴车比步行快些,一家三口很快回到了金山村。
此时烈日当空,驴都热得有些受不了了。
凌霄加紧赶路,路上碰上村里人打招呼说话,也没停下来。
村里人看到一家三口有了驴车,纷纷感叹这娘仨不会过日子。
能为家里出力的牲畜可不便宜,凌三家又没地,却花大价钱买驴,接下来的日子,只怕难过了……
在村里人同情凌霄一家子时,一家三口回了家。
回到家,卸了货,凌霄亲自将驴牵进了牲口房。
然后给驴取了半桶水来,又去柴房里抱了些稻草给驴吃。
厨房里,柳氏已经在做饭了。
炒了个菜,蒸上李叔跟自家换的包子馒头,加上早上煮了已经凉下来的稀饭,就是丰盛的一餐。
一家三口有说有笑的吃饭,场面格外温馨。
饭后,柳氏去洗碗。
凌霄取出钱匣子来,带着凌寒一起数铜板。
十个铜板叠成一摞,然后取两摞穿成一串,一串就是二十文,五串一百文。
凌霄清点了一下,发现今天他们的营业额竟有六百四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