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同志,你能告诉我,你是受何人之的托?”
杨惜苒不太相信顾亦钦的话,她上辈子与这辈子加起来,总共没有多少人,她实在想不出谁会在暗中帮忙自已。
“暂时不能告诉你。”顾亦钦果断拒绝回答。
杨惜苒, “……”
“那……顾同志,你能告诉我,他是我的亲人吗?”杨惜苒双手不在自地绞在一起,“你也知道,我与亲人之间的恩怨,我只是想知道,那个人是不是我的亲人?”
顾亦钦面无表情,盯着杨惜苒的脸,她不知道自已无法很好的隐藏自已的小心思。
就像现在,她表现得对亲人还有期待,但眼里没有一点情绪波动。
“不是。 ”
杨惜苒震惊,然后,是不可思议。
一个与她毫无关系的人,嘱托顾亦钦照顾自已?
上辈子她一直都没有离开青阳镇,到达最远的地方就是离青阳镇不远的乡里,她遇到的人寥寥无几, 她实在想不出谁能让顾亦钦帮自已。
“顾同志,该不会是你看我可怜,所以才会帮我吧?” 杨惜苒怀疑顾亦钦回答的真实性。
顾亦钦笑,“我是军人,不会对人民群众说谎。”
杨惜苒,“……”她到底该不该相信他的话。
“杨知青,季旅长原本是打算接季知青回城,但是其中出现了一些状况,季知青暂时会留在这里。 ”
顾亦钦背在身后的手指轻轻摩擦,说了句牛头不对马嘴的事情。
“季梦妍不能回城,你上次不是告诉过我了吗?”杨惜苒全部心思都放在到底谁让顾亦钦帮助她,疑惑反问。
顾亦钦点头, “是,那我还有事,先走了。”
杨惜苒往回走,脑中一直在搜索关于谁在背后帮她的事情,怎么也想不出一个头绪来。
“丫头,顾同志离开了?”秦老教授坐在门口的石块上面晒太阳,看到杨惜苒回来,向她招手。
“是。 ”杨惜苒有气无力的点头。
“怎么了?你没找到他?”不应该啊,她去了这么长时间,应该碰着了。
“秦爷爷,如果有一个人一直在暗中帮助你,会因为什么原因?”
杨惜苒自已琢磨不出来,以前她对那个帮忙自已的人十分感激,现在她想知道那个人是谁,想报答他。
“丫头,这个世上有很多事情不一定可以弄得清楚明白。”秦老教授伸手,让太阳光打在自已的手上,往边一移,太阳光消失,“有人帮你,肯定是真心想帮你,如果他不愿意让你知道,也有可能也是真心不想让你知道。”
杨惜苒茫然。
有可能真心不想让她知道。
“他帮你,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你好。 ”秦老教授伸手揉揉杨惜苒的头,像是在安抚受委屈的小猫,“最好的报答,就是自已过得好。 ”
醍醐灌顶。
是啊,真正想帮助自已的人是为了让自已更好,她为什么一直揪住是谁不放。
她现在要做的是,好好活着。
“秦爷爷,我明白了。”杨惜苒感觉自已的身体被注了一股力量,让她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晚上,杨惜苒邀请程奶奶, 许叔,江爷爷他们回家,让他们帮自已暖房。
顾亦钦帮她买了白面,大米,和一些蔬菜。
杨惜苒不吝啬,蒸了一锅米饭,做了两道菜,五个人围坐在她的新炕上一起吃饭。
“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吃过白米饭了。” 江爷爷看着满满一大碗米饭,有激动有怅然,湿红了眼泪。
“是啊苒苒,你一次将大米全煮了,以后可要怎么办?”
大米多精贵,谁家有大米都会煮成米粥慢慢吃,哪有做成白米饭的。
“程奶奶,今天我开心嘛。 ”杨惜苒将菜分给秦爷爷他们,“我相信,我们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你们可一定要多吃一些。”
上辈子,杨惜苒被唐爷爷收留,唐爷爷自杀前,在后院里坐了一整个晚上,不停地念叨,“她最喜欢白米饭,可惜,她吃不上了。 ”
今世,也算完成上辈子唐爷爷的遗憾。
“苒苒下乡,我们的日子确实好了很多。 ”秦老教授感叹,自从和苒苒熟悉后,这个小丫头总是明着暗里接济他们。
“我只是想跟你们多学一些知识。”杨惜苒摸摸鼻子,当初她只想找到程奶奶,替唐爷爷照顾她。
跟他们学习,自然得回报。
“哈哈哈。”江爷爷笑起来,突然又剧烈的咳嗽起来,将他们吓了一跳,杨惜苒立马跳下炕给江爷爷倒来温水, “江爷爷,您喝水。 ”
喝过水,江爷爷缓和许多,但整个人疲惫不少, “我没事儿,可能是呛着了。 ”
秦老教授一脸愁容, “马上进入秋天,你的老毛病又该犯了。好在,顾同志答应帮忙找药,应该可以挺过这个冬天。”
“顾同志真的愿意?”程奶奶惊讶,她以为,他们这些人应该被所有人厌恶。
“是,顾同志说这种药只有京都有,他已经托人在买,希望赶在入秋前买到。 ”秦老教授点头。
程奶奶和许简行都很高兴,只要有药,老江就可以撑过这个冬天。
杨惜苒大概听明白, 顾亦钦答应帮秦老教授他们买药,对他敬佩起来。
这个年代,只要一点风吹草动,自已就会被牵连。
顾亦钦是军人,如果有人拿他与这些受教育的知识分子做文章,对他会非常不利。
七天后。
村长站在土豆地的田埂上, 不相信的揉了揉自已的眼睛,半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就已经长出土豆苗,放在半月前么,他根本不相信。
“杨知青,你快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的?”
村长激动到声音都在颤抖,他已经将村里劳力最好的人喊到后山,让他们趁着秋收前再开垦出几块地来。
“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这荒地是许叔他们开垦出来,我只是按照书里的种植方式,根据它们日晒时间和对水的需求,给他们按时浇水。 ”
杨惜苒除了自已改变地质以外,将其他他们照顾土豆地的方法告诉村长, “给土豆地浇的水,也是许叔他们一桶一桶挑上山的,他们的功劳比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