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系统能挣钱,还下乡干啥?
早知道系统能挣钱,还下乡干啥?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早知道系统能挣钱,还下乡干啥? > 第29章 系统余额涨涨涨

第29章 系统余额涨涨涨

加入书架
书名:
早知道系统能挣钱,还下乡干啥?
作者:
乐蓝雅季
本章字数:
4256
更新时间:
2025-02-09

清晨的阳光刚洒满小巷,池雨微与母亲黄腊梅肩并肩,背着沉甸甸的竹篓,里面装着在菜站细心挑选的新鲜肉品,高兴地返回了家中。

空气中还残留着冬日特有的寒意,只小坐了一会儿,母亲黄腊梅又着急去百货大楼。

马上就要过春节了,年前的假期就剩这一天,她得把东西都提前准备好。

池雨微对70年代的百货大楼没啥兴趣,主要是不管买啥都要票,多看两眼还会被售货员翻个白眼,更有甚者,还出口赶人,说一些买不起就别看的难听话。

对售货员的态度有些抵触,但望着母亲略显疲惫却坚定的身影,还有一旁眼巴巴望着自已、满心期待的小弟池明远,终是点了点头。

百货大楼,这座城市的物资中心,即便是在物资相对匮乏的70年代,也依旧保持着它的繁荣与喧嚣。

还没进门,就能看到里面人群扎堆。

里面货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品,从各种日常必需品,到红星二锅头、各种烟,到孩子们眼中的珍馐美味——油纸包裹的老婆饼和水果罐头,各种饼干糖果;从女性们钟爱的百雀羚护肤品,到家庭主妇们用来缝制新衣的布料,无一不彰显着这座大楼的“万能”。

售货员们身着统一的白大褂,神情冷漠,手中的算珠噼啪作响,计算着每一件商品的价钱。

要是问的多了,售货员们便会用不耐烦的语气,“还买不买?”

很多都是早就计划好了,到了地方,大都是直接拿钱拿票。

在母亲黄腊梅的带领下,她们穿梭于各个柜台之间,耐心地挑选着每一件年货。

池雨微注意到,母亲在挑选时总是格外仔细,不仅要考虑实用性,还要精打细算,确保每一分钱都能花在刀刃上。

而小弟池明远,则像只快乐的小鸟,在人群中穿梭嬉戏,偶尔被某个新奇的玩具或糖果吸引,停下脚步,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在京市这座古城里,白酒文化有着其独特的韵味。

高档酒桌上,汾酒与西凤酒稳坐江山,它们不仅是酒质上乘的象征,更承载着北方人的豪迈与情怀。

相比之下,现在出名的茅台与五粮液,在70年代这会儿京市人买的并不多,这些来自南方的佳酿,并未能轻易融入当地的白酒江湖。

中档之选,非二锅头莫属,它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亲民的价格,深受市民喜爱

至于低档市场,绿豆烧酒以其清爽解暑的特性,在炎炎夏日里占有一席之地。

茉莉花茶无疑是京市餐桌上的常客。

无论是胡同深处的四合院,还是大杂院,茉莉花香总能悠然飘散,成为这座城市独有的味道。

相比之下,绿茶更像是南方迁客们对故乡的一种怀念,偶尔在少数人家的茶桌上出现;而红茶,则更像是知识分子书房中一抹淡雅的风景,静静地陪伴着那些深夜沉思的时光。

茉莉花茶的品质也层次分明,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中低档的选择既实惠又能满足日常所需。

而“高末儿”,这看似不起眼的茶叶粉尘,却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它是高档花茶研磨后的残留,偶得一份,冲泡之时,满室生香,让人不禁沉醉。

有少人觉得茉莉花茶贵了些,高末儿香还便宜,买的人不少。

在这个物资并不充裕的年代,买茶叶还需凭借“工业券”,这小小的纸片,不仅是购买力的象征,更是这个时代独有的记忆。

这些黄腊梅早就提前计划好了,给自已和池雨微各备上一盒百雀羚,以滋润这干燥的冬日。

两瓶汾酒,二两茉莉花茶,也被她精心挑选出来,准备在节日里招待亲朋。

母亲黄腊梅从百货商店离开,手中突然变魔术般出现了两根红彤彤的糖葫芦,笑眯眯地将它们递到池雨微和池明远面前,轻声道:“来,拿着,快尝尝。”

池明远眼睛一亮,立刻接过糖葫芦,满脸都是孩子般的喜悦,兴奋地喊道:“妈,您怎么知道我正想着这个呢!”

刚才姐姐非说百货商店里面人多,逛了一小会儿就出来,正不开心了,这会儿拿到糖葫芦,所有的不开心全都烟消云散。

“我还不知道你,肯定是想吃零食了,不然不会要跟出来。”

一旁,池雨微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原主的记忆碎片在脑海中闪过,这糖葫芦对原主而言是童年时最甜蜜的记忆之一。

现在,作为穿越者的她,面对这份来自母亲的温情,自然也无法拒绝。

微笑着接过糖葫芦。

“小微,怎么了?平时不是挺爱吃这个的吗?”黄腊梅注意到池雨微的迟疑,关切地问道。

池雨微回过神来,轻轻摇了摇头,笑道:“没什么,只是在想些事情。

妈,这糖葫芦真的很好吃,外面的糖衣又甜又脆,里面的山楂新鲜可口,酸甜交织,让人回味无穷。”说着,轻咬了一口糖葫芦,果然如她所言,美味异常。

黄腊梅见状,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

“喜欢就好,以后妈再给你们买。”

池明远在一旁大口嚼着糖葫芦,还不忘插话:“妈,你最好了!”

离开熙熙攘攘的百货商店,母亲黄腊梅领着池雨微和池明远,穿过繁忙的街道,向着另一个方向缓步前行。

“妈,咱们这是要去哪儿啊?池雨微觉得有些奇怪,难道刚才百货商店,东西还没买齐?

黄腊梅停下脚步,“我们坐公交去崇文门食品店,买些肉肠还有肉罐头回来。”

池雨微闻言,恍然大悟。

记起了崇文门食品店的名声,那里不仅货物种类丰富,更因无需票证购买而显得特殊。

尤其是在物资紧张的年代,这样的商店更是显得珍贵。

只有在逢年过节时,他们家才会奢侈一把,去那里采购些平时难得一见的美味。

“哦,对了,崇文门食品店。”池雨微轻声自语,脑海中浮现出那家店的模样。

记忆中,那家店坐落在崇文门内,历史悠久,曾几度更名,却始终保持着它独有的魅力。

店内不仅有小尼肠、大肉肠、风干肠等各式各样的肉肠,还有方火腿等美味,更有来自瑞士的cheese,这些洋味十足的食品总能吸引众多京市的老少爷们儿排队抢购。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