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系统能挣钱,还下乡干啥?
早知道系统能挣钱,还下乡干啥?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早知道系统能挣钱,还下乡干啥? > 第4章 家里各种

第4章 家里各种

加入书架
书名:
早知道系统能挣钱,还下乡干啥?
作者:
乐蓝雅季
本章字数:
4494
更新时间:
2024-11-16

池雨微望着那凭空消失的透明购物软件显示屏,心中暗自感叹未来科技的便捷与不可思议。

轻轻摇了摇头,将这份惊奇暂时搁置。

开始审视她住的这个房间,空间虽不宽敞,却透着一股温馨。

屋内光线有些暗,抬头望去,花格窗上覆盖的不是透明的玻璃,而是斑驳的油蜡纸,是它们将外界的光与影挡在了窗外。

光线勉强穿透这层屏障,洒在房间的每个角落,为这简单的空间添上一抹柔和的色调。

窗户上,那些曾经用来抵御寒风和湿气,现在却略显斑驳的油蜡纸。

边缘已泛起了毛边,中间更是散布着几处明显的破洞。

不是池雨微她爸不想换成玻璃,而是现在换玻璃不光要钱还要票。

她们家房间又多,这些年都是用油蜡纸度过的,想来也快到了换窗户纸的时间。

每当一阵冷风不经意间掠过这脆弱的防线,便化作一股股细长的气流,悄无声息地穿透室内的温暖屏障,带着初冬特有的清新与几分不易察觉的寒意。

这份凉意,不像昨天那般刺骨的寒冷。

屋内陈设简约至极,旁边摆放着一张略显陈旧的木质书桌,表面平整。

紧邻一侧,是一个简约风格的衣柜,门板开合间,透露出岁月的痕迹,却也默默守护着衣柜内不多的衣物。

视线转到床边,上面随意摆放着几件衣物,蓝色上衣与红色毛衣,黑色裤子。

这些衣物没有繁复装饰,也不像现代那般多姿多彩,却也干净整洁。

池雨微低头看了看自已身上的秋衣秋裤,心中涌起一股暖意,那是来自旧日时光的温暖记忆。

感受着身体较昨日明显好转的轻快,拿起床边的衣物,准备穿好起床。

在房间走了几圈,脑中回忆着原主的过往生活。

她们家,世代扎根在京城这片繁华之地,老宅子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与温情。

位置大概是二环与三环之间,这里既保留着古城韵味又逐渐融入现代气息。

这片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方,四周环绕着清新而又略带几分尘世的空气,空气中弥漫着邻里间烹煮佳肴的温馨香气与远处花草树木的自然芬芳。

中心位置,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静静伫立,

青砖灰瓦,飞檐翘角,透露出岁月的沉淀与文化的底蕴。

院内,几株老槐树枝叶繁茂,为炎炎夏日带来一片凉爽的绿荫,树下摆放着石桌石凳,供人小憩对弈,为这古老的院落增添了几分生机与色彩。

不远处,几栋自建平房错落有致,虽无四合院的古朴,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每当夕阳西下,柔和的余晖洒在这些平房上,便给整个场景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显得格外宁静且美好。

这片区域的另一侧,则是热闹非凡的大杂院。

大杂院内,几排低矮的房屋紧密相连。

这里居住着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居民,他们共同生活在这里,相互帮助,彼此关照,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邻里情谊。

院内,孩子们追逐嬉戏,笑声连连;大人们则或聚在一起聊天,分享着生活的点滴;老人们则坐在树荫下,摇着扇子,享受着这难得的闲适时光。

大杂院虽显拥挤,却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的烟火气,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温暖与亲切。

池雨微家就是自建平房,宅院前,一方小院静谧且雅致,中间那棵老枣树历经风霜,每年秋天依旧挂满累累硕果;一旁的桂花树则在中秋时节,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仿佛能驱散所有的烦恼与忧愁。

步入后院,正房三间,青砖灰瓦,古朴中透着岁月的沉稳。

每间房都承载着不同的故事:父母的房间,简单且温馨,是他们相濡以沫的见证。

大哥的房间,墙上挂着《为加速实现机械化而奋斗》画报,透露出他对机械化的热血与梦想;小弟的房间则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玩具和小人画,记录着他成长的足迹。

旁边的偏房虽不起眼,却也是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厨房里,母亲忙碌的身影总是最早迎接晨光,为家人准备一日三餐的温馨;简陋却干净的厕所,则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小空间。

在这个物资并不充裕的70年代,这样一座宅院是许多人羡慕的对象。

此刻,池雨微的思绪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小时候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老宅,心中涌动着对过往的感激与对未来的憧憬。

在繁忙而温馨的京市一隅,池立国与黄腊梅一家五口编织着属于他们的平凡而幸福的故事。

池立国,作为义利食品厂车间的资深大师傅,不仅技艺精湛,更是同事们心中的楷模,他的双手仿佛能点石成金,将简单的食材变为舌尖上的美味。

而妈妈黄腊梅,则是厂里不可或缺的会计,以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守护着每一笔资金的流转,为厂里贡献着自已的力量。

大哥池明辉,作为家中的骄傲,幸运地赶上了大学的末班车,如今在第一机床厂锻冶科担任技术人员,用智慧和汗水在现代化的生产线上书写青春。

池雨微,高中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暂时留在家里,帮忙分担家务。

每到傍晚时分,厨房里总能闻到她精心准备晚餐的香气。

那是家的味道,温馨且甜蜜。

她偶尔也会在夜晚灯下,翻阅书籍,暗自感叹不能参加高考的惋惜。

小弟池明远,年仅八岁,正是活泼好学的年纪,小学二年级的他,每天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上学去,放学后又总爱缠着姐姐和爸妈讲故事,家中因他的存在而更加生机勃勃。

池家的亲情网,除了紧密的一家人外,还延伸至两边的亲戚。

爸爸这边的姑姑和叔叔,虽不常聚,但每逢佳节,定会相约一堂,共享喜乐。

在京城北隅,昌平县兴寿公社下面的一个小村子-桃林村。

这里四季分明,春日里桃花笑映红云,夏日里绿荫蔽日,秋风送爽时果实累累,冬雪覆盖下更显几分静谧与纯洁。

妈妈黄腊梅的家,便坐落在这片充满自然韵味与家族温情的小村里。

家中,外公外婆以慈祥的笑容和勤劳的双手,守护着这个大家。

大舅、二舅作为家中的男丁,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用辛勤的劳动换来一季的丰收。

更在闲暇之余,满载着从田间直接采摘下的新鲜蔬菜与甘甜水果,带给家中亲人 。

小弟池明远,总是对大舅的到来充满无限的期待与欢喜。

池雨微还在思考着,一阵清晰且爽朗的声音穿透了房间的静谧。

“腊梅,你今天竟然在家啊?真是难得!”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