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腊梅站在自家门前,手里紧握着几张票券和一袋用油纸细心包裹的碎饼干,眼神中满是对家人的关怀与不舍。
黄爱国站在门外,旁边还有一辆空牛车,正准备离开。
“大哥,这几张票券你收好了,不多,家里都用的上。
还有这些碎饼干,虽然碎了,但味道没变,拿回去给卫明他们解解馋。”
黄腊梅边说边将手中的物品递了过去。
黄爱国望着妹妹,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这些票券和饼干背后的分量远不止它们本身的价值,那是妹妹一家辛勤劳动换来的,是他们对自已这个小家无声的支持与帮助。
轻轻摇了摇头,想要拒绝,却又觉得这份心意太过沉重,最终只化作一句:“腊梅,谢谢你了。”
黄爱国知道拿田地里产出的那些换这些珍贵的票券,是他妹吃亏了。
黄腊梅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意,仿佛所有的一切都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慰藉。
“说啥了,咱们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回去路上慢走,有空就多来看看。”
天冷,周围的风也似乎变得更加凛冽。
黄爱国看了看天色,“腊梅,我走了。”
"大舅,您慢点儿走,路上注意安全啊!" 池雨微轻声细语地唤着,脸上洋溢着温暖而略带羞涩的笑容。
站在那儿,双手不自觉地交叠在身前,显得有些拘谨。
无论是上辈子的池雨微还是70年代的原主,她们都不是一个擅长家长里短、热情寒暄的人。
刚才,她也只是静静地听着大舅与妈妈说话,未曾多言。
这时,大舅要走了,这才出声。
大舅黄爱国转过身来,那张被岁月雕刻出深深纹路的脸庞上洋溢着和蔼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对晚辈的疼爱与关怀。
"小微啊,快回屋去吧,外面风大,别着凉了。" 话语里满是温情。
"下次大舅来,一定给你带上咱老屋后面那棵老梨树结的果子。
那梨子啊,皮薄肉厚,汁多甘甜,是你小时候最爱吃的。"
说到这,大舅的眼神中不禁闪过一丝怀念,仿佛看到了多年前那个围在梨树下,眼巴巴望着枝头累累硕果的小女孩。
池雨微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眼眶不自觉地微微泛红。
"我都长大了,大舅。
留着给表弟他们吃吧。"
"好,好,快回去吧。" 说罢,黄爱国缓缓转身坐上牛车,顺着路渐远,背影渐渐拉长,直至消失在视线的尽头。
池雨微站在原地,目送大舅离开,虽然她不是原主,但心里也充满了感激与不舍。
这份来自亲情的温暖,如同那即将成熟的梨子一般,甜蜜而又珍贵,让她在这个瞬间,深刻感受到家的意义与温度。
*
70年代,是物资相对匮乏的时候,妈妈黄腊梅总能想方设法,为家人筹备到一些紧缺的生活必需品,比如颇为珍贵的胶鞋票和肥皂票,日常生活十分需要。
刚才拿给大舅的票券也是这几种。
还有几张购货券(就是通常所说的工业券),可以用来购买铁皮暖水瓶,为冬日的家里增添几分暖意。
北京购货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