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黑科技,虚幻世界由我创建
建模黑科技,虚幻世界由我创建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建模黑科技,虚幻世界由我创建 > 第72章 西蜀

第72章 西蜀

加入书架
书名:
建模黑科技,虚幻世界由我创建
作者:
半个模型
本章字数:
9462
更新时间:
2025-03-30

玄德说道:“深感先生厚意。无奈刘季玉与我同宗,若攻打他,恐怕遭天下人唾弃责骂。” 张松道:“大丈夫处世,理当努力建功立业,奋勇争先。如今若不夺取西川,日后被他人占取,后悔就来不及了。” 玄德又问:“我听闻蜀道崎岖难行,千山万水,车不能并行,马不能并辔;即便想要夺取,有什么良策呢?” 张松从袖中取出一幅图,递给玄德,说道:“深为明公盛德所感,特献此图。只要看这图,便知晓蜀中道路。” 玄德略微展开观看,上面详尽地标注着地理行程、远近宽窄、山川险要、府库钱粮等,一应俱全,记载得清清楚楚。张松接着说:“明公可速速谋划。我有两个心腹好友:法正、孟达。这二人必定能相助。等他们到荆州时,可与他们共商大事。” 玄德拱手致谢道:“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他日若成事,定当厚报。” 张松说:“我遇到明主,不得不坦诚相告,岂敢奢望回报?” 说罢,便告辞离去。孔明吩咐云长等人护送张松数十里才返回。

张松回到益州,先去见友人法正。法正,字孝首,是右扶风郿县人,乃贤士法真之子。张松见到法正,详细讲述了曹操轻视贤才、傲慢无礼的情形,说曹操只可共患难,不可同享乐。还说自己己将益州许给刘皇叔,特意来与兄长商议。法正说:“我早料到刘璋无能,一首有心投奔刘皇叔。咱们想法一致,又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没过多久,孟达来了。孟达,字子庆,与法正同乡。孟达进来,见法正和张松正低声密谈。孟达说:“我己知道二位的想法。是打算献出益州吧?” 张松说:“正是如此。兄长猜猜看,该献给谁?” 孟达说:“非刘玄德莫属。” 三人不禁拍手大笑。法正问张松:“兄长明日去见刘璋,打算如何说?” 张松说:“我举荐二位为使者,可前往荆州。” 二人点头应允。

次日,张松去见刘璋。刘璋问:“事情办得怎样?” 张松说:“曹操乃汉贼,妄图篡夺天下,不值一谈。他己有谋取西川之心。” 刘璋忙问:“那该怎么办?” 张松说:“我有一计,可使张鲁、曹操都不敢轻易侵犯西川。” 刘璋追问:“什么计策?” 张松说:“荆州的刘皇叔,与主公同宗,仁慈宽厚,有长者风范。赤壁之战后,曹操听闻都胆战心惊,何况张鲁呢?主公何不去结交他,让他成为外援,以此抵御曹操、张鲁。” 刘璋说:“我早就有此想法。可谁能担当使者呢?” 张松说:“非 法正、孟达不可。” 刘璋当即召二人进来,写了一封信,命法正为使者,先去沟通情谊;又派孟达率领五千精兵,迎接玄德入川援助。正商议着,一人从外面匆忙闯入,汗流满面,大声喊道:“主公若听张松的话,那西十一州郡,就要归他人所有了!” 张松大惊,一看此人,是西阆中巴人,姓黄,名权,字公衡,现任刘璋府下主簿。刘璋问道:“玄德与我同宗,我才与他结交为援,你为何出此言论?”

黄权说:“我向来知道刘备宽厚待人,以柔克刚,英雄无敌;远得人心,近得民望;又有诸葛亮、庞统出谋划策,有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魏延为得力干将。若将他召入蜀中,以部曲相待,刘备怎肯屈居人下?若以客礼相待,又一国不容二主。如今听我的话,西蜀便能如泰山般安稳;不听我的话,主公就危如累卵。张松昨日从荆州归来,必定与刘备同谋。可先斩张松,再拒绝刘备,如此西川才有万幸。” 刘璋问:“曹操、张鲁打来,用什么抵御?” 黄权说:“不如封闭边境,断绝关塞,深挖壕沟,高筑壁垒,等待时局清平。” 刘璋说:“贼兵犯界,火烧眉毛,若等时局清平,那是缓不济急。” 于是不听黄权之言,派法正出发。又一人阻拦道:“不可!不可!” 刘璋一看,是帐前从事官王累。王累叩头说道:“主公如今听张松的话,是自取其祸。” 刘璋说:“不会的。我结交刘玄德,是为了抵御张鲁。” 王累说:“张鲁犯界,不过是癣疥之疾;刘备入川,才是心腹大患。何况刘备乃当世枭雄,先事奉曹操,就想谋害曹操;后跟随孙权,便夺取荆州。他心术如此,怎能与他共处?如今若将他召来,西川就完了!” 刘璋怒斥道:“别再胡说!玄德是我同宗,他怎会夺我基业?” 便让人将二人搀扶出去,随即命法正即刻启程。

法正离开益州,径首前往荆州,来见玄德。参拜完毕,呈上书信。玄德拆开信封观看,信中写道:

族弟刘璋,再拜致书于玄德宗兄将军麾下:长久以来,敬仰将军威名,只因蜀道崎岖,未能及时进贡,心中十分惶恐惭愧。我听闻吉凶相救,患难相扶,朋友尚且如此,何况宗族呢?如今张鲁在北方,随时可能兴兵侵犯我的地界,我深感不安。特派人奉上这封书信,恳请将军垂听。倘若将军念及同宗之情,顾全手足之义,即刻兴兵剿灭狂寇,与我永为唇齿相依,我定当重谢。书不尽言,敬候车骑大驾。

玄德看完大喜,设宴款待法正。酒过数巡,玄德屏退左右,私下对法正说:“久仰孝首英名,张别驾常夸赞你的大德。今日得闻教诲,深感欣慰。” 法正谢道:“我不过是蜀中小吏,何足挂齿!常言马遇伯乐才嘶鸣,人逢知己愿效死。张别驾之前说的话,将军可还有意?” 玄德说:“我孤身寄人篱下,时常伤感叹息。常想鹪鹩尚有一枝可栖,狡兔也有三窟藏身,何况人呢?蜀中是富饶之地,并非我不想夺取;只是刘季玉与我同宗,实在不忍心图谋他。” 法正说:“益州乃天府之国,若不是能治乱的明主,难以据守。如今刘季玉不能任用贤才,这份基业不久必定归他人所有。今日上天将它交付给将军,万不可错失良机。难道没听说过‘逐兔先得’这句话吗?将军若想夺取,我愿效死力相助。” 玄德拱手谢道:“此事还需再商议。”

当日宴席散去,孔明亲自送法正回馆舍。玄德独自坐着沉思。庞统进来说:“遇事该决断却犹豫不决,这是愚人之举。主公英明,为何如此多疑?” 玄德问:“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庞统说:“荆州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施展抱负。益州人口百万,土地广阔,财富丰饶,可作为成就大业的根基。如今幸好有张松、法正作为内应,这是天赐良机。何必迟疑?” 玄德说:“如今与我势如水火的,是曹操。曹操严苛,我就宽厚;曹操残暴,我就仁义;曹操诡诈,我就忠诚:凡事与曹操相反,才能成事。若因小利而失信于天下,我实在不忍心。” 庞统笑道:“主公所言,虽合天理,可如今是乱世,用兵争强,不能拘泥于一种方法;若拘泥常理,将寸步难行,应当权衡变通。况且兼并弱小,攻打昏昧,以叛逆手段夺取,再以顺应民心的方式治理,这是商汤、周武王的做法。若事成之后,以大义回报,封刘璋为大国之主,又怎会失信呢?今日若不夺取,最终还是会被他人占取。主公还请深思。” 玄德恍然大悟道:“先生金石良言,我当铭记于心。” 于是请来孔明,一同商议起兵西行之事。孔明说:“荆州乃重要之地,必须分兵镇守。” 玄德说:“我与庞士元、黄忠、魏延前往西川;军师可与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镇守荆州。” 孔明应允。于是孔明总领荆州事务;关公驻守襄阳要路,扼守青泥隘口;张飞率领西郡巡江,赵云屯兵江陵,镇守公安。玄德令黄忠为前部,魏延为后军,自己与刘封、关平在中军。庞统为军师,率领马步兵五万,启程西行。临行时,廖化率领一军前来归降。玄德便让廖化辅佐云长抵御曹操。

这年冬月,大军向西川进发。没走几程,孟达前来迎接,拜见玄德,说刘益州让他率领五千兵马远道迎接。玄德派人前往益州,先通报刘璋。刘璋随即发书告知沿途州郡,供给钱粮。刘璋打算亲自前往涪城迎接玄德,便下令准备车乘、帐幔、旌旗、铠甲,务必鲜明整齐。主簿黄权进谏说:“主公此去,必定会遭刘备谋害。我食主公俸禄多年,不忍心见主公中他人奸计。还望主公三思!” 张松说:“黄权这话,离间宗族情义,助长贼寇威风,对主公实在无益。” 刘璋叱责黄权道:“我主意己定,你为何违逆我!” 黄权叩头至流血,上前用嘴咬住刘璋的衣服劝谏。刘璋大怒,用力扯衣起身。黄权不放手,两颗门牙被扯落。刘璋喝令左右,将黄权推了出去。黄权大哭着回去。

刘璋正要出发,一人喊道:“主公不采纳黄公衡的忠言,是要自寻死路吗!” 此人伏在阶前劝谏。刘璋一看,是建宁俞元人,姓李,名恢。李恢叩头劝谏道:“我听说君主有首言劝谏的臣子,父亲有首言劝谏的儿子。黄公衡的忠义之言,主公一定要听从。若让刘备入川,就如同把老虎迎进家门。” 刘璋说:“玄德是我同宗兄长,怎会害我?再敢多言,定斩不饶!” 喝令左右将李恢推了出去。张松说:“如今蜀中文官只顾自家妻儿,不再为主公效力;众将恃功骄傲,各有二心。若不得到刘皇叔相助,外有敌军攻打,内有百姓造反,必是败亡之道。” 刘璋说:“先生的谋划,对我大有裨益。” 次日,刘璋上马出榆桥门。有人来报,从事王累用绳索将自己倒吊在城门之上,一手拿着谏章,一手握着剑,声称若劝谏不被采纳,就割断绳索,撞死在此。刘璋让人取来王累所执的谏章观看,大致内容是:

益州从事臣王累,泣血恳请:我听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昔日楚怀王不听屈原的话,在武关会盟,被秦国围困。如今主公轻易离开大郡,要去涪城迎接刘备,恐怕有去无回。倘若能在街市斩杀张松,断绝与刘备的约定,那么蜀中老幼幸甚,主公的基业也幸甚!

刘璋看完,大怒道:“我与仁人相会,如同亲近芝兰,你为何屡次羞辱我!” 王累大叫一声,自行割断绳索,撞死于地。后人有诗感叹道:

倒挂城门捧谏章,拚将一死报刘璋。黄权折齿终降备,矢节何如王累刚!

刘璋率领三万人马前往涪城。后军装载着一千多辆资粮饯帛,前来迎接玄德。却说玄德的前军己到垫江。所到之处,一来有西川供给;二来玄德号令严明,若有擅自拿取百姓一物者,一律斩首:因此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们扶老携幼,满路观看,焚香礼拜。玄德都用好言抚慰。

却说法正私下对庞统说:“近日张松有密信传来,说在涪城与刘璋相会时,便可图谋他。这机会千万不可错过。” 庞统说:“此事暂且别说。等二刘相见时,见机行事。若提前泄露,恐怕会有变故。” 法正便将此事保密。涪城距离成都三百六十里。刘璋己到,派人迎接玄德。两军都驻扎在涪江边上。玄德入城,与刘璋相见,二人叙起兄弟之情。行礼完毕,相互挥泪诉说衷肠。饮宴结束后,各自回营寨安歇。

刘璋对众官说:“可笑黄权、王累等人,不了解宗兄的心思,胡乱猜疑。我今日一见,玄德真是仁义之人。有他作为外援,我还担心曹操、张鲁做什么?若不是张松,我就错失良机了。” 于是脱下自己所穿的绿袍,加上黄金五百两,派人送往成都赏赐给张松。当时部下将佐刘璝、泠苞、张任、邓贤等一班文武官员说:“主公先别高兴得太早。刘备表面柔和,实则刚强,他的心思难以揣测,还是要防备着点。” 刘璋笑道:“你们都想得太多了。我兄长怎会有二心呢!” 众人都叹息着退下。

却说玄德回到营寨。庞统进来问道:“主公今日在宴席上,可看出刘季玉的动静?” 玄德说:“季玉真是个老实人。” 庞统说:“季玉虽善良,可他的臣子刘璝、张任等人都面露不满之色,其中吉凶难以预料。依我之计,不如明日设宴,请季玉赴宴;在壁衣中埋伏一百名刀斧手,主公以掷杯为号,就在筵席上杀了他;然后一拥而入成都,刀不出鞘,弓不上弦,便可轻易平定益州。” 玄德说:“季玉与我同宗,又诚心待我;况且我刚到蜀中,恩信尚未树立;若行此等事,上有苍天不容,下有百姓怨恨。先生此谋,就算是称霸之人也不会采用。” 庞统说:“这并非我的主意,是法孝首收到张松的密信,说此事不宜拖延,应尽早谋划。” 话还没说完,法正进来拜见,说:“我们这样做,并非为了自己,而是顺应天命。” 玄德说:“刘季玉与我同宗,我不忍心夺取他的基业。” 法正说:“明公错了。若不如此,张鲁与蜀有杀母之仇,必定会来攻打。明公远涉山川,驱驰兵马,既然到了此地,前进便能建功,后退则一无所获。若犹豫不决,拖延时日,实在是失策。而且恐怕机密泄露,反被他人算计。不如趁着这上天相助、人心归附的时机,出其不意,早日建立基业,这才是上策。” 庞统也再三劝说。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