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道远
任重道远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任重道远 > 第299章 手感那叫一个好!(第三更!)

第299章 手感那叫一个好!(第三更!)

加入书架
书名:
任重道远
作者:
清炖莲子羹
本章字数:
8326
更新时间:
2025-07-06

姑苏,林易收到刘大能发来的消息,已经是晚上11点,准备休息了。

看到消息,他又噌的一下从床上爬了起来,钻进隔壁办公室,在抽屉里翻找到当初给的名单。

翻着名单,他顺手又打开了系统面板,翻找到对应的赋能页面。

在赋能页面下方,多了几十个合作的供应商,还有十几家研究所。

将名单和赋能页面下的名字对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的公司,林易这才将名单扔到一旁。

点击这些公司名字,全选,系统提示跟着弹出。

【是否对所选目标进行赋能?】

在确认界面,林易犹豫了一下,没有立刻点击赋能。

而是点开对应公司的名字,在那数以千计的生产零件中下拉,找到自己定做的那些零件。

勾选,点击确认赋能。

【赋能成功!】

看到提示弹出,林易顺手关闭系统面板,走出办公室,来到纪双双的门前,咚咚咚敲了几下。

不多时,脸上贴着面膜,穿着一身包租婆装扮的纪双双出现,左手还抓着一个闹钟。

“你要不要看看现在几点了?”

“走,出门吃宵夜!”

听到是出门吃宵夜,纪双双噗嗤一声,直接笑了出来,随后指着走廊的窗户,对林易咆哮道:

“你现在看一下外面,姑苏没有夜生活!咱俩现在出门,就和两个横死街头的孤魂野鬼一样!”

“去魔都吃完夜宵,然后再看一下夜景,再逛一下海边,再回来!”

“去!”

…………

另一边,燕京航天仪器研究所。

所长周学民的办公室里,几个人正围着电脑,翻看着电脑里面的图纸。

燕京航天仪器研究所。

是华夏航天系统中,在惯性导航和精密光学仪器领域遥遥领先的研究所。

主要产品有光纤陀螺仪,激光陀螺仪,MEMS陀螺仪,惯性导航系统。

除此之外,还涉及精密光学仪器,量子传感技术。

在这一次的合作中,他们分到的业务,就是陀螺仪。

一直看到凌晨,围在电脑前的人才散开,坐到了旁边的沙发上。

周学民端着茶壶,给所里的这几个得力干将倒上茶水,这才捧着一杯茶在旁边坐下,问道:

“你们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他们是疯子!”总工古书川端着茶杯,没有半秒犹豫,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评价。

喝了一口茶,他继续补充道:“我看了一下你带回来的发射方案。”

“集团总公司那边给他们匀出来的是三枚3号乙火箭。”

“两枚火箭用于近地轨道,一枚用于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在他们的图纸里,也标注了他们的卫星重量。”

“近地轨道的24颗卫星,每颗重量是600公斤。”

“同步轨道的三颗卫星,每颗重量是1.5吨。”

“知道这两个参数,你再来看看他们的配置。”

“8颗光纤陀螺仪,6颗常用,两颗备用,两颗激光陀螺仪,一用一备。”

“如果用我们所推出的光纤陀螺仪和激光陀螺仪,就这10个陀螺仪,就得占据150公斤的重量。”

“他700公斤卫星,还剩下多少?”

他这边才说完,旁边的人立马接过问题,笑着打趣道:

“人家这不是出了图纸吗?”

“光纤陀螺仪,5公斤,重量比我们的小了一倍,尺寸也比我们的小了一倍。”

“还是人家想的周到!”

在场的人都懂技术,而且也见过形形色色的人,自然听得出说话这人在阴阳怪气。

但谁也没说话。

古书川沉默一瞬,又把话题接了回来:

“所以我才说,所以我才觉得他们是疯子。”

“不过……”他话语一顿,耸了一下肩膀说道:

“不过这一切和我们没关系,所长刚才说了,我们之间签有免责协议。”

“只要我们按照图纸生产,把零件给出来,他卫星发射成不成功,能不能用,和我们没有关系。”

庆幸的话语才说完,他就突然发现周围的同事们表情不太对劲。

紧接着,他也跟着一拍脑袋,骂了起来:

“艹,忘了。”

“这帮家伙给的图纸,几乎就是卡在我们的极限工艺。”

“我们要是做不出来,这锅不就是我们的吗?”

自言自语一般说完话,他将求证的目光投向周学民。

周学民对他笑了笑,露出一个爱莫能助的表情:

“我再过几天就退休了!老古,加油!”

这一下,刚刚还一脸庆幸的人一个个面如死灰。

出师未捷身先死,那也得先出师。

他们现在就卡在出师这个尴尬点上。

一群人连忙将目光投向周学民,周学民嘿嘿一笑:

“没事,在集团总公司那边的时候,我问过他们。”

“所有的研究所和合作公司,拿到的图纸都卡在技术极限上面。”

“大家都一样,所以大家不用慌!”

“不过呢,如果我们能比其他兄弟单位抢先一步,把东西弄出来,并且通过验收。”

“那就说明我们比兄弟单位更强。”

“至少明年申请经费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多要一些。”

“所以,老古,还是那句话!”

“加油!”

“我先撤了,你们看看怎么弄,走的时候记得关灯!”

交代完,周学民一溜烟就跑了,只剩下古书川在后面咆哮:

“你让我加油,你别只给一句话呀,你起码要给东西……”

前方的人恍若未闻,只是一溜烟跑路。

看着那道背影消失不见,古书川徒劳地放下手臂,回过头看向身旁的其他人:

“我安排一下任务!”

“生产小组没有调整,明天早上9点,各部门按照设计要求调整设备。”

“中午12点,我要统一开始验收设备。”

“然后我们开始第1轮的试验性制造。”

“我们一点点调整精度,如果不出意外,最多三天左右,我们的人员和设备就能适应对方的加工要求。”

“就可以尝试制作成品。”

“这一次任务难度要求很大,但同样的,这样的任务可以让人快速成长。”

“所以,加油!”

空口白牙加了油,古书川也跟着起身离开,离开之前,他还带了一份拷贝的图纸。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见状,也若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跟着离开了。

最后灯也没关。

第2天一大早,古书川就拎着一个袋子赶到车间,研究所的人已经就位,都在看着他这个总工。

没有多余的废话,他将手中的袋子打开,露出里面贴满了标签的u盘。

晃了晃:

“ U盘里面,存的是我昨天按照我们的岗位,按照他们图纸章节拆分的图纸,这个图纸设计和说明都很舒服,大家看的时候可以学一下。”

“我念名字,念到名字的过来领图纸。”

“每一份图纸除了原本的说明,我还额外加了一些说明,你们只需要按照图纸里面的说明调整设备,然后加工就行。”

“前面是搞试验,一点点来,不要急。”

“最好每个人都上手试一下!有助于你们成长!”

“尤其是所里新来的年轻人,这种能够大规模实操的机会,除了这一次,这辈子可能都没有了。”

这些生产小组拿到装有图纸的u盘,都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岗位上,随后将u盘连接电脑,开始研究图纸。

光纤陀螺仪和激光陀螺仪的工作原理,都是基于萨格纳克效应,但在工作上,又有明显的区别。

萨格纳克效应,当光在闭合环路中,分别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传播时,若环路存在旋转,两束光会产生光程差,与转动方向相同时,则光程变长,与转动方向相反时,则光程变短。

基于这一点差异,会产生相位差。

就可以利用产生的相位差,来计算陀螺仪的位置。

因为涉及到光,所以两种陀螺仪首先要挑战的就是材料学。

光纤陀螺仪需要超低损耗光纤,以减少光信号衰减。

拿到光纤,还得有足够强力的对称绕线技术。

然而,当负责绕线的小组打开图纸,看清楚里面的资料时,整个小组的人都愣住了。

几个人面面相觑半天,又从头到尾把里面的资料重新看了一遍。

看完,他们才结结巴巴地向古书川询问:

“古总工,你有没有看绕线的工艺?”

“没怎么看,怎么了?”古书川皱着眉,慢慢走到这些人面前。

光纤陀螺仪,对称绕线的工艺,直接决定了陀螺仪的质量和产量。

这个小组的人,都算是所里的骨干,但都在这个时候表现得慌慌张张的。

实在是有点……有点不尽如人意。

“看这里!”这个小组的组长伸手一指图纸。

图纸中的设计说明很长,仅仅是说明内容,就占了16张图纸。

在pdf文档里看不出什么,但如果打印出来,就知道头大了。

而这个小组长手指的位置,是这16张图纸中的第9张图纸。

古书川放大图纸,同时也看清楚了这些说明的内容。

【纳米光纤制造工艺!】

这位总工放下鼠标,揉了揉眼睛,然后将文档关闭,又在小组长的指点下,重新打开文档,重新选到目标文档。

没错,纳米光纤制造工艺!

他顺着标题继续往下看,就看到了更多的内容。

这的确是一份光纤制造工艺。

后面那几张图纸,也是配套的制造工艺。

可问题是,这东西不应该出现在其他研究所吗?

怎么会落到这边?

航天仪器研究所虽然制造光纤陀螺仪和激光陀螺仪,但其中的光纤,他们并不生产。

都是其他兄弟单位生产好,他们直接去拿的!

淦!

如果对方是按照设备划分,才把这东西归纳到研究所这边,那得赶紧把这些图纸提出来,赶紧同步到生产这些零件的兄弟研究所和公司去。

双手捶了一下脑袋,古书川对这个小组的组长吩咐道:

“你带着这些小年轻,去调整设备,观摩光纤绕线。”

“我得把这些图纸分出来,发给生产光纤的光信号研究所。”

古书川是总工,听他这么一说,这个小组的组长只能带着下面的人,去调整绕线设备。

将图纸又拷贝了一份,小组长带着人,带着电脑,来到绕线设备旁边,开始按照图纸上要求的工艺,开始调整设备。

“这些设备都是精密设备,都是独一无二的设备,都是所里最宝贵的财产,也是国家最宝贵的财产。”

“在调整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而且在调整的时候,一定要有三个人,一个人调,一个人负责监控记录,另一个人负责看着电闸。”

“千万要看住电闸!”

“更换好了零件。”

“我们就像这样,慢慢的……慢慢的……唉,一步调整到位!”

小组长话说完,手上的动作也搞完了。

两个都搞完,他却愣住了。

他明明想说的是慢慢来,可是,他直接一步到位了。

感觉有点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如果非要说,那就是今天手感很好。

以往调整这些设备,少说一二十分钟,多则大半个小时。

现在,调整完不到10分钟。

空气中陷入了死一般的安静,旁边那几个年轻人一咋不咋地盯着自家组长,能搞清楚他为什么嘴上说一套,手上搞的却是另一套。

旁边,小组长看着自己的手,双手五指张开,然后又捏成拳。

似乎,今天的手感格外好!

如此反复几次,他看向了设备另一边的控制头。

将操作台上替换下来的零件分门别类装好,他拎着要替换的零件,走向了另一边的控制头。

这一次,他没有开口说话,只是一心一意盯着控制头,盯着更换零件。

没有说话,他手上速度更快了。

三分钟!

更换零件,一步到位调整好。

做完这一切,小组长才松了一口气,紧接着他只觉得浑身开始冒汗,只是几秒钟,汗水就将他衣服浸透。

看着调整到位的设备,小组长深吸一口气,转过头,对身后的几个人问道:

“你们看清楚了吗?”

“没看清!”几人连连摇头,见到他们摇头,组长转过身,三两下将控制头调整到另一边,随后便抓过身边最近的一个人:

“你来调整,我来讲解。”

“首先,我们要用手指去感知设备,感受它们的连接。”

“然后慢慢调……”

小组长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小到最后几乎听不见。

因为这个组员,也仅仅用了两三分钟,就将设备调整到位!

手感,那叫一个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