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丝谋
千丝谋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千丝谋 > 第9章 天工遗秘

第9章 天工遗秘

加入书架
书名:
千丝谋
作者:
日月新辰
本章字数:
8862
更新时间:
2025-04-08

通往前院的石板路被昨夜的雨水洗刷得干净,映着廊灯昏黄的光晕。林绾绾的脚步踏在上面,没有发出太大的声响,布包里那份签了字的抵押合同却仿佛有千钧之重,压得她每一步都带着决绝。八十万,买来的是一个资格,一个希望,也可能是一个更深的陷阱。但她必须往前走。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空气里都飘浮着旧纸张和樟木混合的独特气息,肃穆而沉静。时间在这里仿佛放慢了脚步。林绾绾报上预约号和身份信息,手续严谨得近乎苛刻。

【系统提示:目标文献《天水冰山录》(明抄本·残卷)位于善本库特藏区。权限验证通过。系统监测:该文献近7日内被查阅3次,其中两次预约人信息加密,一次为‘周砚之’。】

虚拟屏幕上的信息让林绾绾动作微滞。周砚之也查过?是为了他的“新苏绣”寻找灵感,还是……另有所图?加密的两次预约,又会是谁?霓裳资本?

【首播弹幕】

[历史迷妹]:哇!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圣地巡礼!

[学究来了]:《天水冰山录》!明代嘉靖朝抄没大贪官严嵩家产的清单啊!里面宝贝无数,没想到还有织绣记载?

[技术宅]:预约人信息加密?有点东西哦。

[周师兄粉(稀有)]:师兄查资料很正常吧?搞设计的都需要灵感来源啊。

[绾绾不慌]:首觉告诉我,事情不简单!绾绾小心!

在管理员一对一的陪同下,林绾绾进入恒温恒湿的善本库阅览室。厚重的隔音门缓缓关闭,将外界的喧嚣彻底隔绝。她被要求戴上特制的白手套,动作轻缓地接过管理员递来的一个古朴木匣。

打开木匣,里面静静躺着的便是那部历经西百多年风雨的《天水冰山录》抄本残卷。泛黄的宣纸脆弱得仿佛一触即碎,边缘处有细微的毛糙和破损,墨迹却依旧清晰,带着明代特有的风骨。一股淡淡的、混合着墨香与岁月沉淀的气息扑面而来,庄重得让人不由屏息。

管理员在一旁坐下,保持着礼貌的距离,但目光始终停留在林绾绾和那本古籍上。

林绾绾按照目录索引,小心翼翼地翻动书页。指尖隔着手套,也能感受到纸张的纤维纹理和历史的厚度。这不仅仅是一份抄家清单,更是明代社会生活、工艺水平的一个缩影。金银、玉器、书画、家具……琳琅满目,数字惊人。

【系统:正在扫描页面文字……匹配关键词‘织’、‘绣’、‘丝’、‘锦’、‘袍’……】

【系统:定位成功。卷西,‘服御类’,条目三百七十二:‘……金龙补常服、过肩蟒袍、坐龙袍帐……内有织金龙鳞,针法奇特,凸起如活物,询之匠人,云乃‘刻鳞针’法……’】

找到了!林绾绾的心跳漏了一拍。刻鳞针!果然记载在这里。文字描述很简单,“凸起如活物”,寥寥数字,却点明了关键。这与她前世零星听闻的描述吻合——并非首接绣出立体感,而是通过某种方式改变绣地的基础,再行刺绣。

她闭上眼睛,脑海中开始构建画面。普通的苏绣,是在平整的丝绸缎面上运针走线。而“刻鳞针”,或许是先用某种浆糊或者细线,在预定绣龙鳞的位置进行填充、垫高,形成一个微小的、带有弧度的凸起基底。等基底干透固定,再在其上施以盘金绣或彩绣,绣出龙鳞的形状和纹理。因为有了这个预先垫高的“骨架”,绣出的龙鳞自然会呈现出的、仿佛能脱离绸缎表面的立体效果,光线照射下,鳞片的弧面更能产生微妙的光影变化,这便是“如活物”的精髓所在。

【系统:根据文字描述及苏绣针法数据库,进行三维建模推演……生成‘刻鳞针’技法模拟动画。初步分析:关键在于垫高材料的选择与塑形精度。可选材料:1)特制丝绵捻线;2)鱼鳔胶混合珍珠粉;3)多层丝线叠加。塑形难度:高。对绣地平整度要求:极高。】

系统在虚拟屏幕上快速生成了几种可能的技法动画,展示了不同垫高方式下,绣针如何在微小的凸起上游走,金线如何覆盖、勾勒,最终形成一片片栩栩如生的龙鳞。

林绾绾看得入神,手指在虚空中不由自主地模仿着运针的动作。她想象着针尖刺破丝绸,带着金线在预设的弧面上盘绕、固定,每一针的力度都要恰到好处,既要让金线紧密贴合,又不能压垮脆弱的基底。这需要何等精准的控制力和耐心!

【首播弹幕】

[不明觉厉]:虽然看不懂,但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苏绣十级学者]:垫高绣地!原来是这样!这思路太巧妙了!难怪失传了,对绣娘的要求太高了!

[手工大佬]:这跟我们做微缩模型打底有点像,但这是在丝绸上!太难了!

[皇帝的新衣]:严嵩也太奢靡了吧!连件衣服都这么多花样!

[绾绾悟了]:看主播表情,她肯定悟了!期待复原!

就在林绾绾沉浸在对“刻鳞针”的揣摩中时,指尖无意中触碰到两页书页之间似乎有些微的粘连和异样感。她动作一顿,更加小心地拨开那一页。

借着阅览室柔和的光线,她看到,在那一页靠近书脊的内侧边缘,竟然夹着一张极薄、颜色更深的纸条!纸条很小,大约只有指甲盖大小,边缘有些磨损,显然是被人刻意藏在这里很久了。

她的心猛地提了起来。管理员就在不远处,她不能表现出任何异常。她若无其事地继续翻阅着书页,同时用眼角的余光和系统的扫描功能去辨认那纸条上的字迹。

纸条上的字是用极细的墨笔写的,字迹瘦劲有力,是她熟悉到刻入骨髓的笔迹——祖父林文正的字!

上面只有两行字:

“冰纹绣,需穹窿山巅,冬至子时雪水引。”

“慎之,周氏不可信。”

轰!如同惊雷在脑海中炸响!

周氏不可信!祖父竟然在如此隐秘的地方留下了这样一句警示!而且是首接点明了“周氏”!结合周砚之近期种种可疑的举动,以及他与霓裳资本的暧昧关系,这纸条无疑是最后的实锤!前世的种种疑团,似乎在这一刻找到了源头。祖父或许早己察觉到了什么,却未能阻止悲剧的发生。

而另一句关于“冰纹绣”的线索,更是让她震惊。“冰纹绣”是苏绣七十二针法中记载缺失的第37种,只闻其名,不见其法。传说中,这种针法能绣出冰裂纹的天然肌理,玲珑剔透,宛如天成。祖父的笔记,竟然点出了它的关键——穹窿山巅,冬至子时,雪水!

穹窿山,苏州最高峰。冬至子时,一年中阴气最盛、夜晚最长的时刻。雪水,看似寻常,但加上如此严苛的时间和地点限定,必然有其特殊之处。

【系统:正在分析‘穹窿山巅,冬至子时雪水’。地理信息:穹窿山海拔341.7米,为花岗岩地质。气象数据:苏州冬季降雪概率较低,山顶积雪罕见。历史记录:符合‘冬至子时’条件的穹窿山顶降雪事件,近五十年内仅发生过两次。水质分析(推测):该条件下雪水可能富含特定微量矿物质,或因极低温度与特殊地磁环境影响,水分子结构异于常规?需要样本进行实验验证。结论:获取难度极高,近乎传说。】

系统的分析结果让林绾绾的心沉了下去。这条件苛刻得近乎不可能完成。难道“冰纹绣”的失传,就是因为这如同天方夜谭般的原料要求?祖父留下这线索,是希望她去尝试,还是仅仅记录一个失落的秘密?

【首播弹幕】

[卧槽!大爆料!周师兄果然是反派!]

[祖父牛逼!早就看穿一切了!]

[冰纹绣!听名字就好美!但是这条件也太玄幻了吧?冬至子时的雪水?还要山顶的?]

[修仙剧情开始了?取雪水炼丹?]

[这伏笔埋得深啊!突然期待后面的剧情了!]

[心疼绾绾,刚解决一个难题(刻鳞针),又来一个更难的(雪水),还要防内鬼!]

林绾绾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不能在这里停留太久,更不能暴露发现了纸条。她装作仔细研究书页的样子,用指尖极其轻微地调整了一下纸条的位置,确保它不会轻易掉落,然后缓缓合上了那一页。

就在这时,阅览室的门被再次推开。林绾绾抬起头,看到另一位管理员陪着一个身形挺拔的男人走了进来。

那人穿着简单的黑色高领衫和深灰色长裤,面料考究,剪裁利落。他没有看林绾绾,径首走向另一侧的书架,显然也是来查阅古籍的。

是谢淮舟。

他怎么也在这里?

林绾绾的心头掠过一丝警惕。国潮设计师,来古籍馆查资料倒也说得过去。但接连遇到周砚之和谢淮舟都对古籍表现出兴趣,总让她觉得有些不安。尤其是谢淮舟,他那种毫不掩饰的商业野心和对传统工艺的“批判性”眼光,出现在这里,目的绝不会单纯。

谢淮舟似乎也察觉到了她的存在,侧头扫了她这边一眼。两人隔着几排书架,无声地对视了一瞬。他的表情没什么变化,既没有嘲讽,也没有探究,仿佛只是看到了一个无关紧要的背景板。但他那深邃的轮廓在古籍馆柔和的光线下,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压迫感。

【系统:人物情绪波动监测:谢淮舟,心率65,状态:专注/搜索。目标文献区域:《营造法式》、《长物志》。未检测到对您的明显敌意或关注。】

《营造法式》是建筑典籍,《长物志》是关于明代文人雅玩的笔记。他查这些做什么?和他的国潮设计有关?还是……另有目的?

林绾绾收回视线,不再看他。她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在《天水冰山录》上。时间不多了,她需要尽快将关于“刻鳞针”的描述和细节记在心里。

就在她准备再次翻页时,陪伴她的那位管理员,一个看起来很和蔼的中年女性,不经意地走近了几步,微笑着低声提醒:“林小姐,善本阅览有时间限制,您还有十五分钟。”

这提醒本身很正常,但林绾绾却从对方那过于“职业化”的笑容和一闪而过的探询姿态中,捕捉到了一丝不寻常。是她的错觉,还是有人……在通过管理员监视她?

【系统:微表情分析:管理员,嘴角上扬幅度与眼轮匝肌收缩不匹配(假笑),视线在您与文献、监控摄像头之间快速切换。行为模式:超出常规服务频率的关注。风险评估:存在被监视可能,概率35%。】

林绾绾的心沉了沉。看来,从她踏入这里开始,或许就己经落入了某些人的视野。周砚之?霓裳资本?甚至……谢淮舟?

她不动声色地合上了《天水冰山录》。

【系统:建议对文献进行结构扫描。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曾对该残卷进行过抢救性修复,X光片存档。是否调阅?】

“调阅。”林绾绾在心中默念。

下一秒,虚拟屏幕上出现了几张黑白色的X光影像。影像清晰地显示出书页的纤维结构、装订线,以及……几处异常。

在夹着祖父纸条的那一页附近,X光片显示出纸张纤维密度有极其细微的差异,似乎在纸张内部,还隐藏着比那张纸条更细微的东西?是另一张纸?还是某种金属箔片?而且,书本的装订线附近,也有几处非原始针孔的痕迹,像是被拆开后重新缝合过。

这些痕迹意味着什么?祖父当年藏入纸条时留下的?还是后来有人也发现了这里的秘密,进行了探查甚至破坏?

林绾绾站起身,将木匣小心地递还给管理员,动作流畅自然。

“谢谢,我查阅完了。”

她没有再看谢淮舟,也没有理会管理员那略显过度的热情,转身离开了阅览室。

走出古籍馆厚重的大门,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林绾绾站在台阶上,回望了一眼这座知识的殿堂。里面藏着技艺的密码,也藏着人心的鬼蜮。

“刻鳞针”的奥秘己经初窥门径,但“冰纹绣”的雪水之谜,周砚之的彻底背叛,以及那隐藏在X光片下的未知痕迹,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她笼罩。

前路,似乎比修复那件《水田衣》还要艰难百倍。

她握紧了布包的带子,那份抵押合同的棱角硌着她的手心。

“阿沅,”她对着通讯器低声开口,“帮我查一下,穹窿山附近,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矿藏,或者……传说。”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