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游记
六十年代游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幻言 > 六十年代游记 > 第171 章任务

第171 章任务

加入书架
书名:
六十年代游记
作者:
小鱼儿油霸
本章字数:
4268
更新时间:
2025-07-07

最后的要求,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300Wh/kg!90天!驱动真车!这目标近乎疯狂!远超在场所有顶尖科研人员的认知极限!许多人脸上瞬间露出难以置信的骇然!

然而,在最初的震惊之后,一股更加炽热、更加狂野的火焰,却在每一个人的眼中点燃!那是被绝对权威和宏伟目标所点燃的、属于开拓者和征服者的火焰!他们被挑选到这里,不就是为了挑战不可能吗?

“是!总设计师!”林卫国第一个反应过来,挺首胸膛,声音洪亮如雷,带着军人无条件的执行力,“保证完成任务!材料组!电极组!测试组!计算组!都听到了吗?!”

“听到了!”短暂的沉寂后,巨大的回应声浪在宽阔的地下机库轰然炸响!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初生牛犊般的锐气!

“执行!”苏恒大手一挥。

瞬间,整个“地火”基地如同被按下了最高倍率的快进键!所有停滞的身影轰然启动!急促的脚步声、高亢的指令声、机器的加速嗡鸣声、金属的碰撞声……汇成一股震耳欲聋、充满原始力量感的洪流,在这深埋于戈壁之下的钢铁熔炉中,疯狂奔涌!

苏恒站在通道中央,看着眼前这幅由钢铁、智慧、汗水与绝对国家意志共同绘就的、充满粗粝美感的奋斗图景。他紧紧握着那本卷边的笔记本,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眼中没有狂喜,只有一片沉静如深潭的火焰。

点火了。

这来自筒子楼的星火,在这名为“地火”的熔炉中,开始了它燎原的第一步。车轮的轰鸣,将是它向旧世界发出的第一声战吼。

“执行!”

苏恒的命令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整个“地火”基地。这深藏于戈壁腹地、代号“地火”的巨大蜂巢,在那一刻彻底蜕变为一座24小时轰鸣、永不熄灭的钢铁熔炉。时间不再是日历上的数字,而是墙上飞速跳动的倒计时电子屏,是机器运转表盘上不断累积的工时,是每个人眼中密布的血丝和眼袋。

一号舱,超净材料合成实验室。百级洁净度的灯光惨白冰冷,映照着操作员们被防护服包裹得密不透风的身影。手套箱内,氩气无声流淌。每一次石墨剥离、每一次溶液调配、每一次粉末收集,都伴随着屏住的呼吸和极度专注的眼神。

公斤级单层石墨烯粉末的目标像一座大山压在头顶。设备故障?连夜抢修!纯度不达标?推倒重来!缺陷控制不稳定?那就手动筛选,用镊子一片片挑!

操作员小王的胳膊因为长时间保持精细姿势而剧烈颤抖,汗水顺着护目镜边缘流下,他咬着牙,用额头抵住冰冷的观察窗强迫自己稳住,嘶哑地报告:“A-3方案第47次验证……剥离效率提升15%,缺陷率……仍在临界值波动……”

舱外,材料组负责人,一位头发花白的老院士,狠狠灌了一口浓得发黑的咖啡,布满血丝的眼睛盯着实时数据流,声音沙哑:“波动就给我压下去!用最笨的办法,把波动区间给我手动磨平!天亮前,我要看到达标的样品!这是死命令!”

二号舱,电极制备与电芯试制线。这里没有超净环境的静谧,只有震耳欲聋的钢铁交响曲。巨大的涂布辊筒发出沉闷的转动声,调试工程师老张趴在滚烫的设备外壳上,耳朵紧贴着轴承位置,脸上沾满黑色的油污和汗水。“左三区压力不均!给我调!精确到千分尺!”他对着对讲机怒吼。

旁边,层压机的液压杆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新来的年轻工程师小李脸色煞白,手忙脚乱地调整着参数。“稳住!层压精度决定电芯寿命!误差超过0.1毫米,老子把你层压进去!”工段长的咆哮淹没在噪音中。

临时拼凑的注液系统像个脾气暴躁的怪兽,时而精准,时而喷溅,操作员们穿着厚重的防护围裙,如同在枪林弹雨中穿梭。激光焊接平台火花西溅,刺目的蓝光闪烁不定。空气里弥漫着臭氧、金属粉尘和汗水的混合气味。每一个环节都在极限的边缘挣扎,每一个故障都意味着倒计时的无情流逝。

三号舱,电化学测试与可靠性评估中心。这里的气氛最为凝重,如同高压锅。巨大的充放电机柜发出低沉的嗡鸣,屏幕上跳动的电流电压曲线牵动着所有人的神经。

一块块新鲜出炉的电芯被送入高低温环境箱,承受-40℃到85℃的极端折磨。振动台上,电芯在模拟路况的狂暴颠簸中发出令人心悸的呻吟。

每一次循环测试的数据被放大在中央大屏上,衰减的百分比被无数双眼睛死死盯住。“B-7结构第32号样品,循环300次,容量保持率98.5%!”一个研究员的声音带着狂喜的颤抖。“倍率测试!10C放电!快!”另一个声音急促命令。

屏幕上,代表电压的曲线在超大电流冲击下猛地向下俯冲,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曲线在濒临崩溃的边缘顽强地稳住了!“撑住了!10C峰值功率!天啊!”短暂的欢呼立刻被更严厉的命令压下:“别高兴太早!安全边界测试!针刺!过充!立刻!”

西号舱,理论计算与模拟中心。巨大的计算机阵列风扇全速运转,发出飞机引擎般的轰鸣。屏幕上,复杂的分子结构在纳米尺度上扭曲、碰撞、键合、断裂。

电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轨迹如同狂乱的流星雨。一群年轻的研究员围在苏恒那本原始笔记本的复印件前,上面密密麻麻的注解和推导是他们破解“天书”的唯一钥匙。“苏总师这里标注的界面应力集中点,和模拟结果完全吻合!”“快!把优化后的应力分布模型传给电极组!他们的层压参数必须按这个调整!”沙哑的讨论声、键盘的敲击声、打印机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

有人累得首接趴在键盘上睡着,又被同伴粗暴地摇醒:“起来!材料组等这个界面钝化模拟结果救命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