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良佐的离去是个意外。
朱慈烺本想通过明升暗降的办法,慢慢除去他的军权,但卢九德的被杀,无疑使他成了惊弓之鸟。白天的明升暗降更是成了催命符,使其连夜逃亡。
这样也好,早晚是一颗炸弹,晚炸不如早炸。早早去掉一个不确定因素,更符合当前的战略形势。
解决掉一个棘手问题,朱慈烺高兴之余,又开始心疼起来,毕竟刘良佐带走了八千人马。按照明朝编制,那可是三镇人马。
刘良佐既去,还留下近两万人马分驻各地。当务之急是迅速处理好这帮部众,使其不可再生乱端。
想到这儿开口说道:"刘良佐既去,其所部尚留两万人马,当需果断处之,烦请延翁、马先生连夜派人分赴各地,这里是卿等地界,熟悉地理、人脉。"
孤恐迟则生变,革去刘良佐本兼各职及原军番号,余部重新整合,整合后调往滁州集结。孤重置淮南总兵府,延翁暂代总兵一职。两月后移交李用将军,回驻凤阳。
朱慈烺说着把目光转向李用,"李用。"
"末将在,"李用上前一步。
"孤任命你为淮南副总兵,挂讨贼将军印。先从凤阳总督府拨三千人马与你,即刻赶赴滁州,协助延翁整顿新军。"
"末将领命! "
朱慈烺本意打算,由李用取代刘良佐,但考虑到李用目前在此地资历与威望尚且不足。故白日里提出资历与威望俱高的朱大典暂代刘良佐总兵一职,以求徐徐图之,不料刘良佐意外逃走,倒是首接给了朱慈烺可乘之机,使李用及时成为一镇主帅。
略一思忖,又对马士英道:"凤阳新变,恐城中不稳,尚需马先生亲自坐阵。两日后,孤自去庐州。两月后延之返回,先生将凤阳防务移交延之,速进京入阁。"
"臣,遵旨。"马士英起身施礼,未几欲言又止。
朱慈烺看在眼里,即道: "先生有话但讲。"
马士英稍一犹豫开口道:"殿下,臣闻刘良佐与黄得功私交甚密,殿下此行一人,老臣不放心。"
朱慈烺闻言淡然一笑:"瑶草多虑,良佐惊弓之鸟,自顾不暇。倘孤连一宵小治置不得何谈复国,岂不为世人笑柄,况且孤有骠骑将军,一众锦衣卫。先生之意孤领了。"
马士英脸一红,退至一边,"老臣浅薄。"说话间面露窘状。
"众卿即刻办吧!"
"是,是。"众人离去。
两日后,朱慈烺率马破奴、平山及三百溪峒兵,出临淮关,经红心驿、定远、池河、梁县,穿越江淮丘岭。一路只见商旅往来,络绎不绝。
凤阳至庐州不过三百里路,三日后朱慈烺抵达江淮重镇庐州。于当日傍晚,在庐州大营见到黄得功。
庐州大营外,黄得功率一众部将,正在迎接朱慈烺。见朱慈烺跳于马下,黄得功紧跑几步单腿跪地,"老臣黄得功,拜见殿下千岁!"
朱慈烺颔首,上前扶住,"靖南伯免礼。"
"谢殿下"黄得功长身而起。
但见黄得功红光满面,面容与颈部布满因战争而留下的疤痕,一身鱼鳞锁子甲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黄得功,辽东开原人(一说陕西榆林),字虎山,出身贫寒。幼时与母亲相依为命,十二岁时偷喝家中藏酒,被母亲责怪。得功笑曰,待过几日,儿子偿还于娘便是。
当时辽东后金昌獗,黄得功持刀混迹于明军当中,伺机而动。斩后金兵人头两颗,得赏银五十两,送于母亲以作偿还。
而后壮年出关,遂入关东投身军营,积功至游击、参将,擅长野战。崇祯九年升为副总兵,崇祯十一年随熊文灿,至舞阳击杀张献忠部将王兴国,升为总兵。
崇祯十五年率部驰援被李自成围困的开封,崇祯十七年二月,随马士英于河南永城击杀叛将刘超,受封靖南伯。
南明初立,被晋封为靖南侯。弘光元年五月清军南下,朱由崧逃至芜湖黄得功营中,黄得功拼死力保,身中三箭,自刎而亡,不可谓不壮烈。《明史》有云:忠勇出天性,临阵輒提鞭跃马,奋不顾身。
后世有诗赞曰:
长淮千里阵云秋,报国无功宁断头。
鼓角声高风力紧,江山无主蟪蛄啾。
是夜,朱慈烺与黄得功痛饮中军大帐。几杯喝毕,朱慈烺手执空杯,起身离座,径首来到黄德功面前,一手抓起黄得功手腕,黄得功随即起身。
朱慈烺双眼凝视黄得功,开口道:"孤闻将军战前必饮酒,烈酒入喉,跃马扬鞭更加勇猛。摔坛怒吼,铁鞭所及之处,非死即伤。每次战毕,铁鞭之上敌人之鲜血,必沁满将军手腕,故得绰号黄闯子。壮哉!再敬将军一碗。"
说着将手中酒杯一扔,大喝道,"换大碗来。"
亲兵换上大碗,斟满烈酒。
"与将军痛饮。"
黄得功面情动容,脸色涨得更红。老臣惭愧,蒙殿下垂青。
"碰。"二碗相碰,一饮而尽。
饮罢,朱慈烺又大喊一声,"平山,"
"末将在。"平山应声而出。
"传孤谕旨,着南京赐黄老将军烈酒一百坛。"
"哈哈哈、、"朱慈烺朗声长笑,接又喊道,再斟。
大碗又被斟满。
朱慈烺端酒环视诸将,慨然说道:"黄老将军所部军纪严明,所过之处对百姓秋毫不犯。"
孤闻崇祯十五年,黄将军与张贼献忠战于石牌,以五千骑兵,斩首六千,张贼鼠窜,将军欲活捉张贼,仅一步之遥,不曾想马匹跌倒,得使此贼侥幸逃脱。
听到这里,众将无不动容,黄得功更是泪如泉涌。
朱慈烺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今国家残破,北都新亡,无数百姓掳于贼手。孤南下监国,重钧万担,府仰诸将,北伐中原,一雪国耻,诸位是否从之?"
大帐瞬间寂静,须臾所有人齐刷刷跪下。大帐内传出雷鸣之声:愿随殿下,誓师北伐。克服中原,还我大明河山,救黎民百姓。
朱慈烺情绪高涨,快步走上将台:黄得功忠君体国,历年疆场杀敌,积功无数,晋为靖南侯,兵部右侍郎。诸将晋升一级,所有将士皆有封赏,孤诏令兵部即刻颁行。
"殿下千岁!"大帐内又传出一阵欢呼。
黄得功豪情迸发,上前两步,"老臣誓死追随殿下,赴汤蹈火,他日疆场杀敌,必马革裹尸,只求明故征贼将军黄公之墓。足矣!"
朱慈烺闻言更加动容,随即大声道:"再赐黄老将军挂征贼将军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