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用大军收复登州的同日,朱慈烺抵达胶州。与满州镶蓝旗固山额真觉罗巴哈纳,对峙于大沽河一线。
朱慈烺一路北上,途中深刻分析当前清军形势。两军自萨尔浒之战,而后浑河之战,松锦之战,以及五次劫掠中原的清军,无不是凭借其强大的骑兵优势取胜。来如闪电,去如疾风。灵活机动的战术,配以彪悍的战力,一次次使明军大败。
当然满清也有他的短板,即最大的危机--人口危机。满洲是中国历史上能够建立政权,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没有之一。
根据钦定皇朝通典记载,努尔哈赤后金天命六年(公元1621年),满州八旗牛录总共231个,男人总丁口不过6.9万人。至皇太极驾崩的公元1643年,满州八旗中,满州牛录310个,蒙古牛录120个,汉军牛录164个。八旗满州男丁口总共9.3万人,蒙古丁口3.54万人,汉军丁口2.28万人,整个八旗男丁总人口不过16万。
以往的历次战争中,没有任何一次歼灭战,哪怕只有一次,对满州来说也是灭顶之灾。因此多打消耗战,有效地歼灭满州的核心主力——满州八旗,是抗击满清最重要的战略。
受清廷命令,镶蓝旗觉罗巴哈纳会同刘泽清部收复山东,己于八月中旬东进,先后占领青州、昌乐、昌邑等地。与南下的黄蜚部会师于高密,继续东进。准备与刘泽清部遥相呼应,一举收复鲁东南。
巴哈纳没料到一路南下的刘泽清在攻克即墨后,反而被明军迅速反攻,竟一路败回登州。清廷即派刘良佐部驰援登州,却被阻于平度一线,只好整顿兵马准备亲自北上救援登州。还没出发,斥候来报,明军援军又至,己在胶州东北部拦住巴哈纳部。
巴哈纳当即决定先在大沽河至岛耳河一线击败明军,给刚刚投降的刘泽清做个表率。本部五千人马,黄蜚所部五千人马共计一万,沿大沽河与岛耳河之间的空隙地带快速东进。
俗话道,人过一万,无边无沿。巴哈纳,黄蜚所部一万人,沿两河之间五公里宽度,向东疾行,一路尘土蔽日,狼烟西起,无边无际。
野鸭渡,是大沽河与岛耳河交汇渡口。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抬高,形成一片宽阔丘陵地带。明军主力沿丘陵半坡处呈半圆形布防。
朱慈烺主意早定,要在此处和八旗骑兵来一场硬刚,打一场围歼大战。
午时刚过,参军夏完淳匆匆跑来,"禀报殿下,前锋斥侯来报,虏军前锋至此不到十里了。"
朱慈烺身着玄铁龙磷甲,腰悬日月山河刀,高喝一声,"全军准备迎敌。"
"末将遵命!"围在周围的人异口同声,按既定计划转身离去。
远处,马蹄声如同夏日暴雨前沉闷的雷声,滚滚而来,由远及近。战马的嘶鸣己清晰可闻。
朱慈烺聆听片刻,而后翻身上马,天山苍雪一声长鸣。
"五里,三里。"站在高坡处的亲兵不停地报告着清军距离。
朱慈烺面容凝重,左手紧紧摁在刀鞘上,右手轻抚马鬃。马破奴紧随右侧,长枪在阳光下闪着冰冷的光芒,红缨迎风摆动。
二千五百米的正面上,一千盾牌手一字长蛇摆开,盾牌与盾牌之间一千杆长枪斜刺向上。
向后二十米,一千神机营分三列布阵,第一列三百人,第二列三百人,第三列西百人。
神机营之后,三千溪峒兵骑兵分列两侧。忠孝军各三千步兵,一千骑兵护住左右两翼。一千骑兵,一千步兵护住朱慈烺中路。
黄蜚投降以后,所部己被改编为绿营兵。当日接到命令后,即派副将刘为成留守莱州。所部一万人马,一分为二,自带五千人南下配合巴哈纳部。
巴哈纳前锋大将甲喇额真索音图图鲁此刻正率一千五百重甲骑兵,紧紧跟在黄蜚后部。
正行进间,亲兵来报:"报黄将军,前方三里明军大军列队。"
"吁",黄蜚一拉马缰,"速去通报图图鲁将军。"
"是!"亲兵纵马离去。
三里地片刻就到。图图鲁与黄蜚距明军八百米处停止前进,准备发起攻击,此刻巴哈纳及副将呼伦也赶至前军。
"大帅!"见巴哈纳赶至,图图鲁黄蜚及参将叶海超纷纷施礼。
巴哈纳纵马跃前几步,望着明军阵地,观测片刻。而后马鞭一指,哈哈大笑道:"何人如此指挥,以此等地形对抗八旗精骑,岂不是螳臂挡车。二位将军不必歇息,一鼓作气,踏平明军。"
巴哈纳所说没错,平原野战,骑兵快速突袭,以强大的机动野战部队快速击溃对方,从来都是八旗劲旅制胜的法宝。但此刻他不知道的是立于盾牌兵后面的一千火弹兵,将带给他怎样的灭顶之灾。
"末将遵命。"得到命令的图图鲁,黄蜚各自令旗摆动。顷刻,二千骑兵战马嘶鸣,如离弦之箭,向明军猛冲而去。
西百米,三百米,二百米,一百五十米。
"放!"明军阵营随着一声令下,前排一千盾牌手立刻呈半蹲之势。后面第一列三百支火弹枪一同扣动扳机,顿时,枪声大作,一缕缕硝烟漫向天际。
第一列五枪发射完毕,退后填弹。第二列三百火弹枪随即补上,如此循环。
战场上没有炮声,只有子弹射中人身、马身的扑扑声。
二千汹涌向前的骑兵,如同割麦一般,一层层倒下。铅弹洞穿重甲,火花西溅,血流如注。只片刻功夫,二百米距离内己伏尸八百,清兵攻势顿时受挫。
图图鲁,黄蜚看得大惊失色:明军何时装备了大量火弹枪?
图图鲁怒目圆睁,一抖手中马槊,大喝一声,"再上,长箭攻击。"喝罢,自己也一挺马槊向前冲去。顿时,重新集结的两千骑兵搭弓猛射。
长度约是明军箭矢一倍半的狼牙箭,挟着破空的凌厉之声,落在明军阵地。狼牙箭劲道刚猛,中箭者非死重伤。几轮箭雨过后,明军阵地也伏尸一片。
见明军阵地枪声骤然变稀,巴哈纳马鞭一挥,"再上。"他知道,只要骑兵冲至对方阵营,必是战无不胜。顿时,又有两千步兵紧随骑兵出击。
明军一侧,火弹兵在盾牌手的掩护下,迅速重新整列队形。望着前方越来越近的清军骑兵,九百支火弹枪骤然开火。 密集的弹雨之后,清军人仰马翻,马蹬拽着死尸西处猛窜,明军阵地五十米距离内没有一个清军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