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不正经的故事会2
一本不正经的故事会2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一本不正经的故事会2 > 第64章 城里的年

第64章 城里的年

加入书架
书名:
一本不正经的故事会2
作者:
村中拍黄瓜
本章字数:
2282
更新时间:
2025-04-21

城里的年

北风卷着碎雪掠过村头的老槐树,王桂兰蹲在灶台前添柴,火光映得她眼角的皱纹忽明忽暗。手机在窗台上震起来时,她慌忙擦着手去接,儿子的声音裹着电流传来:"爸,今年我过年不回去了。小雯和孩子在农村待不惯,天太冷怕感冒......"

电话挂断后,堂屋陷入死寂。老伴李建国蹲在门槛上吧嗒旱烟,烟灰簌簌落在褪色的蓝布棉鞋上:"不回就不回,年轻人怕冷正常。"话虽这么说,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抽了半宿。

王桂兰翻来覆去睡不着,月光透过糊着报纸的窗棂照进来,在墙皮剥落的墙上投下斑驳影子。她想起去年过年,孙子骑在李建国脖子上贴春联,小雯还往她兜里塞了盒护手霜。天蒙蒙亮时,她捅了捅身边的老伴:"要不,咱上城里找他们?省得孩子来回折腾。"

腊月廿三,老两口咬咬牙把囤了半年的苞米贱价卖了。三万块钱攥在手里还有余温,王桂兰分出一万块缝在内衣口袋,又把腌好的酸菜、晒透的豆角干塞满蛇皮袋。李建国扛着半扇熏好的腊肉,在结冰的土路上摔了两跤,到县城时裤腿还沾着泥。

儿子家在二十层的高楼里,电梯"叮"地一声打开时,王桂兰被晃眼的大理石地面刺得眯起眼睛。小雯穿着粉色睡袍从卧室探出头,妆容精致得像电视里的人:"爸妈来了?快坐。"

王桂兰顾不上歇脚,挽起袖子就擦灰拖地。厨房油腻的瓷砖让她皱起眉头,弯腰 scrub 时后腰一阵钻心的疼。李建国掏出那一万块钱时,儿子伸手接得自然:"正好给小宇买个学习平板。"

年廿八,小两口带着孩子出门采购。王桂兰站在阳台往下望,看着三人钻进商场玻璃门,像三条游进深海的鱼。等他们傍晚回来,大包小包全是新衣裳,却没给老两口带哪怕一双棉袜。小雯把羽绒服往沙发上一甩:"累死了,妈你把这些吊牌剪了。"

除夕夜的春晚在客厅响着,王桂兰数着电视下方跳动的倒计时。儿子一家三口挤在主卧玩手游,不时爆发出笑声。她和李建国守着冷掉的饺子,电视里主持人喊着"阖家团圆",李建国突然起身去阳台抽烟,烟头的红光在黑暗中明明灭灭。

初二想返程时,火车票早售罄。王桂兰每天变着花样做饭,红烧肉、熘肝尖摆满一桌,小雯却总说减肥只动两筷子。夜里她听见小宇问:"爷爷奶奶怎么还不走?"声音像根细针扎进心里。

初八清晨,王桂兰收拾好最后一个蛇皮袋。行李箱轮子碾过地板的声音惊动了主卧,小雯揉着眼睛倚在门框:"这么早就走?"李建国把钥匙放在玄关,金属碰撞声清脆得刺耳。电梯下行时,王桂兰望着镜面里两个佝偻的影子,突然发现老伴鬓角的白发又多了一片。

村口老槐树下,邻居张婶瞅着瘦脱相的王桂兰首咂舌:"这城里的年比咱们村还冷?"王桂兰把冻得通红的手缩进袖筒,想起临走时塞在枕头下的五百块钱——那是她偷偷从买菜钱里攒的。风卷着雪粒扑在脸上,她忽然觉得,这腊月的寒风,倒比城里暖气房里自在得多。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