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我董天宝,抄家剑仙李寒衣
综武:我董天宝,抄家剑仙李寒衣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武:我董天宝,抄家剑仙李寒衣 > 第6章 京郊西苑皇庄、管事程全意外溺亡案

第6章 京郊西苑皇庄、管事程全意外溺亡案

加入书架
书名:
综武:我董天宝,抄家剑仙李寒衣
作者:
彪悍的萝卜须
本章字数:
4272
更新时间:
2025-04-21

皇宫深处。

司礼监的一处偏殿内。

刚处理完宫中琐事的刘瑾,正端着一杯参茶小口啜饮,试图驱散那份深入骨髓的疲惫。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

刘瑾的贴身太监,小顺子急匆匆闯入,瞬间打破了他难得的宁静。

“公公,不好了!北镇抚司那边传来消息......”小顺子声音尖细,带着掩饰不住的慌乱。

刘瑾眼皮微抬,放下茶杯,动作不紧不慢,但眼神深处己掠过一丝阴霾:

“慌什么?天塌不下来。”

“是...是董天宝,他带人抄了城南的福记米铺,还......还把福掌柜给抓回北镇抚司了!”小顺子喘着气,急促地说道,“而且...而且好像还牵扯到了...程全那档子事......”

“什么?!”

刘瑾猛地站起,手中的茶杯“哐当”一声摔落在地。

参茶溅湿了他华贵的蟒袍袍角。

他那张平日里总是带着虚伪笑容的脸,此刻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眼中射出寒光。

“董天宝,这黄口小儿!咱家刚进宫当值几天,咱家就己经警告过让他,没想到这小儿还惦记上福记,还牵扯出程全那条线?!”

刘瑾心中怒火翻腾,更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惧。

福记米铺是他多年经营的一处重要财源和信息节点,程全的死更是他亲手抹去的一段肮脏过往,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没想到还是被这董天宝给挖了出来。

何琨那个废物!

当初怎么没把尾巴扫干净!

刘瑾在心中暗骂,他清楚记得当时是让义子何琨处理程全的后事,务必做得滴水不漏。

现在看来,定是留下了什么破绽。

不行!

这董天宝,年纪轻轻,手段却如此狠辣,晋升副千户才多久?

成长的也太快了!

“咱家在宫里、在锦衣卫经营多少年,平安房是咱家的地盘,绝不能让这小子再查下去!否则,咱家这平安房总管太监的位置怕是坐不稳了......”

一股森冷的杀意在刘瑾眼中凝聚:“他必须死!”

虽然身处宫中,无法亲自出手,但他在宫外经营多年的势力网络足以调动。

他立刻唤来另一个心腹太监贾公公,低声吩咐了几句,递出一块不起眼的令牌:“联系暗河在神京城的‘十二肖’申猴。”

“不惜一切代价,让董天宝消失,另外程全那边所有可能留下的痕迹,立刻给我抹干净,至于何琨那个废物也不用留了!”

“是,公公!”

心腹太监领命,悄无声息地退下。

刘瑾重新坐下,端起另一杯茶,手却微微有些颤抖。

他知道,这一步棋走出去,便是你死我活,董天宝,但愿你没有三头六臂!

....

“咚咚咚。”

同一时间,北镇抚司。

一阵急促而有力的敲门声响起,打断了董天宝的思绪。

“进来。”

他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沉稳,听不出太多情绪。

房门被推开,周平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之色,脚步都比平时轻快了几分,在他手中捧着一份看起来有些年头、纸张微微泛黄的卷宗。

“老大,查到了!!”

周平走到案前,压低了声音。

董天宝心中一动,抬眼看向周平:“挑重点讲。”

“是!”周平深吸一口气,汇报道:“这是当年程全死亡案的所有卷宗,您看看这个!”

他将手中的卷宗双手递了上去。

董天宝他一把接过那份陈旧的卷宗,目光锐利地快速翻阅起来。

卷宗的纸张己经有些脆弱,上面的墨迹也略显陈旧,记录着半年前关于皇庄管事程全死亡事件的全部过程和结论。

然而,当董天宝的目光扫过卷宗上的关键记录时。

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封皮:‘景泰十五年秋,京郊西苑皇庄管事程全意外溺亡案’。

姓名:程全。

身份:京郊皇庄管事。

事由:半年前某夜,于皇庄外饮宴后归家途中,醉酒失足,跌入庄外河中溺亡。

勘验结果:尸身无明显外伤,肺部有积水,符合溺亡特征。

结论:意外身亡,无他杀嫌疑。

一切看起来都合情合理,无懈可击,一个管事喝多了失足落水,在哪个地方都不算稀奇事。

可就是这样,董天宝的眉头却越皱越紧。

太简单了!太干净了!

一个皇庄管事,职位虽然不高,但位置却相当紧要,毕竟首接经手部分皇庄事务,关系到皇帝的私库“内帑”,这样的人死了,就算真是意外,锦衣卫的调查也绝不该如此草率!

按照规矩,至少应该详细询问当晚与程全一同饮宴的人,查清他醉酒的程度,勘察落水现场的具体情况,甚至要排查程全是否有仇家、是否有经济问题等等。

但这份卷宗上,这些流程性的记录几乎都被省略了,从报案到勘验,再到最终定论结案,整个过程快得惊人!

“只用了不到两天时间......”董天宝手指捻着卷宗的边缘。

事出反常必有妖!

锦衣卫办案,什么时候变得如此“高效”了?尤其是在涉及皇庄和内帑这种敏感事务上......

他耐着性子。

一页一页地仔细翻阅,不放过任何一个字。

终于,在卷宗的末尾,夹杂在一堆潦草字迹中的一张薄薄的勘验记录附页,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张附页似乎是最初的现场仵作记录,字迹潦草,报告写得极为简略,措辞含糊,像是随手记下,差点就被忽略过去。

终于,在卷宗的末尾,夹杂在一堆潦草字迹中的一张薄薄的勘验记录附页,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张附页似乎是最初的现场仵作记录,字迹潦草,像是随手记下,差点就被忽略过去。

上面除了重复“符合溺亡特征”外,还额外提了一句:

“验尸时,于死者颈部、前胸处,发现数处‘轻微淤痕’,色泽暗淡,疑似落水时撞击硬物或水草缠绕所致,不影响溺亡结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