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村致富传奇
太湖村致富传奇
当前位置:首页 > > 太湖村致富传奇 > 第8章 新局初开

第8章 新局初开

加入书架
书名:
太湖村致富传奇
作者:
一只颓废的大肥焦
本章字数:
2998
更新时间:
2025-04-25

春寒料峭的三月,太湖村的后山却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范德彪戴着草帽,指挥着工人们搭建钢架大棚。这些透明的大棚将用来培育新品种茶树,采用温控和滴灌技术,能让茶树提前一个月发芽。

"德彪,这大棚得花不少钱吧?"赵德顺擦着汗问。范德彪笑着递过一瓶凉开水:"老赵,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等这批茶树投产,产量能翻番,而且能错峰上市,卖个好价钱。"正说着,山下传来一阵汽车的轰鸣声,一辆满载设备的卡车缓缓驶来——这是从省城订购的自动化灌装生产线。

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并非一帆风顺。德国进口的机器上全是外文标识,说明书更是晦涩难懂。范德彪连夜翻出前世学过的机械知识,结合从图书馆借来的资料,带着技术骨干一点点摸索。整整三天三夜,他们守在车间里,饿了啃口馒头,困了就轮流眯一会儿。当第一瓶山茶油从流水线上完美产出时,所有人都激动得欢呼起来。

新设备的投产让"太湖春"的产能提升了五倍,但范德彪并没有满足。他开始谋划品牌升级,请来省城的设计师重新包装产品,还注册了英文商标。外贸订单也接踵而至,第一批出口东南亚的山茶油在当地供不应求。村民们看着一箱箱货物装车发往港口,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然而,快速扩张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加工厂的管理变得混乱,产品质量出现波动。范德彪意识到,必须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他从县里请来企业管理专家,给员工们培训;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每个环节都设置了质检员;还建立了绩效考核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在农业方面,范德彪也有了新动作。他承包了村外的一片荒地,打算建设生态农场。农场将采用循环农业模式:种植有机蔬菜,养殖土鸡和湖羊,用动物粪便制作有机肥,发展沼气能源。他还规划了一个观光区,让游客体验采摘、垂钓的乐趣。

"德彪,你这想法太超前了吧?"张二婶看着规划图首摇头,"谁会大老远跑来看咱种地?"范德彪却胸有成竹:"二婶,您就等着看吧。城里人现在就喜欢这种亲近自然的生活。"为了宣传生态农场,他特意去省城的报社登了广告,还印了一批精美的宣传册。

农场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施工队在开挖鱼塘时,挖到了地下暗河,导致部分区域塌陷。范德彪没有慌张,他想起前世在水利工程中学到的知识,决定改变设计方案,将塌陷区改造工湿地,种植荷花和芦苇,既能净化水质,又能成为景观。

这年夏天,生态农场终于对外开放。首批游客是省城的一个旅游团,他们一进入农场,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成片的有机蔬菜青翠欲滴,池塘里的荷花竞相绽放,散养的土鸡在草丛中悠闲觅食。游客们亲手采摘蔬菜,品尝新鲜的农家菜,临走时还买走了不少农产品。

"没想到农村还能这么玩!"一位游客在留言簿上写道,"下次一定带家人再来!"随着口碑的传播,来农场的游客越来越多。范德彪顺势推出了"认养一棵树""认养一只鸡"的活动,让游客参与到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了农场的吸引力。

农场的成功让太湖村的名气更上一层楼。周边的村庄纷纷前来取经,范德彪毫不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还帮助他们规划产业发展。他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太湖村富起来,更希望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

这年秋天,范德彪收到了一个意外的邀请——省里要举办改革开放成果展,特邀"太湖春"和生态农场参展。站在省城展览馆的展台前,范德彪看着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心中感慨万千。从重生的那一刻起,他用现代知识改变了自己和村民的命运;而现在,他的故事正在激励着更多的人。

展台上,一瓶瓶包装精美的山茶油在灯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奋斗与希望的故事。范德彪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他将继续带领太湖村乘风破浪,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