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电商:1949
时空电商:1949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时空电商:1949 > 第19章

第19章

加入书架
书名:
时空电商:1949
作者:
帝国狂澜
本章字数:
2776
更新时间:
2025-04-25

国外采购到了,每台100KW,足够驱动5吨的火炮重量,指挥仪我也会设计,如果暂不考虑机动布防,除弹道曲线外,军工部大概需要完成两件事:
  第一,改造6联装火炮并安装在固定底座上,使其能匹配电机驱动的俯仰角,至于什么程度驱动多少,我会用指挥仪来控制;
  第二,改进6联装火炮的自动供弹系统,这套方案的核心在于弹幕拦截,倘若短时间内无法形成足够火力,那可能会没用……”
  其余众人深以为然,觉得林冠华讲的这几点确实是关键。
  这时候刘鼎发言了:“林教授,我能提个修正意见么?”
  祖师爷要挑刺,林冠华有点儿紧张,但还是面带笑容:“您说……”
  “厄利孔20mm高射炮虽然火力很猛、射速飞快,是防空的好手,但有个致命弱点——射程!
  我们在使用中发现,他的最大射程只有4000多米,实际对空拦截有效射程在1200米左右,超过这高度就力不从心。目前蒋匪帮的飞机惧怕我地面防空炮火,不敢低飞,大多在2000米以上投弹。
  我的意见是能不能改成40mm博福斯高射炮?或直接改用苏制的37mm高射炮?倘若这样的话,可能6联装就太重,改成4联装行不行?”
  林冠华点点头:射程确实是20mm防空炮无解的难题,你计算再好,人家不在射程范围内出现,还是得抓瞎。
  刘鼎继续补充道:“苏制37mm高射炮和博福斯40mm的技术体系基本一致,主要是苏联为口径统一方便,改用了37mm。为弥补口径上的一点损失,他们把身管从60倍调成了74倍,炮口初速、射程、威力基本接近。
  根据现有使用体会,37mm61-K型高射炮最大射程8000多米,实际对空有效拦截射高在3200米左右,基本能发挥有效作用。”
  现在林冠华想起来了,苏制37mm61-K型高射炮不就是中国仿制后的55式高射炮么?他小时候还在父亲所在的厂里看到过,不过那是民兵高炮连用来操练的,其实早就老掉牙了。
  他道:“这样也行,不过37mm炮弹我们国家能自产么?”
  刘鼎摇头:“还在仿制,国产化暂时有困难。不过也不需要太担心,为提高防空力量,中央紧急向苏联老大哥采购了一批火炮和弹药,满足当下需求足够,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挑战可能是连续供弹,因为该炮现有供弹只是10发弹夹,肯定不够用,至少要保证一分钟连续火力吧?”
  这天晚上,双方越聊越投机,很快就把大体方案确定下来:只要林冠华许诺的小型雷达一入场就展开弹道曲线纪录,至于连续火力,军工部打算采用48发大型弹鼓试试看,这几个问题解决后,再来解决电击发、伺服电机配套等细节问题。
  严格说来,林冠华研发的这套玩意在世界军事史上所没有的。因为,不存在如此先进的雷达和火控体系搭配如此落后的高射炮。70年代美苏开发近防炮体系时,早就全是无线电近炸引信了。
  但中国现在不具备无线电近炸体系,别说中国没有,美苏也没有,因为近炸引信小型化需要晶体管大规模流行后才能用,就目前电真空管那么庞大的体积,最少得127mm高射炮才适用,88mm口径都很勉强。
  目前去搞近炸引信,效费比明显不划算且缓不济急,所以林冠华打算硬打:不用近炸体系和无线电指令,直接用弹幕覆盖,撞上就爆炸让你死!
  最关键这玩意也比较适用当下,因为要拦截的飞机速度很低,别说超音速基本见不到,就连0.85马赫这样的标准亚音速,轰炸机们也飞不出来,而美苏研究近防体系时,主要威胁已是3马赫的对舰导弹了。
  国民党空袭目前常用B-24中型轰炸机,这玩意速度只有400公里/小时出头,还算速度比较快的,在二战中屡立功勋的P-51的时速也不过600公里出头,一秒钟只能在空中移动100多米。
  林冠华这套体系里,从雷达发射、接受、信号处理再反馈给伺服电机调整俯仰角的时间不高于0.25秒。
  换言之,反应速度4倍于P-51,6倍于B-24!
  只要弹药管够、不断电、雷达不出篓子,还是有碾压性优势的!

第18章:格局打开
  和军工部讨论到很晚,回住处后,林冠华洗完澡本想直接躺下,但还是下意识从柜子里拿出手机,看今天有啥消息。穿越把他的手机重度使用症给治好了,什么聊天、社交、新闻、游戏,哪有在新中国搞事业有意思?
  其他不说,光抓特务、捣敌台、研发智能火炮就够带劲了,那种为国家、为民族崛起而奋斗的、发自内心的动力和崇高感,岂是后世普通感官刺激所能替代的?
  果不其然,微信上一堆消息,其他没啥大事,唯独中介留了言:“林哥,你在么?”
  “在么”一共问了2遍,还有一通微信通话未接,显然对方急着找自己。
  “我在,什么事?”
  中介居然秒回:“哎呀林哥,总算联系上你了,你在隔离点还是已出来了?从昨天下午开始就给你电话,一直没通……”
  林冠华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回,含糊其辞道:“这不隔离了么,我正好在朋友家,怎么这时候还有事找我?真敬业啊!”
  中介忙不迭道:“我今天忙了一天,刚躺下您消息就过来了……”
  通过这句简单的话,林冠华套出重要情况:1949与2022应该没有时差!
  中介又道:“前段时间你楼上搬掉后,房东委托我继续出租,疫情这事就耽搁了。好容易挨过14天解封,我今天又来你这看了,只不过人不在……”
  短短一段话里透露着无数信息,正好是林冠华所渴望知道。
  其一,他不知道连人带院穿越后,2022的世界变化如何,是不是突然就整体消失了,现在听中介意思居然还在,乍一看没有异常;
  其二,因为没有手机信号,所以林冠华的电话永远打不通,但小院的光纤信号和WIFI运作一如既往,要不然他就没法上网了;
  其三,周遭一切如常,无人怀疑林冠华的去向,哪怕中介也只猜测他可能被隔离,隔离嘛,打不通电话也正常!
  他松了口气,转念间又很紧张,倘若再新来租客,会不会发生某些不可预知的变化呢?
  于是道:“你有啥意向客户不?”
  “林哥,咱们这么熟了,就明人不说暗话,房东肯定要租出去,我就来问问看你要不要,你若要就优先租给你;你不要的话,那我得让别人来看房,麻烦您稍微配合下,叨扰之处先得罪了……”
  林冠华唉声叹气:“我也实话实说,本来我想把这场面再扩大扩大的,撞上疫情很多事没法干,更别说生意了……”
  “是啊,各方面都难,我们店也关了两礼拜。您看这样行不行?楼上租金,房东底线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