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顺口溜说得好“毛泽东的儿子上前线,赵紫阳的儿子倒彩电”,从身边子女的选择上就可以看出,不同阶段、不同时空领导人的个人情操。对林冠华而言,也极愿意看到这种改变历史的小场景。
趁林冠华去里屋拿东西时,杨永福低声问:“李部长,您和林教授说起过我?”
“没有,我还在想是不是你父亲提前和林教授打了招呼。”
“应该没有,他特意交代我用化名,免得其他人故意关照我,现在一下子就暴露了,会不会影响后续工作?”
“不要紧,林教授不但认识你父亲,还是主席的湖南老乡,在一起吃过饭,他对你情况比较了解,我觉得有利于开展工作。”
“哦,哦……”
林冠华从里屋拿出两套白大褂和工作牌,一边递给两人,一边道:“设备已全部到了,我们一起去看看……”
经过连续紧急施工,在长风基地东北角已利用原来的旧厂房进行了快速改建,车间区、办公区、换装区、库房区等位置全部标识到位,不过大部分还在进行最后的安装与粉刷工作,只有核心车间区算最快完成的。
杨永福敏锐地感受了安保的严密,整个厂区外围一共设置了三道警戒线,每处都有哨兵仔细检查通行证并核对照片,动作一丝不苟,与他结识过的保密基地根本毫无二致。
走入核心车间后,林冠华开口道:“杨厂长,你的任务是尽快带领工人把这条生产线组装起来,让它可以灌装盘尼西林粉剂。”
看着这一系列自动化粉剂灌装设备上的英文标识,杨永福愈发断定,确实不是苏联生产的。
李克农知道实情,但又不便透露:因为这套东西是林冠华通过后世采购的全套自动化粉剂灌装线,上面那些英文字是故意让生产厂家打上去的,倘若现在就有如此先进的国产设备,还不吓死人?
即便这样,在收货验收后,林冠华和李成栋依然利用晚上的功夫,尽可能将残留的中文标签予以撕毁或掩盖,使其看上去就像标准的“进口设备”。
“这条进口生产线大致怎么工作我清楚,不过具体细节还要你进行把握……”林冠华指着核心设备解释道,“这套全自动粉剂灌装机以电力为驱动,完成灌装、封盖、输送的全部流程,一般不需要人为干预。”
他指着灌装线中间的大圆盘:“基本原理是这样,电动机带动圆盘旋转,传送带让瓶子通过细长的供应槽源源不断进入圆盘缺口,整个圆盘分30个缺口,每12°一个,缺口大小正好可容纳标准瓶……
圆盘左半区上面的装置是灌粉机,会对准瓶口灌入定量粉末;右半区上面的装置是封装机,会对灌完粉末的瓶子予以封装,基本上每2秒可完成一个动作,两个装置可以同步进行,不相互干扰。理论上每分钟可完成30瓶灌装量,我现在大致演示给你看!”
开动机器后,圆盘慢慢旋转起来,瓶口被一个个送入到灌装机下,以液压驱动的灌装口迅速挤入药粉,然后马上抬起,机器再次旋转送入下一个瓶子……在另一边,封装机迅速完成对已灌装完成的药品封口,传送带再把已封装完成的小瓶带离圆盘并送往收纳箱,如此循环往复,空瓶子源源不断地进来,灌装好的药品持续不断地输出。
杨厂长俯下身子拿起一瓶,左看右看,发现与此前见过的青霉素基本没有区别。
后世有的是更高大上、更全面的自动设备,投料、灌装、封口乃至贴标签、装箱一条龙全自动化的生产线都可以买到。问题是,那样代价就比较大,且占地面积、设备体积更加庞大,价格也会迅速上升。
更重要的是,现代化程度越高,容易露馅的地方越多,林冠华觉得不能贪大求全,在新中国普遍还是手工作业的当下,能有全自动灌装设备就很牛逼了,至于贴标签、封箱这些工作,难道不该是人工完成么?故而只花了一万多元采购了核心部位自动化的灌装线。
看完了核心设备和周围还未全部安装到位的配件,又看了看大体装配完成后应该具备模样的图纸,杨永福松了口气,觉得难度没想象得那么大,甚至如果趁手的话,自己一个人就能完成整条生产线组装。
“永福同志,目前核心控制功能已调试完毕能正常使用,你需要做的就是把整条流水线贯穿起来形成连续生产力。”林冠华按下了停止按钮,又从收纳箱里捡起几个封装完成的药瓶送入了废品桶。
“别!别!林教授。”杨厂长着急道,“这些封装完成的药品就差贴标签了,为什么要报废啊?盘尼西林在外面卖很贵的,很多人干一天的工钱还买不来一瓶药……”
林冠华点点头:“我知道不便宜,但今天这药只能给你参考,不能拿去实际治病,倒不是说药粉有问题,而是其他条件不允许。
比如,这瓶子我随手就拿来试用了,事先未经严格消毒与蒸馏水洗涤程序;
又比如,车间虽然建成了,但低菌、低尘还控制得不好,药品敞口灌装时暴露在空气中,理论上可能会被污染;
又比如,封装材料也是直接拿来使用,没按规定流程进行全面消毒……
强行使用可能没多大问题,但人命关天,药品质量不能有丝毫马虎,不合格的药品在出厂时就要拦下来!”
“原来是这样,是我唐突了,对不起。”
林冠华笑笑:“不仅环境要干净、整洁、消毒,每个操作工序也要贯彻这一点,工人进入厂区上班后,每天第一件事是就是洗手、消毒、换白大褂、带帽子,将可能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后续你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少,工作任务会很繁重,光杆司令是完不成任务的,必须在安全、保密、可靠、专业的前提下尽快完成工厂筹建、人员招聘、流程培训等工作,早日实现批量化正式生产。”
现在杨永福明白为什么这件事需要社会部深入参与了:这么高度机密、涉及人数又不少的工厂,肯定需要严格政审。由此,他迅速领到了后续工作安排。
第一,解决纯净瓶问题,盘尼西林本身是杀菌的,如果瓶子带细菌或其他污染物,那生产出来的药品肯定不合格,如何又快又好地完成瓶子消杀洗涤并输送到传送带需要考虑工作方案;
第二,尽快找到国产化的封装材料,目前使用的封装橡皮和铁皮全是进口时配送的,数量不多,只够灌几万瓶,既然每次“进口”都很麻烦,成本又划不来,那就需要尽快实现国产化;
第三,要安排合适的工人贴标签并封装,按林冠华的意思,等这批“进口”标签用完后,404药厂也可琢磨国产标签与包装盒,只要产品确实有疗效,为什么不换用老百姓看得懂的外包装呢?
第22章:将来你要作证
很快,杨厂长的思路就从设备扩充、装配发散到了整个生产经营。
“林教授,正常量产后,药品售价该怎么定?这算完全的国营企业吧?后续原料采购、对外销售需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