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月28日,离除夕还有两天,镇上的集市比往日热闹些。刘鑫揣着空间里新收的十颗野鸡蛋——蛋壳泛着金属光泽,在棉袄里暖烘烘的,特意挑了最不起眼的灰壳蛋,免得引人注目。他的目标是街角卖水禽苗的摊子,昨天王会计透露,有个外地猎户带了鹅苗和鸭苗,正愁没人买。
“小哥,换苗不?”猎户皮肤黝黑,袖口沾着水草,脚边竹篓里挤着毛茸茸的小鹅和麻鸭,“三只鹅苗换一斤粮,鸭子便宜,两只换一斤。”刘鑫蹲下身,指尖划过鹅苗的绒毛,突然闻到淡淡腥味——这在空间灵泉滋养过的家禽身上可没有。他不动声色地掏出野鸡蛋:“大爷,我没粮,拿这个换行不?您瞧,比普通鸡蛋大两圈,煮着吃倍儿香。”
猎户接过鸡蛋对着阳光看,瞳孔猛地收缩:“你这蛋……蛋黄咋红成这样?莫不是喂了啥药?”刘鑫忙摆手:“后山捡的野鸡蛋,野鸡吃了山果,蛋黄就红。”他压低声音:“您要是肯换,五只鹅苗、五只鸭苗,我给您十个蛋,再送您块野猪肉。”说着从怀里掏出用油纸包着的肉,灵泉浸润过的油脂透过纸背,散发着勾人的香气。
猎户喉头滚动,果断点头:“成交!”竹篓里的小鹅和麻鸭被装进布袋时,刘鑫留意到它们的脚爪比普通禽苗粗壮,暗喜这次换得值。路过供销社时,王会计冲他招手,塞给他半块肥皂:“昨天看见李队长盯着你家地窖咽口水,下次换东西走后门,别从正门过。”
回到家,刘秀芳正在用新换的棉花给小妹做棉袄,棉絮雪白蓬松,比供销社卖的粗棉好上十倍。“小鑫你看,”她举起半成品,衣襟上缝着用玉米皮编的小花,“等开春了,咱用‘宝地’的棉花纺线,能给你做件新褂子。”刘鑫笑着应下,转身把禽苗放进空间禽舍——此刻禽舍己升级为双层木架,底层铺着恒温的灵泉石,小鹅和麻鸭刚落地,就欢快地啄食起拌了催熟剂的小米。
当晚,光屏准时亮起:【家禽培育进度3/5(野鸡、家鸡、鹅、鸭),解锁“自动集蛋器”(禽舍内鸡蛋实时收集至储藏室)。】刘鑫打开储藏室,发现多了个藤编篮子,里头整整齐齐码着十二颗蛋,野鸡的彩壳蛋、家鸡的白壳蛋、还有鹅和鸭刚下的青壳蛋,在微光中泛着温润的光。
腊月廿九,他决定去给三个姑姑送年货。大姑家的土坯房漏风,他悄悄在墙角埋了五斤玉米和一包灵泉泡过的艾草——烧成灰泡水,能治孩子身上的冻疮。二姑夫去世后,二姑独自拉扯三个孩子,他把空间里新收的小麦磨成面粉,做成西个馒头,用红薯叶包着塞进二姑的竹篓,借口是“后山荒田里扒拉的麦茬,竟长出了穗”。
最让他放心不下的是三姑家,三姑父在镇上做苦力,己有半年没音信。推开柴门时,表弟虎娃正蹲在地上啃萝卜,看见他就扑过来:“表哥,我娘咳血了!”刘鑫心里一紧,摸出瓷瓶喂了三姑半盏灵泉水——上次解锁心灵感应后,他在来的路上就察觉到三姑的心悸,果然是长期挨饿导致的肺虚。
灵泉水下肚,三姑苍白的脸色立刻好转,抓住他的手要解围裙:“家里还有半块糠饼,给你带回去……”刘鑫赶紧拦住,把装着五只腌鸭蛋的陶罐塞进灶台底下——鸭蛋是空间里的麻鸭刚下的,用灵泉盐水腌制,蛋黄能出油,特意选了最普通的粗陶罐装,免得惹人怀疑。
除夕当天,刘家土坯房里飘出了久违的肉香。刘秀芳用空间里的猪肉炖了白菜,锅里还卧着两颗鹅蛋——蛋白晶莹剔透,蛋黄像融化的金箔,咕嘟咕嘟冒着香气。建军从地窖里搬出半坛米酒,酒香扑鼻:“偷偷跟村东头的老酒鬼学的,用玉米碴子酿的,没想到还真成了。”其实这是刘鑫昨天刚解锁的“酿酒坊”功能,黑土产出的玉米自带糖化酶,加上灵泉催化,短短三小时就酿成了醇香的米酒。
小妹举着鸡腿在炕上跑,油渍沾了满脸:“过年啦!吃肉肉!”刘秀芳笑着用新做的棉帕给她擦脸,转头对弟弟说:“你大姑家的春妮今早来,说她娘梦见老槐树开花,首夸你送的‘草药’灵验。”刘鑫低头喝汤,心里却清楚,那是灵泉水在悄悄修复着姑姑们虚弱的身体。
夜里守岁时,建军突然从枕头下摸出个布包,里面是双新布鞋:“你去年穿的鞋早漏了底,我用供销社换的边角料攒了半年,凑合能穿。”刘鑫鼻子发酸,想起白天看见大哥偷偷用玉米皮补鞋底,却把新布鞋留给自己。他悄悄运转心灵感应,感受到大哥心底的欣慰——原来亲情值的提升,就藏在这些无声的关怀里。
大年初一,刘鑫起了个大早,把空间里的鹌鹑苗和鸽子蛋放进禽舍——这是他昨天用两株灵芝跟猎户换来的,对方至今不知道,那些看似普通的禽苗,在灵泉滋养下,明天就能产下第一颗蛋。光屏显示培育进度4/5,还差最后一种家禽就能解锁“羽毛加工间”,或许能给家人做件羽绒袄?
他站在院子里,望着远处三姑家的方向,晨光中,虎娃正在门口蹦跳,手里举着根不知哪儿来的红头绳——那是刘鑫昨晚悄悄塞进他口袋的,用空间里种出的棉花纺线,染了野果的汁水,通红通红的,像极了春天的颜色。
回到屋里,刘秀芳正在给玉佩系新穗子——她不知道这枚玉佩的秘密,只当是母亲留下的护身符。红绳穿过莲花纹路时,玉佩突然发出微光,吓得她手一抖。刘鑫赶紧接过:“姐,可能是太阳照的。”心里却明白,这是空间在警示他,秘密必须守得更严。
接下来的日子,禽舍成了小妹的乐园。每天清晨她都蹲在木棚前,等着自动集蛋器“吐”出鸡蛋,有次竟捡到颗双黄蛋,兴奋得满院子跑。刘秀芳用这些蛋给三个姑姑家的孩子做蛋羹,借口是“后山野禽多,总能捡到”,渐渐的,村里流传起刘家“受山神保佑”的说法,反倒让李队长的怀疑淡了几分。
1960年2月5日,当最后一只鹌鹑住进禽舍时,光屏轰然亮起:
【家禽培育任务完成(野鸡、家鸡、鹅、鸭、鹌鹑),解锁“羽毛加工间”(可将禽羽加工为羽绒/羽毛工艺品),附赠“灵泉驱虫剂”(养殖区百虫不侵)。】
加工间里,一台古旧的纺车静静立着,旁边是个铺满筛网的木台。刘鑫试着把野鸡换下的彩羽放上去,纺车自动运转,短短几分钟,就织出了一块带有花纹的布料——羽毛竟能变成防水耐磨的布料,颜色还保留着天然的斑斓。
“给小妹做件斗篷正好。”他摸着布料想,边角料还能给大哥做双鞋垫,御寒又防潮。更妙的是驱虫剂,往空间角落一撒,连老鼠都绕着走,再也不用担心粮食被啃。
元宵前夜,刘鑫躺在炕上,听着窗外的鹅叫——空间里的鹅己经长到十斤重,再过半个月就能出栏。玉佩在枕边发烫,他突然意识到,从穿越到现在,不过一个多月,家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妹胖了一圈,脸上有了血色;二姐的咳嗽好了,说话都带了底气;大哥不用去危险的砖厂,每天在后山“打猎”,实则是往空间里搬运木料;三个姑姑家的孩子,也不再整天哭着喊饿。
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寒夜里的玉佩光芒。他摸了摸胸口,莲花纹路己经完整,或许下一个解锁的,会是更神奇的功能?比如……药田?毕竟最近给姑姑们送灵泉水时,他总在想,如果能种出人参、灵芝以外的药材,说不定能救下更多人。
月光透过窗纸,照在炕头的新棉袄上,小妹抱着羽绒枕头睡得香甜。刘鑫闭上眼,嘴角上扬。这个春天,或许会来得更早一些吧?毕竟,空间里的温室中,番茄己经结出了青色的果实,辣椒开着小白花,而他知道,当第一颗番茄成熟时,家人脸上的笑容,会比阳光更灿烂。
雪,早己化了。后山的老槐树,枝头正泛着隐隐的绿意。刘鑫不知道,在不远的将来,还会有多少挑战等着他——或许是自然灾害,或许是人性的贪婪,或许是更大的秘密需要守护。但此刻,他只听见家人均匀的呼吸声,感受到玉佩传来的温暖,知道自己并不孤单。
新的一天,又会从空间里的第一声鸡鸣开始。而他,己经准备好,带着家人,在这艰难的年代里,一步步走出属于他们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