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大陆第一悍将!
抗战:大陆第一悍将!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抗战:大陆第一悍将! > 第58章 升官发财!

第58章 升官发财!

加入书架
书名:
抗战:大陆第一悍将!
作者:
小烟灰
本章字数:
4226
更新时间:
2025-05-03

伍汉行营

此地的晨光总是带着股子官僚气,青砖灰瓦间飘着若有若无的咖啡香。

不过常志清的早餐向来是老派头:一笼薄皮汤包,一杯现磨豆浆,瓷碟擦得能照见中山装上的铜纽扣。

他捏着竹筷戳开汤包尖儿,汤汁“滋溜”吸进嘴,眼皮都不抬地对侍从说道:

“把《中央日报》收了,净登些假大空。”擦嘴的手帕叠成西方块,往桌面一放,就算是吃完了。

这位每天的日程像钟表齿轮般精准,上午抓大放小,财政、任免、军权三柄钥匙拴在裤腰带上。

批文件时笔尖在“同意”“缓议”“再查”之间游走,既不让底下人闲着,也绝不让自己累着。

侍从室副官都知道,常志清的钢笔要是在“军权”相关文件上多顿两秒,准是哪个将领要倒霉了。

正当常志清着军费报表皱眉时,一名侍从室副官走了进来

“校长,戴局长在外面求见,说逮着个大捷的信儿。”

“大捷?难道是第五战区那边有捷报?”

常志清有些发愣,现在迫在眉睫的一场战役,恐怕就是以彭城为核心的大战了。

目前为止,南方的淞沪会战、金陵保卫战己经结束,至少在目前来说,南方暂时不会发生会战。

北方的太原会战,华北保卫战也己经在十一月份结束,唯一有大战役要发生的地方就是以彭城为核心的彭城保卫战了。

虽然现在双方还未开战,但小鬼子的兵力却是己经调动过来,和第五战区处于一个战争前的最后准备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双方试探性的战争。

所以说要是有大捷,恐怕也就是彭城了。

副官看了常志清的脸色一眼,立刻心领神会的说道:“瞧戴局长那精气神儿,不像是第五战区取得的大捷,倒像是咱们黄埔系的弟兄打了胜仗。”

侍从室的副官,这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没有一点察言观色的本事,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搞出去。

“恩!你让他进来吧!”常志清往后一靠,淡淡的说道

“是!”

过了大概十五分钟左右,戴雨农提着一个黑色公文包走进了房间。

“雨浓,你说有大捷?有什么大捷?谁取得了大捷?”

戴雨农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常志清就己经迫不及待的发问了。

“校长,滁州传来捷报!张元初的预一团在滁州一带率领十万溃军与敌寇第六、第九师团发生激战,把鬼子两个师团揍得找不着北。”

虽然还没有得到小鬼子确切的伤亡数字,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小鬼子在一晚上的战斗当中伤亡惨重!”

“慢着!”常志清伸手止住正要展开公文的戴雨农:“他哪儿弄来那么多武器武装十万人马?他们当中有重武器吗?”

这话问得轻,尾音却带着冰碴子。

他可以容忍张元初收拢十万溃军,但前提是这些人不能有太高的战斗力,必须是杂牌!

尤其是张元初这种根正苗红的黄埔生,要是手里攥着十万枪杆子,比鬼子的三八大盖还扎眼。

戴雨农翻开皮包,抽出两张情报纸:“校长放心,他们大多是魔都退下来的溃兵,装备嘛……”

他推了推金丝眼镜“清一色的汉阳造、中正式,连挺捷克式都少见,重武器?影儿都没见着。”

常志清的心中松了一口气,如果只是一些步枪,那就没啥了。

这个时代的华夏,要说本土的武器说多也多,说少也少。

说多,那是因为各个国家的武器都能在华夏找出来,说少,那就是重武器这些武器少了。

这个时期,西方各国都在对华夏搞武器禁运。

啥叫武器禁运?就是不准卖武器给华夏。

这个禁运令,其实不能说是绝对的。

因为他们都在向华夏国内输送武器,不论是未抗战前的小鬼子,还是花旗国。

华夏国内各方军阀的内战,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军火市场。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卖重武器。

重机枪,不卖!

迫击炮可以卖,七五毫米野炮不行!

而关于常志清麾下德械师的那些火炮,那不是买的!

和小胡子的交易之间是采用的什么?

交换!

对,以交换的名义运过来的,华夏用钨矿来换日耳曼国的火炮,包括重炮。

大量军火涌入华夏,这也导致华夏国内的单兵武器种类很多,数量也很多。

许多地主老财家里为了防范土匪啥的,都会购买不少枪支自保。所以只是步枪,常志清不放在心上。

一个省的民间凑出来的枪支,恐怕都不少,十万支步枪,没有重武器,那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小鬼子损失惨重,接下来张元初暂时不会有战事了。现在就是要弄清楚,张元初取得的具体战果是多大。

雨浓,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你必须用最快的速度得到这些情报,我要知道具体战果!”

“是!”戴雨农立刻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两个钟头,戴雨农又详细汇报了滁州之战的来龙去脉:

张元初带着预一团夜袭鬼子师团部,十万溃军虽说配合生疏,但胜在不要命,硬是拿血肉之躯啃下了鬼子的炮兵阵地。

常志清听得首揉太阳穴,这打法太野,跟黄埔教的战术课完全不是一路,倒像是山大王劫粮的路数。

但转念一想,鬼子吃了大亏,国际舆论总得给咱点面子,心里又舒服了些。

中午吃完饭,常志清靠在藤椅上看《扫荡报》,头版还在吹“焦土抗战”。

正看得眼皮打架,戴雨农又冲了进来,这回手里的电报纸都卷了边。

“校长!确切数字来了!第六师团伤亡一万两千六,第九师团更惨,一万六千多。

加上之前在金陵报销的第三十五师团,鬼子这回折了快三万人!今天上午鬼子第十六师团赶到滁州时,只能无奈撤离!”

“啥?近乎近三万人的战绩?”常志清猛然的站了起来,眼中有着不可思议之色。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