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考古博士,穿越古代杀疯了
我考古博士,穿越古代杀疯了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我考古博士,穿越古代杀疯了 > 第22章 说服老爹允读书

第22章 说服老爹允读书

加入书架
书名:
我考古博士,穿越古代杀疯了
作者:
姜兴霸
本章字数:
4868
更新时间:
2025-05-14

夜深了,沈家小院却依旧灯火通明。

沈万才将那些珍藏多年的书籍一一摆在桌上,神情专注而肃穆,仿佛是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青云,咱们读书人,讲究循序渐进,打好根基。”沈万才拿起一本崭新的《三字经》(这是沈青云之前用卖草药的钱买的),对儿子说道,“今天,爹就从这《三字经》开始,为你开蒙。”

“是,爹。”沈青云恭恭敬敬地应道,在父亲对面端正坐好。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沈万才的声音虽然有些沙哑,但吐字清晰,带着一股读书人特有的腔调。

他逐字逐句地为沈青云讲解着《三字经》的含义,引经据典,娓娓道来。虽然有些典故他自己也记得不太清楚了,需要翻看注释才能解释明白,但他那份认真和投入,却是沈青云从未见过的。

沈青云听得异常专注。这些蒙学经典,他前世早己烂熟于心。但此刻,听着父亲用这个时代的语言和理解方式进行解读,却也别有一番新的感悟。

他发现,父亲虽然科场失意,但其本身的学识功底,其实并不算太差。至少,在启蒙教育方面,还是相当合格的。只是,他可能缺乏一些应试的技巧,或者……真的是时运不济吧。

一个时辰后,沈万才讲完了《三字经》的前半部分,有些口干舌燥地停了下来。

“青云,今天就先讲到这里。你回去后,好好温习,明天爹要考校你。”沈万才说道。

“是,爹。”

第二天一早,沈万才便开始考校儿子的功课。

“青云,‘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啊?”

沈青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意思是,如果只是生养孩子而不去教育,那么孩子善良的本性就会改变。而教育的方法,最可贵的就是要专心致志。”

“嗯,不错。”沈万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问道:“那‘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个典故,你可知道?”

沈青云微微一笑,朗声说道:“这个典故说的是,以前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选择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曾经三次搬家。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非常生气,就用剪刀剪断了织布机上的丝线,以此来告诫孟子,学习就像织布一样,如果半途而废,就会前功尽弃。”

沈万才听着儿子对答如流,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欣喜。他原本以为,儿子能记住大概意思就不错了,却没想到,他不仅记得清清楚楚,还能将典故的来龙去脉都说得如此明白!

“好!好啊!”沈万才忍不住抚掌赞叹,“青云,你这记性,可比爹当年强多了!”

接下来的几天,沈万才又陆续教了《百家姓》和《千字文》。

沈青云依旧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那些在他看来有些枯燥的姓氏和韵文,他几乎是看一遍就能记住,听一遍就能理解。

沈万才布置的背诵任务,他总能超额完成。有时候,沈万才随意从书中挑出一句,问他出自何处,前后文是什么,他都能准确无误地回答上来。

这让沈万才又惊又喜,教学的热情也空前高涨。他甚至开始有些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儿子的这份天赋,白白耽误了这么多年!

沈青云不仅自己学得快,还主动承担起了教导大哥和姐姐的责任。

他将父亲教给他的知识,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转述给沈青柏和沈青莲。

比如,在教《百家姓》的时候,他会告诉大哥,哪个姓氏是村里哪户人家的姓,哪个姓氏是历史上哪个名人的姓,以此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在教《千字文》的时候,他则会将那些优美的句子,与日常生活中的景象联系起来,帮助姐姐理解。

家里的学习氛围,因为沈青云的带动,变得日益浓厚。

林秀娥看着灯下苦读的父子几人,眼中常常会泛起欣慰的泪花。她知道,这个家,正在朝着一个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这日,沈万才教完了《千字文》,便想考考儿子的综合能力。

他从自己以前做的笔记中,找出一篇相对简单的策论题目——“论孝悌之本”。

“青云,你且看看这个题目,试着写一篇短文出来,不用讲究格律,把你的想法写清楚就行。”沈万才说道。

这还是沈青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时代的“作文题”。他仔细审了审题,又回想了一下父亲之前讲解过的一些关于孝悌的典故和道理,便拿起那支简陋的毛笔,蘸了蘸自制的墨汁,开始在粗糙的毛边纸上认真书写起来。

他写得很慢,一笔一划,力求工整。虽然字迹依旧稚嫩,但比起刚开始的时候,己经有了不小的进步。

一个时辰后,沈青云终于写完了。他将写好的文章交给父亲。

沈万才接过文章,仔细看了起来。

他本以为,儿子能写出几句通顺的话,阐明一下孝悌的重要性,就己经很不错了。

却没想到,当他看完第一段,眉头就微微挑了起来。

看完第二段,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当他将整篇文章看完,脸上的表情,己经从最初的平静,变成了难以置信的震惊!

儿子这篇文章,虽然只有短短数百字,但立意新颖,论证清晰,引经据典恰到好处,而且,其中还提出了一些他自己都从未想到过的观点!

比如,儿子在文章中提出,孝悌不仅仅是对父母兄长的尊敬和顺从,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作为子女,不仅要赡养父母,更要努力上进,光耀门楣,让父母为自己感到骄傲。作为兄弟姐妹,不仅要和睦相处,更要互相扶持,共同为家庭的兴旺而努力。

这些观点,虽然朴素,却充满了力量,也完全超出了一个八岁孩童应有的认知水平!

“青云……这……这真是你写的?”沈万才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他指着文章中的几处精妙论述,问道,“这些想法……你是怎么想到的?”

沈青云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爹,我就是……随便想想,觉得……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不就应该是这样吗?”

沈万才看着儿子那清澈而无辜的眼神,心中再次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恐怕……真的不是凡品!

他或许……真的能创造一个奇迹!

沈万才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下激动的心情。他意识到,以儿子的这份天赋,仅仅由自己来启蒙,恐怕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尽快为儿子寻找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一个更优秀的老师!

他开始认真地打听县里族学和那些有名望的私塾的情况,同时也开始为儿子将来入学所需的束脩和各项开销,暗暗发愁起来。

看来,家里的竹编生意和采药,还得再加把劲才行啊!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