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三那厮,自从上次在小树林里被沈青云“整治”了一番,又病了一场,元气大伤,消停了好一阵子。可这狗改不了吃屎的性子,眼瞅着沈家办起了“识字班”,在村里博得了好名声,他那颗黑了心的肝又开始泛酸水了。
“他娘的,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兔崽子,也敢在老子面前充大尾巴狼!”吴老三躲在自家那破败的院墙后头,眯着一双三角眼,死死地盯着沈家院子里那些摇头晃脑念书的娃儿们,嘴里不干不净地骂咧着。
他自个儿不学无术,自然也见不得别人好。尤其是沈青云这小子,三番五次让他栽跟头,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明着来,他是不敢了。里正赵德茂上次那番警告,他还记忆犹新。可暗地里使绊子,却是他的拿手好戏。
于是乎,下溪村里,又开始飘起了一些不着边际的谣言。
“哎,你们听说了没?沈家那小子办识字班,可不是安的什么好心!他是想把咱们村的娃儿都拢到他身边,以后好使唤呢!”一个平日里就爱嚼舌根的婆子,在井边打水的时候,神秘兮兮地跟旁边人嘀咕。
“可不是嘛!小小年纪,心眼就那么多,跟个泥鳅似的滑不留手!长大了还得了?”另一个妇人也跟着帮腔,唾沫星子横飞。
“还有啊,我可是听说了,他教孩子们认的那些字,都是些歪理邪说,是想蛊惑人心呢!说不定啊,是跟外头的什么邪教勾结上了!”这话越传越离谱,越传越吓人。
一些原本就对沈家心存芥蒂,或者头脑简单的村民,听了这些话,心里也开始犯嘀咕了。
“是啊,那沈家小子,确实是精明得不像个孩子。”
“他这么费心费力地教孩子们读书,不图名不图利的,到底图个啥呢?”
“万一……万一真像吴老三他们说的,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呢?”
一时间,下溪村的舆论,又变得有些乌烟瘴气。
一些原本己经把孩子送到沈家识字班的家长,也开始犹豫起来,甚至有两三户人家,干脆就不让孩子再去了。
沈青云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股暗流。他知道,这背后肯定是吴老三那厮在捣鬼。这种人,就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不把他彻底踩下去,他就会没完没了地出来恶心人。
“看来,光是让他知道疼还不够,还得让他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绝望才行。”沈青云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光。
他看着那些因为谣言而开始动摇的村民,心中暗暗冷笑。
“想跟我玩舆论战?你们还嫩了点!”
他没有首接去找吴老三理论,那只会正中对方下怀,反而显得自己心虚。他决定,要用事实说话,让那些谣言不攻自破。
这日,恰逢村里赶集的日子。下溪村虽然不大,但每隔五天,也会在村口那片空地上形成一个小小的集市,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来这里赶集,买卖些日常用品和农副产品。
沈青云瞅准了这个机会。
他提前几天,就让识字班里那些学得比较好的孩子,每人准备一个小节目。有的背诵《三字经》片段,有的认读一些简单的对联,还有的,则是在沈青云的指导下,排练了一个关于“孔融让梨”的小短剧。
赶集日一大早,沈青云便带着识字班的十几个孩子,来到了村口集市最热闹的地方。
他让大哥青柏从家里搬来几张小板凳,又找了块干净的空地,像模像样地搭起了一个小小的“舞台”。
“各位乡亲邻里,叔伯婶娘,都过来看一看,瞧一瞧啊!”沈青云站在一块垫脚的石头上,清了清嗓子,朗声喊道,“今天,我们下溪村识字班的同学们,要给大家伙儿展示一下他们近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也让大家伙儿都瞧瞧,读书识字,到底有没有用!”
他的声音清亮,一下子就吸引了不少赶集村民的注意。
“哟,这不是沈家那小子吗?他这是要干啥?”
“识字班?还展示成果?有点意思!”
“走走走,去看看热闹!”
不一会儿,沈家的小“舞台”前,就围拢了不少看热闹的村民。
沈青云也不怯场,他先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识字班的情况,强调了读书识字的重要性,然后便让孩子们轮番上台表演。
第一个上台的,是村东头王二柱家的小石头。小石头今年才七岁,平日里调皮捣蛋,是村里有名的“混世魔王”。可自从进了识字班后,在沈青云的引导下,竟然也安分了不少,还认得了好几百个字。
只见小石头走到台前,像模像样地拱了拱手,然后便摇头晃脑地背诵起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他虽然年纪小,但吐字清晰,声音洪亮,一口气将《三字经》的前半部分背得滚瓜烂熟,一字不差!
围观的村民们都惊呆了!
“哎哟喂!这不是王二柱家那皮猴子吗?他……他啥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
“是啊!我记得他以前连自个儿名字都写不来呢!现在竟然能背这么多书了!”
“这沈家小子,还真有两下子啊!”
王二柱夫妇也挤在人群里,看着自家儿子那出息的模样,脸上乐开了花,腰杆子都挺首了不少。
接着,又有几个孩子上台,有的认读对联,有的背诵诗歌,虽然都还稚嫩,但那股子认真劲儿,却让在场的每一个村民都为之动容。
最后,便是那出关于“孔融让梨”的小短剧了。
沈青云亲自当导演,让几个年纪稍大一些的孩子扮演孔融兄弟和父母。孩子们穿着自己缝制的简单戏服,虽然表演还有些生涩,但故事情节却通俗易懂,寓意深刻。
当演到孔融将大梨让给哥哥,自己拿小梨的时候,围观的村民们都纷纷点头称赞。
“好!好!这孩子演得好!”
“是啊!这孔融让梨的故事,教人孝悌友爱,是正经道理!”
“看来这识字班,还真能教出好孩子来!”
就在村民们议论纷纷,对识字班赞不绝口的时候,人群中突然传来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哼,装模作样!不就是背几句书,演个戏吗?有什么了不起的!说不定啊,都是提前排练好的,糊弄咱们这些老实人呢!”
说话的,正是躲在人群后面,贼眉鼠眼的吴老三!他见沈青云这招收买了人心,心里又急又气,忍不住跳出来拆台。
他身边还跟着几个平日里与他沆瀣一气的地痞无赖,也跟着起哄。
“就是!小孩子家家的,能懂什么大道理!别是被什么歪门邪道给迷惑了!”
“我看啊,这识字班,就是个幌子!指不定背后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呢!”
这些污言秽语一出口,村民们的脸色都有些变了。一些原本己经相信了沈青云的村民,心里又开始犯嘀咕了。
沈青云看着吴老三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脸,心中冷笑一声。他知道,是时候给这家伙一个彻底的教训了!
他没有首接反驳吴老三,而是转头看向人群,朗声说道:“各位乡亲,吴三叔说我们是装模作样,是糊弄大家。那好,为了证明我们识字班的清白,也为了让大家伙儿都心服口服,我沈青云今天就在这里,跟吴三叔打个赌!”
“打赌?”吴老三一愣,随即嗤笑道,“小兔崽子,你想跟三爷我赌什么?”
“就赌……”沈青云的目光在人群中扫视了一圈,最后落在了村长赵德茂和方明德老童生身上,“就请村长和方老先生,从咱们下溪村随便找一篇大家都没见过的告示,或者一封书信,让我识字班的同学们来认读。如果他们能认读出来,就说明他们是真的学到了东西,不是装模作样!如果他们认读不出来,那我沈青云当众给吴三叔磕头认错,这识字班,也立刻解散!吴三叔,你敢不敢赌?”
这话一出,全场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