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环视了一圈家人,朗声说道:“所以,孩儿有个提议。咱们不仅要自己读书,还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读书的好处!孩儿想,在咱们下溪村,也办一个小小的‘识字班’,教村里的孩子们认几个字,读几句书。一来,可以为咱们村培养些读书种子,二来,也能让那些说闲话的人看看,我们沈家,不仅自己要上进,还要带着乡亲们一起上进!”
沈青云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充满了正能量。
沈万才和沈万福听了,都是精神一振。是啊!儿子说得对!他们为什么要怕那些闲言碎语?他们堂堂正正读书,凭什么要被人指指点点?
“好!青云!说得好!”沈万才一拍大腿,激动地说道,“就按你说的办!咱们不仅要自己读,还要教村里的孩子一起读!让他们看看,我们沈家,不是只会死读书的窝囊废!”
大伯沈万福也用力地点了点头:“对!让他们看看,咱们沈家,也是有担当的!”
林秀娥和沈老太听了,也是眉开眼笑,连连称赞孙子有主意。
说干就干。
沈青云当即便和父亲、大伯商议起来,如何开办这个“识字班”。
他们决定,就在自家院子里,利用农闲的时候,每天抽出一个时辰,免费教村里那些愿意学习的孩子认字。教材,就用他们家里现成的《三字经》、《百家姓》。先生嘛,自然就是沈万才和沈万福两兄弟轮流担任,沈青云则在一旁协助。
消息一传出去,下溪村顿时又炸开了锅。
“啥?沈家要办识字班?免费教娃儿们认字?”
“真的假的?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沈万才那两兄弟,自己都考不上,还能教别人?”
大部分村民,对此都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毕竟,在这个时代,读书识字,那可是有钱人家才能干的事情。沈家虽然日子好过了些,但要说免费教全村的孩子读书,这……这听起来也太不真实了。
不过,也有一些头脑活络,或者家里孩子确实聪明的村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自家孩子送了过来。
第一天开班,稀稀拉拉只来了七八个半大不小的孩子,大多是些平日里跟沈青柏、沈青莲玩得好的小伙伴。
沈万才和沈万福虽然有些失落,但也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认认真真地开始教这些孩子们认第一个字,读第一句话。
沈青云则在一旁,用他那生动有趣的方式,给孩子们讲解字词的含义,或者用一些小故事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渐渐地,来识字班的孩子越来越多了。
那些原本只是抱着看热闹心态的家长,看到自家孩子竟然真的能认得几个字,能背几句《三字经》,都惊喜不己,对沈家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村长赵德茂得知此事后,也特意过来看了几次。他看到沈家兄弟俩教得认真,孩子们也学得起劲,心中也是暗暗点头。他知道,这沈青云,不仅自己有出息,还能带动整个村子的向学之风,这可是大大的好事啊!他当即表示,村里会全力支持沈家的这个“义举”,如果需要场地或者笔墨纸砚,村里可以酌情提供一些。
就连方明德老童生,听说了这件事后,也拄着拐杖,过来看了几回。他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看那神情,对沈青云的这份担当和远见,也是颇为认可的。
眼看着沈家的“识字班”越办越红火,村里那些原本说闲话的人,声音也渐渐小了下去。毕竟,人家沈家是实实在在地在为村里做好事,他们再嚼舌根,就显得太不地道了。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沈家的声望日益高涨的时候,一些新的麻烦,也悄然而至。
吴老三自从上次被沈青云狠狠地“整治”了一番后,虽然表面上消停了不少,但心里那股怨气,却始终没有消散。他见不得沈家好,更见不得沈青云那小子春风得意。
如今看到沈家办起了“识字班”,在村里博得了好名声,他心里更是又酸又恨。
“他娘的,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兔崽子,也想当先生?也想教化乡里?”吴老三躲在暗处,看着沈家院子里那些认真学习的孩子,眼中闪烁着阴毒的光芒,“我呸!我看他就是想沽名钓誉,想当咱们下溪村的孩子王!说不定啊,憋着什么坏心思呢!”
他开始在村里散布一些新的谣言。
“哎,你们听说了没?沈家那小子办识字班,可不是什么好心!他是想把咱们村的孩子都拢到他身边,以后好使唤呢!”
“就是!小小年纪,心眼就那么多,长大了还得了?”
“还有啊,我听说,他教孩子们认的那些字,都是些歪理邪说,是想蛊惑人心呢!”
这些谣言,比起之前的那些,更加恶毒和具有煽动性。
一些原本就对沈家心存芥蒂,或者头脑简单的村民,听了这些话,心里也开始犯嘀咕了。
“是啊,那沈家小子,确实是精明得不像个孩子。”
“他这么费心费力地教孩子们读书,图个啥呢?”
“万一……万一真像吴老三说的,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呢?”
一时间,下溪村的舆论,又变得复杂起来。
沈青云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股暗流。他知道,吴老三这种人,就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不把他彻底踩下去,他就会没完没了地出来恶心人。
“看来,光是让他知道疼还不够,还得让他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绝望才行。”沈青云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光。
他看着那些因为谣言而开始动摇的村民,心中暗暗冷笑。
“想跟我玩舆论战?你们还嫩了点!”
“吴老三,既然你这么喜欢搬弄是非,那我就让你……好好地‘出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