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咸阳宫的檐角被月光勾勒出冷峻的轮廓。
我站在窗前,望着那只黑鸦消失在天际尽头,心头却像压了一块铅石。识海中那道声音余音未散:“嬴氏子孙,你己踏入命运的旋涡。”
“这一局,由不得你退。”
我闭上眼,深吸一口气。
睁开时,眸中锋芒毕露。
“那就……杀到底吧。”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主上。”铁雄的声音低沉而谨慎,“有客求见。”
我微微皱眉:“什么人?”
“自称是先帝旧臣之后,姓李,名不详。他说……带了李斯大人临终前托付的信物。”
我心中一震。
李斯?
那个曾与赵高合谋,助胡亥篡位的李斯?
还是那个曾辅佐始皇帝横扫六合、治国安邦的李斯?
“让他进来。”我沉声道。
片刻后,一个身着旧官袍的老者缓步走入御书房,神色恭敬却不卑微。
他双手捧着一枚玉符,递到我面前。
“陛下。”他的声音沙哑而沧桑,“这是家父从李斯大人遗体旁取回的信物,内藏机密,唯有嬴氏血脉可启。”
我接过玉符,入手温润,纹路古朴,隐约可见大篆刻着“李”字印记。
“你是谁?”我盯着他问。
“草民李承言,先父乃李斯门下幕僚。”他答得坦然,“当年赵高毒杀李大人后,封锁消息,焚毁书信,唯独这枚玉符被家父藏起,嘱咐我务必寻得真正的嬴氏之主。”
我沉默片刻,唤来铁雄:“查验玉符真伪。”
铁雄点头,转身离去。
我则重新打量眼前老者,启动“洞察之眼”。
刹那间,他体内的情绪波动清晰浮现——忠诚、隐忍、愤怒,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悲凉。
我没有完全信任他,但至少,他没有说谎。
“你为何现在才来?”我问。
他苦笑一声:“这些年,我一首在等一个能真正撼动赵高的帝王。”
我看着他,没说话。
半晌,铁雄回来,将玉符递还给我:“属下查过,确为秦制旧物,应无伪造。”
我点头,指尖轻抚玉符,心念一动。
系统提示音响起:
【检测到嬴氏血脉共鸣,正在解锁李斯遗留信息……】
一道金光自玉符中溢出,在空中凝聚成一封泛黄的帛书。
我伸手接住,展开一看,瞳孔骤缩。
内容令人震惊——
> “吾非叛臣,实为赵高所害。彼以胡亥为傀儡,操控朝政,屠戮忠良。今吾命不久矣,唯留此信,愿后世明鉴:赵高之乱,始于胡亥篡位,其党羽遍布六部,尤以尚书令李昭、中郎将章邯最为亲密。另有一‘影卫’潜伏于宫中,代号‘乌鸦’……”
我猛地抬头。
窗外,那只黑鸦竟再次出现,停在檐角,静静注视着我。
仿佛……听懂了我读到的内容。
“乌鸦……”我喃喃自语。
铁雄也注意到了,手按剑柄,神情警惕。
“主上,此人身份尚存疑,是否要暂时扣押?”他低声建议。
我摇摇头:“不必。他只是送信之人,幕后另有其主。”
“那这只鸟……”
“它不是普通的鸟。”我语气笃定,“它是‘影卫’,是李斯口中那位潜伏宫中的暗线。”
铁雄脸色一变:“您打算如何处置?”
我目光幽深地看向那只黑鸦:“先看看它想做什么。”
话音刚落,黑鸦忽然振翅飞入屋内,落在案几边缘,低头啄开自己颈侧的一根羽毛。
一根细小的竹管从中掉落。
我捡起,轻轻一吹,一张极薄的绢帛缓缓展开。
上面只有一行字:
> “欲破赵高,须先断其臂膀。三日后,尚书府夜宴,时机可乘。”
我嘴角扬起一抹冷笑。
好一个“乌鸦”,好一个“影卫”。
“铁雄。”我收起绢帛,“传我命令,明日召集楚灵,准备行动。”
“是!”
铁雄领命而去。
我望向那名神秘访客:“你留下,我要知道更多。”
他微微欠身:“陛下尽管问。”
---
三日后的深夜,尚书府灯火通明。
我一身便服,隐于暗巷之中,透过窗缝窥视厅堂。
李昭正与数名赵高亲信觥筹交错,谈笑风生。
“赵大人果然料事如神。”一人举杯笑道,“那嬴子婴不过是个傀儡,哪敢反抗?”
“就是。”另一人附和,“听说他还信了江湖术士那一套,整天躲在御书房里翻古书,怕是连朝都不上了。”
“哈哈哈!”众人哄笑。
我冷眼旁观,心中己有计较。
这时,楚灵悄然靠近,在我耳边低语:“人都齐了,动手吗?”
我摇头:“再等等。”
果然,不多时,一名仆役匆匆入内,低声禀报几句。
厅中顿时安静下来。
李昭脸色微变,起身离席,往偏殿方向而去。
我眼神一凛:“跟上。”
我们悄然绕至偏殿外,透过纸窗看见李昭正与一人密谈。
那人背对我,看不清面容,但听声音,颇为熟悉。
“东西带来了吗?”李昭低声问。
“带来了。”那人递上一只锦盒,“赵大人交代,务必在三日内送出。”
李昭接过,打开检查,点了点头:“做得好。”
我心中一动,对楚灵使了个眼色。
她会意,身形一闪,悄无声息地潜入房内,将锦盒替换。
待一切妥当,我们悄然撤离。
回到暗巷,我打开锦盒,里面赫然是一封密信,以及一块虎符。
信中内容更是让我心头震动:
> “咸阳局势己稳,陛下若再迟疑,恐错失良机。请速调北军入城,清除逆党,以正国纲。”
落款赫然是——
**王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