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神武大帝
三国之神武大帝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之神武大帝 > 第92章 司马懿的破防时刻

第92章 司马懿的破防时刻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之神武大帝
作者:
梦小城
本章字数:
6472
更新时间:
2025-05-28

秋雨绵绵中,司马懿带着不足五千的残兵蹒跚回到扬州城。城门守将看着往日羽扇纶巾的军师如今袍袖焦黑、发冠歪斜的模样,惊得忘了行礼。

"主...主公何在?"司马懿声音嘶哑,雨水顺着他的长须滴落,在青石板上溅起小小的水花。

州牧府内,袁绍正在欣赏新得的《洛神赋》摹本。听闻司马懿求见,他漫不经心地挥手:"让军师去沐浴更衣再......什么?!三战三败?"

玉镇纸"啪"地砸在案几上,惊得侍从们跪了一地。袁绍盯着跪在堂下的司马懿,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个谋士:"连失益州、青州、并州三策?"

烛火摇曳中,司马懿沙哑的声音在厅内回荡:"主公,若您是刘辩,可会将骠骑大将军放在幽州?"

袁绍不假思索:"荒谬!此等重将自当随驾亲征,再不济也该镇守洛阳。"他突然瞪大眼睛,"等等...你该不会在幽州碰到..."

"赵云。"司马懿苦笑着吐出这两个字,"整整一万大雪龙骑。"

袁绍猛地站起,锦袍带翻了茶盏:"刘辩疯了吗?骠骑大将军放边关?虎贲中郎将守粮道?他把朝廷规制当什么了!"

司马懿幽幽道:"这才是最可怕之处——此人用兵,从来不讲规矩。"

堂外惊雷炸响,照亮墙上那幅《九州舆图》,上面标注的各路汉军位置,没有一处符合传统兵法的常理。

袁绍突然觉得后背发凉。他想起去年收到的战报:刘辩亲征时竟让皇后监国,出征队伍里文官比武将还多,更离谱的是军需官居然是个十六岁的少年...

"军师..."袁绍声音有些发颤,"我们面对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司马懿望着檐角滴落的雨水,轻声道:"一个能把吕布教成良将,敢让赵云守边关,用兵如天马行空的...怪物。"

次日清晨,袁绍发现司马懿站在扬州城头,面朝北方凝视了一整夜。

"主公。"司马懿突然开口,"请派使者联络鲜卑轲比能。"

袁绍愕然:"还要引外族?"

司马懿撕碎手中《孙子兵法》,任纸屑随风飘散:"既然规矩无用,那便...掀了这棋盘。"

很快,司马懿得到消息,孙策进攻扬州,扬州己丢了三城。

这天,司马懿站在扬州城楼上,手指深深掐进城墙砖缝。远处地平线上,孙策军的旌旗还在飘扬,但三座丢失的城池就像三个响亮的耳光抽在他脸上。

"传令。"司马懿声音冷得像冰,"调张郃部埋伏在广陵道,再令高览率死士夜袭孙策粮道。"他扯断一根旗穗任其飘落,"我要让这头小老虎知道..."

话音未落,探马狂奔而来:"报——孙策军突然全线后撤二十里!"

此刻的孙策军中,孙坚正将一枚鎏金龙纹令牌拍在案上:"伯符,神龙卫八百里加急。"

孙策接过密信,火漆印上清晰的"凤翅纹"显示这是皇后亲批。展开一看,只有九个字:

"司马懿回,固守待援。"

陆逊从帐外进来,见状轻笑:"看来两位娘娘比我们更了解这位'冢虎'。"

烛火在军帐中摇曳,将孙策棱角分明的侧脸映照得忽明忽暗。他修长的手指捏着密信一角,缓缓凑向跳动的火苗。羊皮纸在火焰的舔舐下卷曲发黑,火星迸溅间,照亮了他微微上扬的嘴角。

"少将军这是?"陆逊掀开帐帘进来,正好看见最后一片纸灰飘落。

孙策用靴尖碾了碾地上的余烬,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伯言来得正好,传令全军——"

"霹雳车全部架上城头!"孙策的声音在深夜的军营中格外清晰,"弓弩手分三班轮值,再挖三道五尺深的壕沟,沟底埋设铁蒺藜。"

传令兵刚要离去,又被叫住:"等等!让工匠连夜赶制二十面大铜镜,明日日出前必须立在城垛上。"

陆逊闻言挑眉:"伯符这是要...?"

"给司马懿来个'朝日问候'。"孙策眨眨眼,"这可是陛下亲授的'光耀之计'。"

年过五旬的黄盖匆匆赶来,铠甲都未穿戴整齐:"少将军!我军连战连捷,为何突然..."

"黄叔。"孙策伸手替老将军整了整歪斜的护肩,动作熟稔得像对待自家长辈,"您看这烛火。"

帐内众人不约而同看向那盏青铜油灯,火焰正在微微颤动。

"司马懿就像这火。"孙策突然伸手罩住灯焰,"硬碰只会烫伤,但若是..."他巧妙地将手掌悬在恰到好处的位置,火焰顿时稳定下来,"保持距离,反而能取暖。"

黄盖仍不甘心:"可咱们明明..."

"黄叔可还记得光复元年武举的策论题?"孙策突然话锋一转,眼中闪过追忆之色,"那道'论毒士用兵之法'?"

老将军一怔,随即恍然:"是了!陛下当时说..."

"遇司马懿,当如捕毒蛇。"孙策与黄盖异口同声,相视而笑。年轻的统帅接着道:"先缩手不是怯战,而是要找准七寸再一击毙命。"

陆逊适时补充:"如今我军己占三城,就像己经抓住了蛇身。若是冒进,反而容易被反咬一口。"

当夜,孙策军营地突然变得灯火通明。士兵们敲锣打鼓地搬运守城器械,故意让十里外的司马懿探马看得清清楚楚。

"报!孙策军在城墙泼水结冰!" "报!发现对方在布置铁蒺藜阵!" "报!疑似有火龙出水车运上城楼!"

听着接连不断的军报,司马懿把毛笔生生折成两截:"这是莽夫?这分明是只千年老狐!"

孙坚站在新城墙的阴影里,望着儿子指挥若定的背影,突然对诸葛瑾感慨:"去年在洛阳武举秋闱,陛下故意在策论里塞了道'如何应对司马懿'的偏题..."

诸葛瑾会心一笑:"所以伯符早把答案背了三百遍?"

城头上,孙策正高声布置:"第三道壕沟里撒上火药——这可是陛下亲授的'地火雷'!"

第七日的晨雾刚刚散去,司马懿的帅帐内己是一片狼藉。沙盘上的扬州地形被戳得千疮百孔,三根折断的令旗歪斜地插在代表孙策军的位置上。

"报——!"探马战战兢兢地跪在帐外,"孙策军仍在加固第三道壕沟..."

"滚!"一只青铜茶盏擦着探马的耳朵飞出帐外,在青石板上摔得粉碎。司马懿额角青筋暴起,原本梳得一丝不苟的发髻散落几缕灰发:"七日!整整七日!这个莽夫居然真能忍着不来叫阵!"

正当司马懿要下令强攻时,天空突然传来尖锐的破空声。

"保护军师!"亲卫们刚举起盾牌,却见一个陶罐"咚"地砸在帐前空地上——竟是被投石机抛来的老干妈辣酱,封口的红布上还系着张字条。

司马懿用剑尖挑开纸条,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

"听闻先生痔疮未愈,特赠辣酱活血化瘀。"

落款处还画了只缩头乌龟,龟壳上赫然写着"司马"二字。

"孙!伯!符!"司马懿从牙缝里挤出这三个字,手中青锋剑寒光一闪,"咔嚓"一声将面前的檀木案几劈成两半。

营帐外,巡逻的士兵们突然集体转向——只见帅帐顶棚"哗啦"破开个大洞,半截桌案飞上三丈高空。负责伙食的庖丁小声嘀咕:"军师今天砍的第三张桌子了...要不要改做铁案?"

此时孙策正举着望远镜观察敌营,看到帅帐顶棚的动静时哈哈大笑:"陛下教的这招果然管用!"

陆逊接过望远镜补充道:"记得当时课堂演示吗?陛下让奉先在吕布二字下面画乌龟..."

"结果奉先当场掀了课桌!"孙策笑得前仰后合,"不过陛下说得对,对付聪明人最好的武器,就是让他觉得自己被当成了傻子。"

黄盖挠头:"可咱们真就这么守着?"

孙策突然敛了笑容:"当然不。等司马懿气昏头的时候..."他指了指正在组装的新型投石机,"就该试试陛下送的'辣椒烟雾弹'了。"

司马懿营中,军医正战战兢兢地劝谏:"军师,这辣酱还是别..."

"闭嘴!"司马懿一把掀开陶罐封口,"本军师偏要尝尝这诡计!"他舀起满满一勺塞进嘴里。

三息之后——

"水!快拿水来!"司马懿捂着喉咙冲出帅帐,整张脸涨得紫红。亲兵慌忙递上水囊,却错拿了装马奶酒的皮袋。

当夜,全军都听见军师帐中传来持续不断的咳嗽声、摔打声,以及咬牙切齿的诅咒:"孙策...刘辩...你们...咳咳...不得好死!"

次日黎明,孙策军阵地上突然升起数十个冒着红烟的皮囊。顺风吹向司马懿大营,顿时引发一片呛咳声。

"报!敌军释放毒烟!" "不是毒烟...咳咳...是辣椒面!" "我的眼睛!快打水来!"

城墙上,孙策看着乱作一团的敌营,转头对周瑜笑道:"这招'辣眼睛'也是陛下教的?"

陆逊羽扇轻摇:"不,这是厨子老张的建议——他以前在川蜀当过伙头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