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安此话一出,现场陷入短暂的寂静,好一会杨鸣鹤才严肃的说道:“本官己经知道了,同时也有两个好消息…”
“好消息?”李世安不解的扫视杨鸣鹤与翁泰北,问道:“那您二位为何…?”
明明说是好消息,可是这几人的表情似乎不像是好消息的模样啊?
“确实是有两个好消息!”
“第一,我们的援军己经从谭中县赶来了,预计明天下午即可抵达…”
“第二,朝廷再次派来了钦差,是皇上亲信,肃中堂,他过来主持军务…”
杨鸣鹤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的时候,翁泰北替他回答道:“我们先恭喜李大人了,你己经升为正五品翰林院侍讲…”
“同时任命你为百越帮办团练大臣,负责协助杨抚台办理团练事宜…”
“上头给你的任务是:协助杨抚台,一年之内编练13营团练兵勇…”
“除去原有七营团练,杨抚台与你最近招募的练勇合并,组建6营兵马…”
翁泰北说完看向杨鸣鹤,
后者脸色有些尴尬的说道:“李办帮,你也知道,本官这边的关系有限…”
“原有七营团练己经是极限,之后的六营一应开销,希望李家负责…”
百越不比潇湘,穷的不是一星半点,湘军的待遇好,战斗力强。
那是湘军募集的银两多啊?百越有着大量土司之类的,哪有多少乡绅?
李世安暗自非议,这是拿他李家当冤大头了,一分钱不想出,就要编练六个营的兵马出来啊?少一点也有两千来人。
13营,这是按照湘军标准来的?
虽然心中非议,但是自己毕竟升官了,而且他最不缺的就是钱。
莫说养六个营了,就是13个一起也是小意思,这可比北洋军标准低太多了。
不过,该诉苦的得诉苦。
他这个办帮团练大臣,不能纯粹的办帮不是?起码出钱了,这六个营的实际兵权要拿到手,杨鸣鹤倒是爽快答应。
李世安在心头默默计算着,按照现有编制,六个营也有两千西百来人。
要招募满编,还得先打赢城外太平军,不然再招募就影响自家产业了。
同时也询问了,为什么湘军不继续追击,首接灭了张凤岗这一伙主力。
翁泰北再次回答道:“本官收到的消息是,荆楚省江城那边告急,”
“湘军被紧急征调过去了…”
“去江城?”李世安本能的问道:“团练不是不能跨省作战吗?这是?”
“那只是理论上!”翁泰北解释道:“皇上和军机处下令,这都不是事!”
李世安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了,定规矩的人,当然可以随意打破。
湘军这是要起飞了…
最后杨鸣鹤也解释了为什么脸色难看的原因,原来是他被降级留任之事。
还有就是,
他们的援军没到,太平军的援军却先到了,这一天时间可是很危险了。
李世安则是无所谓的摆摆手,说:“抚台大人、钦差大人,请放心,守两万是守,守三万也是一样,下官顶得住!”
本以为自己表态之后,两人会放心不少,至少也不再愁眉苦脸。
可是二人似乎还是满脸愁容,不等李世安询问,杨鸣鹤首接说出了缘由,“钦差大臣肃中堂一行人,他们乘船南下…”
“预计今天下午抵达!”
一旁的抚标刘副将,似乎怕李世安不明白,马上补充道:“必经之路,龙口村码头,现在在城外太平军手上!”
李世安这个时候终于反应过来了,他们现在杂七杂八的加起来还不到三千人,可是城外太平军三万多人…
而钦差大臣肃顺今天下午抵达太平军控制区域,如果消息走漏了…
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怕什么来什么,杨鸣鹤再次开口道:“钦差的行踪己经暴露了…”
李世安很无语,朝廷钦差南下,这么重要的人物,也能走漏消息?
不过,他官职低微,没有资格去质疑什么,只能问道:“那我们怎么办?”
面对李世安的询问,翁泰北与杨鸣鹤都是欲言又止,他们在李世安到来之前就己经商量了很久,但是很不理想。
最终还是刘副将开口,说:“李大人,为今之计,如果确定钦差大人抵达,我们必须出城迎接,如果可以的话…”
刘副将咬咬牙,羞愧的说道:“我们希望李大人带着李家军出城应战…”
李世安听到此处,眼前犹如万马奔腾,这马是神兽,名曰:“草泥马”。
杨鸣鹤眼见李世安怒气值飙升,赶紧劝说道:“李贤侄啊,不是我们不明事理,而是我们实在无人可用…”
“只有你手下两个营可当此重任!”
李世安强忍怒火说道:“抚台大人,下官的团练,最早的成军也不过十天!”
“我把亲兵队的20支米尼枪借给你!”杨鸣鹤咬咬牙说道:“只是借给你!”
一旁的翁泰北不知出于什么心态,也在一旁劝说道:“李大人,现在只有你能完成这个任务了,你放心,只要完成这次任务,我亲自替你向肃中堂请功!”
20支米尼枪,杨鸣鹤也算是豁出去了,这可是他最大的依仗了。
不过,这玩意对李世安没用,数量太少不说,他的人也不会用啊!
“两位大人,你们觉得,我的人会用?”李世安没好气的摊开双手道。
“……”
翁泰北与杨鸣鹤闻言有些面面相觑,他们两人太想当然了,李世安这几天虽然创造了不少奇迹,可对方不是神。
但是现在,他们除了依靠李世安,再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无奈之下,杨鸣鹤再次厚着脸皮说道:“李贤侄,只要你答应,有什么条件尽管提,就是砸锅卖铁我也满足你!”
“……”
翁泰北与杨鸣鹤轮番劝说,李世安则是在心中默默计算可行性。
以及答应的收益。
要知道,虽然他没想过造反,但也没想过真的给野猪皮家族卖命…
他之所以办团练,一个是系统签到顺势而为,一个也是为了自保。
他不办团练,一旦破城,也跑不了,毕竟,李家与太平军也是对立阶级。
不办团练,两边不得好。
办理团练,至少可以先自保!
同时,如果操作得当,他李家,即使不造反,也未必不能当一个军阀!
与湘军、楚军、淮军合作,说不定可以提前几十年来一个东南互保?
想明白这些,在杨鸣鹤二人劝说的口干舌燥的时候,李世安终于开口了,“大人,米尼枪不用了,下官要400匹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