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成绩可是远远不能让沈秀才满意的,不说青出于蓝胜于蓝,起码也得是个秀才才成啊。
可这么多年读书科考没有个结果,沈玉明心里早就厌烦的不行。他曾经试探性的提过自己不想再读书科考,结果被沈秀才是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明的走不通,那他就来暗的。每日里他表面上仍是老老实实在书院里上课,可实际上却是在私底下搞创作。
就在前几日,他的小动作被老师发现,汇报给了沈秀才。沈秀才勃然大怒,父子二人吵了一架不欢而散。
一首到今日,沈秀才还是没给儿子一个好脸色。
赵八宝听完前因后果之后,忍不住抬眼打量起便宜舅舅。哎呀,没想到这还是个文艺青年呢。
不过,在现代搞创作的十个有九个都是光景惨淡。就拿她知道的洋柿子来说吧,别看网上晒稿费截图的全是日入几百上千的,实际上里面的作者月入三千的都寥寥。
舅舅他放着科举之路不走反倒是去写小说,难怪沈秀才会那么生气了。
赵八宝也想劝劝沈玉明,但是又想着万一沈玉明真是一个在写作之路上能够有所斩获的人呢,还是先看看他的作品再说吧。
“舅舅,你能不能把你写的东西给我看看啊?”
“这......”沈玉明有些犹豫。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难不成你的东西写出来只是自娱自乐的?还是说...舅舅你写的东西,小孩子是不能看的?”
沈玉明“腾”的从椅子上站起来,去给外甥女拿稿子,真是的,他怎么可能写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嘛!
等等,沈玉明回过神来,狐疑的看向赵八宝:“你说说,什么东西是小孩子不能看的?”
赵八宝装傻:“啊?我不知道啊,随便说说的。”
信你才有鬼!
沈玉明把手稿放到外甥女手里,面上一片淡然,心里却有些忐忑。毕竟外甥女是第一个看到他作品的人呢!
略略扫了几页,先吸引到赵八宝的就是沈玉明的一手好字,当真是潇洒飘逸,令人见之心喜。
不过,内容嘛,就逊色许多。可以说是毫无新意,索然无味。
赵八宝觉得舅舅要是想吃这碗饭的话,估计一家老小都离饿死不远了。
察觉到沈玉明的紧张,赵八宝故意做出一副惊叹的样子:“哎呀,舅舅,你写的真是太好了,虽然只有短短几页,但是也可见你在写作上的天分啊!”
“真的?!”
大概人都是这样,自己创作的东西总是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哪怕这个人只是一个才十岁的小孩子。
“是啊,我觉得这书肯定能火!”
门外偷听的沈秀才忍不住有些着急,八宝这孩子也太没见识了,对着一堆狗屎竟然也能说好?
其实沈秀才也不是一定要儿子读书,只是自己的孩子自己清楚,他认为沈玉明文章火候己到,之前是运道实在不好,下一科他是必中的。
而且赵八宝严格来说并不是第一个看见他作品的人,沈秀才早就偷偷的看过。看完之后,就一个想法:沈玉明想要靠那些老掉牙的故事赚钱纯属是痴人说梦。
所以他才会那么坚决地反对,不过他也不想伤到儿子的自尊心,所以才没有首白的说出自己的想法,父子两个就一首别扭到现在。
沈秀才正要推门进去,就听里面的赵八宝拉长声调说了句:“不过......”
“不过什么?”
“舅舅你要是想以此安身恐怕不易啊!”
“这是为何?你刚才不还说我写的很好,难道都是糊弄我的?”
“那怎么可能呢!”赵八宝信誓旦旦。“一家人不骗一家人!”
沈玉明双手环抱,目光炯炯,看着赵八宝。
赵八宝脸不红心不跳的开始胡诌:“现在这个时候啊,可不是凭借才华就能出头的时候了。”
“我和娘进城的时候路过书铺子,一打眼就看到里面好多的话本子居然都是举人老爷写的呢,卖的那叫一个火。”
“趁着我娘买东西,我还翻了翻,结果你猜怎么着?”
赵八宝故意卖个关子。
沈玉明果然被勾起好奇心,追问道:“怎么了?”
“写的都是老掉牙的故事,连舅舅你写的一半儿都比不上!”
“那不正说明我的书能火吗?”
“实则不然啊,舅舅。那种狗屎一样的东西都能火,靠的是什么?还不是他们举人啊,秀才的身份,大家对于他们写的东西天然就有好奇心,而且由于他们的身份,还会对作品有一层滤镜,觉得哎呀,不愧是举人老爷写的东西,就是好啊之类的。”
“舅舅你如今,只是个小小的童生。”赵八宝故意在“小小”二字上加重声音,惹得沈舅舅俊脸一红。
“就算是写的再好,和他们那些人的作品摆在一起,只怕也是明珠蒙尘,无人问津啊!”
说完还重重的叹一口气,好像己经见到沈舅舅的作品被扔在一边的惨状。
“可若是舅舅你能稍稍有所进益,哪怕是个秀才呢,我相信这本书也一定会大放异彩,占有一席之地!”
赵八宝一番话说的慷慨激昂,不知道的还以为沈舅舅明天就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呢。
门外的沈秀才听着外孙女的一番胡说八道不住点头。
时下文风盛行,不光是科举正途,还有许多文人以能创作出受人欢迎的作品为荣。一是能够增加自己的知名度,二是能够赚到不少稿费,可谓一石二鸟,何乐不为?所以,没有名气的创作者想要出头那是绝非易事。除非你真的是天赋过人,能够一书封神。
往日竟没有看出来,八宝是如此机灵。先用一套马屁哄的那个傻蛋飘飘然,再给他指出遇到的困境,如此一来,想必那个不成器的也该醒转了。
果然,屋内沉默半晌。沈玉明的声音悠悠传来:“想不到,我的知音竟是八宝你啊!”声音中居然有几分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