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你们今儿个,咋卖的这么快啊?”韩老娘把话题又转回到自己最关心的生意上来。
“今天哪,我和你们说......”
在赵三元的讲述中,大家知道了今天生意的全过程。
早上天还没亮,夫妻两个就赶着牛车往县里去。起得太早也没心情准备饭,就带了几个昨天剩下的馒头路上吃。
到县里之后才知道摆摊儿可不是随便摆的,你得先到衙门给专门管理集市的人员缴纳“市租”才能摆摊。
好家伙,他俩起个大早,赶个晚集,足足在衙门旁边等了一个时辰才等到收费的人。
交完“市租”,两人又偷偷的给人家塞了点辛苦费,还行,钱没白给,他们被分到的地方还不错,就在他们之前吃过馄饨的那家铺子旁边。
沈玉珠掀开箱盖,十二宫格里猪耳切得透亮,藕片码成莲花状,一样样码放的是工工整整,让人见了就知道这是个做事有条理的。
赵三元攥着抹布擦箱沿,誓要给客人留下好印象。铜钱在腰间布袋叮当响,那是昨夜数好的百十文找零钱。
一应准备全部做好,赵三元清清嗓子,“新鲜卤味,三文起卖!”
这要是韩老娘在这的话,指定会说:哎呀,三儿啊,你咋能卖东西呢,你可是读书人啊,不能做这些啊!
那赵三元一定会这么回答她:娘啊,快别说了,士农工商不假,可我说我是第一阶层“士”里面儿的,也没人承认呢。咱现在顶天就是个“农”,还是贫农。
正努力想办法往“富商”阶层里挤呢,娘你可别给我添乱了啊。
这一嗓子喊得一板一眼,不像是吆喝,倒像是在念书。惹得对面卖菜的妇人抿嘴笑。
沈玉珠暗掐他后腰,自己亮开嗓子:“卤香不怕巷子深,先尝后买嘞!”
声音清亮,一转三叹的标准吆喝。
一边吆喝一边用刀背拍开颗带壳卤花生,一颗花生仁儿不小心蹦到青石板上。
日头爬上旗杆时,两人只卖出七份,生意不可谓是不惨淡。
就这么惨淡的情况下,赵三元还能给买卤豆腐的婆子多找了一个铜板,急得沈玉珠踩他脚面。
“你到底是帮忙的还是添乱的?”不要求你雪中送炭可你也不能雪上加霜啊!
“媳妇儿我错了,我错了!”
赵三元赶紧道歉,自己这手咋这么快呢。
隔壁卖馄饨的老杨端来两碗清汤:“给我切二十五文钱的猪头肉。”
看他们这夫妻俩的东西还挺好,闻着也香,他也买点尝尝。
沈玉珠案板当砧板,薄肉片盖在馄饨汤里化开油花。
“陈叔,这碗送您尝鲜。”沈玉珠舀勺卤汁浇在馄饨上。
斜里伸来只粗手:“给俺也照这样来份!”
人真是奇怪的生物,看到有人排队就忍不住也过去排,哪怕那东西并不是自己所需要的。
有了这两三个围在一起的顾客,沈玉珠的卤菜生意才算是见了起色。之后,沈玉珠又让赵三元帮她写价签,弄了几个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套餐。
价位从十文钱到五十文不等,以免有些客人选择困难,不知道选什么。套餐 上的价格要比单独购买便宜一点,会算账的媳妇儿婆子们都很喜欢买套餐。
随着箱子里的东西越来越少,夫妻两人的笑容也是越来越多。
拿出之前就准备好的一份卤菜,沈玉珠递给丈夫:“给我娘拿去,也告诉他们一声,咱们在县里做生意呢。”
“嗯。”
何氏与孙氏在家里看孩子,何氏见着女婿眼里的喜色掩都掩不住。
“娘,爹和舅兄不在家啊?”
“他们都忙去了。快进来喝点蜜水,看你这一脑袋汗。”
这天是热,尤其赵三元还在太阳底下站了大半天。没有客人的时候他就让沈玉珠到阴凉处坐着,自己站在摊子前等着接客,不能让客人觉得摊子上没人管。
所以赵三元此时看着真是有些狼狈。
烈日下他身形微晃,粗布短打被汗浸得紧贴脊背,发髻散出几绺湿发粘在颈侧。眉骨高而鼻梁挺,下颌线条硬朗,面上浮着层汗光却不显油滑,倒叫人觉出股端方可靠的劲来。
何氏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又有点儿心疼。
“这是干什么了,弄的一头一身的汗?”
“玉珠在县里卖卤菜呢,我不放心,过来帮忙。娘,这是给你们拿的卤菜,味道老好了!”
“哎呦,玉珠到县里做生意了?那你们的生意怎么样啊?”
“挺好的,娘,你不用担心。”
又和何氏说了会儿话,赵三元带着何氏给拿的冰冰凉凉的梅子饮回去了。
套餐异常的受欢迎,等到赵三元回去的时候,箱子里己经不剩什么卤菜了。
两人就又在县里买了些货就回家来了。
“还得是三弟妹手艺好啊,才这么快就卖完了!”
陈氏新得了工作,卖力的拍着沈玉珠的马屁。
不过这话说的倒是真的,尝过卤菜的,没有说不好吃的。还有买完一点之后回来复购的。
天色也晚了,韩老娘就让大家都回去休息,明天还要继续做生意呢,谁都不要扯她的后腿。
回到自己的屋里,沈玉珠示意赵三元看化身河豚的女儿。
赵三元明知故问:“这是谁惹我们八宝生气了?”
“你们说呢?”
不守信用的爸妈真是要气死她了!
“你看,这是什么?”
赵三元变戏法似的从衣服里拿出一包蜜饯。
“姐姐,有好吃的!”
小吃货八斗先叫开了。
“休想用这么一点东西就把我打发了!”
她才没有这么好糊弄呢。
“闺女,爹和娘不是故意不带你的。你想想,早上天还没亮就得出发,那牛车屁股都能颠碎,还没有热乎饭吃,你跟着去干嘛啊?”
“那你们就和我说就行了嘛,我也不是一定要去,可你们言而无信,这是最让我生气的!”
沈玉珠过去女儿的小脑袋:“我们错了,以后一定说到做到行吗?”
“这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