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神童:五岁半科举打脸全族
寒门神童:五岁半科举打脸全族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寒门神童:五岁半科举打脸全族 > 第72章 书院

第72章 书院

加入书架
书名:
寒门神童:五岁半科举打脸全族
作者:
盛宴3
本章字数:
4598
更新时间:
2025-06-18

钱大塾师显然是来过多次,熟门熟路地带着他们穿过几条街巷,最终在一个挂着“悦来客栈”招牌的二层小楼前停了下来。

客栈的掌柜上下打量了一下钱大塾师和西个学生这一身朴素的穿着,脸上的热情便淡了几分,懒洋洋地问道:“几位客官,打尖还是住店?”

“住店。”

钱大塾师从怀里掏出钱袋,“劳烦掌柜的,给我们开一间房。”

“一间房?”

掌柜的眉毛一挑,瞥了一眼他们五个人。

“我说这位先生,你们这五个人,挤一间房?我们这可是上房,可不是给你们乡下人挤的大通铺。”

这话一出,李大壮三人的脸“唰”的一下就红了,头也跟着低了下去,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在村里,他们也是受人尊敬的读书人,何曾受过这等当面的羞辱。

钱大塾师的脸色也有些难看,但他毕竟是长者,强压下火气,沉声道:

“掌柜的,我们是来参加县试的,只住两晚。”

“你只管开房便是,价钱一分不会少你的。”

“行吧行吧,”掌柜的不耐烦地摆了摆手,从柜台上拿起一把钥匙丢了过来,“二楼最里头那间,柴房改的,地方小,你们挤挤也就算了。先说好,五个人住,得加钱!”

“给你!”

钱大塾师从钱袋里数出铜板,重重地拍在柜台上,然后领着西个面色涨红的学生,头也不回地上了楼。

推开房门,一股潮湿发霉的味道扑面而来。

房间果然很小,除了一张堪堪能睡下两个人的小床,和一张缺了腿的破桌子,就只剩下一点狭窄的落脚之地。

“师……老师,我们晚上……怎么睡?”

腼腆的赵文浩小声问道。

钱大塾师看了一眼窘迫的房间,叹了口气:“我睡床上,你们西个,在地上打个地铺吧。委屈你们了。”

他心里也满是苦涩,想当年,他也是清水县里小有名气的秀才。

只是时运不济,屡试不第,最后才心灰意冷回到乡下开了个私塾。

如今带着学生重回故地,却要受这般屈辱。

“不委屈,不委屈。”

李大壮连忙说道,只是声音里透着一股子泄气的味道。

倒是徐飞,从始至终都神色如常。

他放下书袋,打量了一下这个小房间,对窘迫的环境毫不在意。

毕竟是个穿越者,区区嘲讽算什么。

钱大塾师安顿好众人,对他们说道:“离考试还有一日,今日下午,我带你们去见一位师兄,他是清溪书院的夫子。”

“我己与他通过信,借他书院的讲堂,让你们在考前最后温习一下功课,顺便感受一下县里书院的氛围。”

一听能去清溪书院,李大壮几人顿时又来了精神。

清溪书院可是清水县最好的书院,能在那里温习功课,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荣幸。

……

清溪书院坐落在府城东边,白墙黛瓦,飞檐翘角。

门口两座石狮子威风凛凛,单看这气派,就不是乡下的小私塾能比的。

钱大塾师的那位师兄,姓李,是书院里的一位讲郎。

李夫子为人倒还和善,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将他们引到一间空着的讲堂里。

可他们这些乡下人的到来,很快就引起了书院里那些学子的注意。

课间时分,一群穿着统一青色儒衫,头戴方巾的少年围在了讲堂门口,对着里面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喂,你们看,那就是李夫子从乡下带来的穷亲戚?”

“什么穷亲戚,听说是来参加童生试的。”

“就这几个土包子,也想考童生?别是连《论语》都背不全吧?”

这些话语虽然刻意压低了声音,但还是一字不漏地传进了讲堂里。

李大壮三人本就因为客栈的事而心情低落,此刻更是羞愤交加,脸涨得像猪肝一样,手里的书都快要握不住了,头埋得低低的,连看都不敢看外面一眼。

赵文浩的眼圈甚至都红了。

钱大塾师的脸色铁青,拳头握得咯咯作响,却又不好发作。

这里是人家的地盘,他一个乡下塾师,又能说什么?

他只能强忍着怒气,低声对自己的学生们说:“别理他们!专心看自己的书!用考场上的成绩,来让他们闭嘴!”

可这话,在此情此景下,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李大壮三人哪里还看得进去书,只觉得芒刺在背,如坐针毡。

就在这时,一个清朗的声音打破了这尴尬的气氛。

“钱师叔,多年不见,别来无恙啊!”

只见李夫子陪着一个身材高大,面容儒雅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那中年人一进门,目光便在讲堂里扫了一圈,当他看到那群围在门口起哄的学子时,眉头一皱,厉声喝道:

“成何体统!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课间不去温习功课,围在这里聒噪什么!还不快滚回去!”

他似乎在书院里极有威望,那些学子一见他,顿时作鸟兽散,一个个溜得比兔子还快。

钱大塾师见到来人,连忙起身行礼:“原来是张山长,失敬失敬。”

这位张山长,正是清溪书院的院长。

李夫子笑着介绍道:“师叔,我正要与您说,山长听闻您带了高足前来备考,特意过来看看。”

张山长摆了摆手,目光落在了那三个垂头丧气的少年身上,微微摇了摇头,显然有些失望。

可当他的目光移到角落里,那个唯一不受影响,依旧安安静静地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的孩童身上时,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这位是……”

“哦,山长,这位便是我在信中与您提过的,我那位弟子,徐飞。”

钱大塾师连忙介绍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

徐飞这时也放下了书,起身对着张山长和李夫子行了一礼:“学生徐飞,见过山长,见过李夫子。”

不卑不亢,声音清亮,眼神澄澈。

张山长“哦?”了一声,兴趣更浓了。

他走上前去,问道:“你就是那个得林举人赞赏神童的徐飞?”

“神童之名,学生不敢当。”

徐飞平静地回答。

“好一个不敢当!”

张山长抚掌而笑,他看了一眼徐飞正在读的书,是《礼记·大学》,便随口问道:

“《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后文为何?你又有何见解?”

这个问题,对于李大壮他们来说,背出来不难,但要说出见解,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