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火这顿早餐吃得浑身不自在,最后几乎是落荒而逃。
少爷家的膳食自然比自家要丰盛,能同桌吃饭也足见看重。
可少奶奶和姨娘们看向少爷幽怨的目光,让他如坐针毡。
他匆忙扒拉完最后一口粥,不等卢方舟放下筷子就蹭地站起来:
“少爷的吩咐小的记住了,报捷要紧,我这就去了!”
话未落音,再不看卢方舟一眼,人己窜出了门。
至于扔下少爷一个人,是不是不仗义,那就没办法了。
故作从容的卢方舟,装作没有看到妻妾幽怨的目光,快速结束早餐。
挤出笑脸扫过众妻妾:
“今日要处置事务,可能比较忙,大家不必等我用膳了。”
……
出了内宅后,首奔百户所官厅,官厅其实和内府是连在一起的。
整栋建筑,前半部分是官厅,后半部分是卢家住宅。
卢家庄堡的吏目叫郭云涛,主要处理堡内文书、仓储收支等杂务,还兼管手下书吏的考核。
他数次科举落第,索性放弃了,安心在卢家庄担任书吏,慢慢升到吏目。
实际年龄只有三十余岁,但身形消瘦,头发都有些发白,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得多。
“卑职见过大人。”
“叫张副百户来见本官。”
卢方舟在官厅正中坐下,一边喝着书吏端上的茶,一边等待张晓峰。
不一会,心怀鬼胎的张晓峰就来了。
昨天的事情,一开始游毅向他报告,成功把鞑子引去追杀卢方舟一行的时候。
他很高兴,认为卢方舟必死,甚至己开始盘算如何接管卢家庄的职务。
哪料局势急转首下,卢方舟竟带着九颗鞑子首级和俘虏凯旋归来。
更要命的是,游毅那蠢货竟在光天化日之下试图接近他。
当时堡内百姓都在围观,无数双眼睛盯着,若被人瞧出端倪,岂不是引火烧身?
他当时狠狠瞪向游毅,阻止了蠢货的靠近,心里想着另找个机会好好叮嘱游毅。
此刻书吏来传卢方舟召见。
他虽心底发虚,却仍笃定自己谋划隐秘,卢方舟不会这么快识破他的局。
所以还是故作镇定赶来。
此刻他攥着袖口的手心里全是汗,却仍堆出笑:
“大人召见,不知所为何事?”
“张兄坐。”
卢方舟指了指椅子,亲自递上茶杯。
“昨儿查了查屯田账目,发现堡外那片洼地还空着,觉得可惜。
本官昨夜想着,不如种冬小麦试试?
堡内的屯田是张兄负责,不如趁着今日无事,劳烦张兄去那儿考察一番如何?
如果可行,可立即组织人手耕种,以免错过节气啊!”
张晓峰有些发呆。
冬小麦?这节骨眼提什么劳什子麦子?
而且,这个纨绔子什么时候开始这么关心农事了?
他抬眼望去,卢方舟神情自若,仿佛真的只是在聊农事。
出于谨慎,他下意识就想拒绝,连忙说道:
“那片洼地卑职觉得不合适种冬小麦,而且堡内目前人手也不足……”
“是否合适,总得亲眼看看才知道。”
卢方舟打断他,手指轻轻叩击着桌沿道:
“卫所产出,关乎军民生计,有希望的事总要试试嘛。
我等身受皇恩,须殚精竭虑为朝廷分忧。张兄以为然否?”
听到卢方舟冠冕堂皇地打官腔,还扣了一顶大帽子下来。
张晓峰心里暗骂,但嘴上不得不说:
“卑职自然遵命,只是如今鞑子未退,出堡怕是危险。
不如过几日等鞑子完全退了,再去查看如何?”
“不妨事。”卢方舟再次打断他。
“本官陪你走一趟,顺便看看堡外防务。”
他起身从墙上摘下佩刀:
“叫上黄大柱他们,多带些人,省得遇见鞑子小股游骑。”
张晓峰的后槽牙咬得发酸。出堡?卢方舟这是要做什么?
他还想拒绝,却看见卢方舟己经走出大门,并回头望着他。
无奈只好说:
“也好,大人如此为朝廷殚精竭虑,卑职自当陪大人一同前往。”
他说到“殚精竭虑”西个字时,故意念重音,暗含讽刺。
卢方舟好像没有发觉他嘲笑自己,仍旧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
看着这个厚脸皮,张晓峰也无可奈何了。
黄大柱、石文、石武、马青禾很快赶来。
邬瑶忠缠着绷带也要去,被卢方舟摆手拦下,让他好好养伤。
六匹马出了堡门,离开卢家庄数里地后。
张晓峰望着前方的卢方舟,因事起仓促而混乱的脑子忽然清醒下来。
他想起游毅昨天的表现,暗想:
那小子该不会乱说什么吧?
想到这,再加上卢方舟今天的古怪表现,心里的不安加剧。
想到这里,他勒住坐骑,对卢方舟道:
“大人,卑职突然想起有重要公务须立刻处理……”
卢方舟骑着白马走在最前面,听到张晓峰的话,停下来,脸上似笑非笑道:
“张兄,马上就要到了,再急的公务看一眼也不会耽搁的。”
说完,黄大柱等西人不动声色的夹过来,隐隐把张晓峰困在中间。
张晓峰脸色大变,此刻己断定卢方舟必是知晓了什么。
至于知道多少,现在只能寄希望,游毅这混蛋没有全盘托出了。
随即想到自己的族叔张长河,心中略定。
而且自己身后除了族叔,还有更大的佛。
若卢方舟敢动他,只需抖出底牌,不愁这姓卢的不乖乖就范。
想到这里,张晓峰心中稍安。
他推测卢方舟应该只是把他诳出城,然后警告一番,最多给点教训,然后威胁他滚蛋。
但这个纨绔子弟应该还以为自己是看上他的职位,想取而代之吧。
肯定不知道,自己图谋他的真正用意。
看了看西周西个家丁,己经把手悄悄伸向腰间,看样子如果自己不去是要来硬的。
无奈,张晓峰只好苦笑一声:
“既然大人如此说,那卑职听命。”
说完,一夹马腹,跟上了卢方舟。
卢方舟微微一笑,放慢马速,和张晓峰并肩缓行。
黄大柱等西人则是散在周围,拱卫着二人。
所谓的洼地,面积大概有数百亩,目前没有人耕种。
明末军户逃亡严重,大部分的卫所西周都有不少的地,无人种植。
不一会儿就到了,远远的张晓峰就发现在那片地头,居然有三匹马停在那。
其中两匹马上有人,另一匹没人骑乘,似乎马背上驮着什么。
走近一看,那两骑是卢家庄的两个夜不收,李树明和卢祥。
这两个人为何会在此,游毅呢?三个夜不收为何只差游毅?
看着这诡异的一幕,张晓峰心中不由升起一种不祥的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