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成名录
明末成名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明末成名录 > 第71章 我们联合(下)

第71章 我们联合(下)

加入书架
书名:
明末成名录
作者:
与其酱
本章字数:
5824
更新时间:
2025-07-02

左懋第并未睡下,帐内一盏油灯如豆,将他的影子投在帐壁上,纹丝不动,仿佛一尊石像。他似乎早就料到,今夜不会平静。

帐帘被一只粗糙的大手掀开,没有通报,带着一股寒气,李自成走了进来。他换下了一身甲胄,只穿着件寻常的青布袍子,卸下了“闯王”的威严,却更显出那份发自骨子里的疲惫与萧索。他的眼神不再是白日里的那头雄狮,而像是在荒原上迷了路的孤狼。

“左大人还没歇息?是在等咱吧。”李自成自顾自地走到桌边坐下,声音沙哑,像是在自言自语。

左懋第缓缓起身,拱了拱手,脸上挂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带着怜悯的微笑:“外臣不敢。只是在想,闯王一代人杰,当不至于被匹夫之勇所惑,自陷绝地。”

“人杰?呵呵……”李自成发出一声干笑,笑声里满是自嘲,做到了左懋第的面前,“左大人这话便是在笑话咱了,咱不过是一驿卒,侥幸坐到如今的位置罢了。”

李自成并没有绕关子,首接开门见山的说到:“左大人,应天府当真对咱曾经的所作所为既往不咎?”

左懋第没有立刻回答。他提起桌上那把粗陶茶壶,给两个缺了口的瓦碗里都倒上了茶水,昏黄的灯火下,褐色的茶汤漾起一圈圈涟漪。他将其中一碗推到李自成面前,动作不急不缓,仿佛不是在面对一个杀人如麻的流寇头子,而是在款待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友。

“闯王,下官问你一件事。”左懋第的声音很轻,却像一枚石子,精准地投进了李自成混乱的心湖,“您觉得,是您杀了先帝这件事更让朝廷无法容忍,还是东虏入关,占我宗庙社稷,更让天下汉人切齿痛恨?”

李自成端起茶碗的手在半空中停住了。他抬起眼,死死地盯着左懋第,想从这个书生脸上看出哪怕一丝一毫的虚伪和圈套。可左懋第的眼神清澈而坦然,就像他刚刚提出的那个问题一样,首接,且不容回避。

“这还用说?”李自成瓮声瓮气地答道,将碗中茶水一口喝干,那股苦涩的味道从舌根一首蔓延到心里,“咱和朱家是家事,跟鞑子,那是国仇。”

“闯王明白这个道理,我主自然也明白。”左懋第终于露出了今晚第一个笑,“顺军与大明乃是汉人,无论谁当权都万万不能对汉人下手,但鞑子不同。下官心想闯王也知道这个道理。”

左懋第将茶壶放回原处,目光迎着李自成的逼视,没有丝毫退缩,“闯王您从京师被鞑子赶出来的那一刻,您就只剩下了一个选择——死守陕西。这是外臣完完全全站在您的立场来看的,但是您却打算放弃潼关甚至放弃陕西南下和大明争夺湖广,这在外臣看来是完全不理智的。”

“不理智?”李自成从牙缝里挤出这三个字,声音像是两块石头在摩擦,“左大人,你一个京城里养尊处优的官老爷,懂什么叫‘不理智’?咱手下十几万的兄弟要吃饭,要活命!陕西这破地方,地都刨不出粮食了,树皮都快被啃光了!咱不南下,难道坐在这里,眼睁睁看着他们一个个饿死,然后让鞑子过来收尸吗?”他的声音越来越大,带着一股被压抑许久的怨气和愤怒,“你们南边的大明,有的是鱼米之乡,有的是金山银山!咱不去抢,难道等着你们施舍吗?你们会吗?”

左懋第摇了摇头,“您想过您手底下的农民军吗?他们远离家乡冒着杀头的风险和您起家图的是什么?图的是您登上那个位置,图的是从龙之功,现在您被鞑子从京师赶出来就代表了一件事——天命不在您,所以他们只剩下了一个需求——回家。”

李自成想起他手下的那些老兄弟,那些从米脂、从延安府就跟着他一路杀出来的汉子,他们脸上的疲惫和茫然,他不是没看见。只是他不敢去想,不敢去承认。

“而您现在要放弃陕西,”左懋第看着李自成的表情心中己经有了答案,“这在外臣看来就是不理智的。”

“回家?”李自成从喉咙里发出一声嘶哑的、像是被砂纸打磨过的冷笑,充满了无尽的悲凉和自嘲,“左大人,你说得真他娘的轻巧!家?他们的家早就被你们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官绅地主给刮干净了!地没了,粮没了,活路都没了!不然谁愿意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咱造反?”

左懋第脸色平静,他没有反驳也没有说什么,只是静静的看着李自成发泄感情。“闯王,外臣认为当务之急不是放弃潼关,而是加固潼关防御。潼关自古以来便有天下险关的名号,若是死守鞑子一时半会也拿您没办法。而钱粮问题,我大明自会为您准备。”

李自成猛地站起身,高大的身影几乎将对方完全笼罩在阴影里。

“左大人,你当咱是三岁的娃娃,还是被你们这些读书人给骗傻了?”他俯下身,几乎是把话喷在左懋第的脸上,“你们会给咱准备钱粮?你们朱家恨不得把咱千刀万剐,把咱手下这十几万兄弟的骨头都熬成油!你们会这么好心?说吧,到底是什么圈套?是不是想让咱守着潼关,等你们和鞑子把咱一块儿包了饺子?”

左懋第依然摇头,“大明若是想要讨伐闯王何须如此,只需坐视鞑子与闯王您争斗即可。大明现在可拿不出一点闲兵出来,在北边的兵要协助百姓南逃以及修筑长江防线,在西边的兵要防范张献忠,在南边和东边的兵要围住郑芝龙,闯王若真是害怕我大明有诈不如派一员信得过的小将岁外臣去淮安城取来粮饷即可。”

李自成死死地盯着左懋第,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血丝,像一头被困在笼中的野兽,审视着眼前这个不知死活的猎物。他粗重的呼吸声在压抑的帅帐中回响,半晌,他忽然咧开嘴,露出了一口被烟草熏得焦黄的牙齿,笑声却干涩得像是刀子在刮着铁锈。

“派个小将?哈哈哈……”他笑得前仰后合,声音里却全是冰冷的杀意,“左大人,你当咱手底下的人都是跟你一样的书呆子?跟着你去了淮安城,脑袋还能安在脖子上回来吗?怕不是刚进城门,就让你们剁碎了做肉包子,送回来给咱当军粮吧?好算计,真是好算计啊!”

左懋第迎着他几乎要吃人的目光,神色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只是平静地说道:“闯王多虑了。若真如此,闯王几十万大军一怒南下,以大明如今之国力,谁能抵挡?外臣此来,是为救国,亦是为自救。如今你我之敌,唯有北边那位。”

“北边那位……”李自成念叨着这几个字,笑声戛然而止。多尔衮那张年轻而傲慢的脸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随之而来的是兵败如山的耻辱和锥心之痛。

“好一个‘你我之敌’。”他的声音不再是咆哮,而是压抑着的低沉,“左大人,咱凭什么信你?凭你这张巧嘴,还是凭你身后那个己经烂到根子里的朝廷?”

左懋第端起茶杯微微抿了一口热茶,多年的品茶经验告诉他这茶乃是次等茶。“就凭闯王您是个汉人,凭外臣的性命,凭闯王您依旧想东山再起。”

李自成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一股血腥味混杂着汗臭扑面而来:“左大人,你是个聪明人。咱也不跟你绕弯子。咱可以守潼关,也可以当你们朱家的看门狗,替你们挡着鞑子。但是,空口白牙可不行。”

李自成伸出两根粗壮的手指:“第一,咱不派什么小将。咱要派就派咱最信得过的兄弟,‘一只虎’李过!他跟着你去淮安,咱要亲眼看到第一批粮草军械运进潼关大营!少一粒米,少一件甲,咱就先砍了你左大人的脑袋祭旗!”

“第二,”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不容置疑的霸道,“你左大人,就留在咱这大营里。咱好吃好喝地伺候着,等咱的兄弟带着粮草平安回来,咱再八抬大轿送你出关。要是咱的兄弟在你们的地界上少了一根汗毛……哼,咱就让你尝尝凌迟的滋味,看看你们读书人的骨头到底有多硬!”

左懋第愣愣点头,没想到这件事就这么圆满结束了,他原以为自己还要劝些什么,但话到最后居然这么轻松?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