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时光,如同指间流沙,在平静与潜藏的暗涌中悄然滑过。
对顾司瑶而言,这两年是她生命中罕有的、被温暖包裹的时光。楚离和韩琛的公寓,真正成了她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楚离笨拙却倾尽全力的照顾,韩琛不动声色的体贴守护,让那曾被血色浸透的灵魂,终于得以在阳光下舒展枝叶。
在这片暖阳里,一抹亮色悄然加入——容音。法学系那位比顾司瑶大三岁的学姐,有着明丽的笑容和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因着容家与顾家深厚的世交关系,又见顾司瑶难得对容音敞开心扉,顾家上下,尤其是顾朔,对容音的出现都抱持着乐见其成的态度。当楚离和韩琛因各自繁重的学术研究或韩琛偶尔接手的特殊任务分身乏术时,容音便自然而然地接过了“姐姐”的角色。她会拉着顾司瑶去发掘巷子深处的老书店,分享法学案例中离奇的人性百态,也会在顾司瑶因某个实验瓶颈眉头紧锁时,递上一杯温热的奶茶,用她特有的、带着点狡黠的幽默化解沉闷。容音的存在,像一阵和煦的风,吹散了顾司瑶身上最后一点孤寂的寒气,让她身上那层坚冰般的疏离,融化得更为明显。
顾司瑶的成长,则让所有知情者都感到震惊,乃至一丝敬畏。在医学院,她的天赋早己不是秘密。那些让同窗抓耳挠腮的复杂神经通路图、分子机制,在她眼中仿佛有着清晰的脉络。然而,更让顾朔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沉默寡言、几乎将所有时间都奉献给医学的女孩,竟在无人知晓的角落,以惊人的效率同时啃下了心理学的艰深课程,并一举考取了国家心理医生资格证。更令人咋舌的是,在极少数知情人(仅限于顾朔、楚离和韩琛)的谨慎评估下,她的催眠能力己然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足以影响深层潜意识的程度。这能力如同一把藏在鞘中的绝世利刃,锋芒内敛,却无人敢轻视其威力。
如今,顾司瑶——京大医学院冉冉升起的明星,己顺利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即将踏入临床实习的新阶段。她的去向,立刻在京城的医疗圈内掀起了一阵微澜。
韩琛的哥哥韩彻,军区总院赫赫有名的外科主任,素以眼光毒辣、要求严苛著称。他不知从何处打听到顾司瑶在手术实操和理论结合上的惊人才华,竟破天荒地主动表达了收徒的意愿。韩琛接到自家大哥这个“艰巨任务”时,颇感意外,却也觉得在情理之中。他试探着在饭桌上向顾司瑶提起:“九儿,我哥韩彻,你知道的,军区总院外科一把刀,他……对你很感兴趣,想问问你有没有兴趣去他那边实习?资源、平台都是一流的,而且……相对封闭,环境单纯些。”韩琛特意强调了最后一点,目光带着询问。
几乎同时,京大附属医院那位风头正劲、以技术精湛和性格冷峻著称的最年轻外科主任——陆景临,也向医学院表达了强烈的意愿,希望能将顾司瑶这位“天才师妹”收入麾下。陆景临当年也是京大医学系的风云人物,与另一位高材生并称“双璧”。
顾朔看着摆在面前的两份“橄榄枝”,心情复杂,既为养女的优秀感到由衷的骄傲,又为她的选择感到为难。韩彻代表着军方的背景和资源,陆景临则代表着顶尖的学术平台和更广阔的社会接触面。
就在顾朔思忖着如何与顾司瑶商量时,韩琛的试探己经有了结果。
饭桌上,楚离也关切地问起妹妹的意向。顾司瑶放下筷子,目光平静地扫过楚离和韩琛,最终落在虚空中的某一点,只吐出两个清晰而简短的字:
“人多。”
这两个字,像两颗冰冷的石子投入楚离的心湖。他瞬间就明白了。人多,意味着信息流更庞杂,意味着接触面更广,意味着……更容易在看似平常的缝隙里,捕捉到与十年前那场血色屠杀相关的蛛丝马迹。她从未真正放下过仇恨,从未停止过寻找真相的脚步。所谓的“快乐时光”,不过是她在积蓄力量,磨砺爪牙。
一股强烈的酸涩和心疼涌上楚离心头。这两年短暂的安宁与温暖,让他几乎沉溺其中。他死不足惜,但他多么希望这个历经磨难、好不容易寻回的妹妹,能远离那些黑暗和危险,能像一个普通的女孩那样,享受青春、爱情和纯粹的事业成就。他渴望她平安喜乐,渴望用余生去弥补她失去的一切。
可他更了解顾司瑶。那深埋于骨子里的倔强,那被仇恨和真相淬炼出的钢铁意志,一旦她决定了方向,便再无更改的可能。那平静眼眸深处燃烧的冰冷火焰,从未真正熄灭过。
楚离最终只是艰难地点了点头,声音有些发涩:“好。京大附属……也好。”千言万语,化作无声的叹息。他只能在心底默默发誓,无论前路如何凶险,他都必须护她周全。唯有走一步,看一步,步步为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