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水的气味顽固地钻进鼻腔,沈希靠坐在病床上,指尖划过手机屏幕。窗外是城市傍晚模糊的光晕。单人病房里过分安静。
下午处里的两个年轻同事来过,放下水果和花篮,很快告辞。热闹退去,留下更深的寂静。只有床头柜上那束香水百合,散发出浓烈霸道的气息。
手机屏幕倏地亮起。
【沈聿修:18:00】
案例库的初步框架和筛选标准草案发到你工作邮箱了。附件里有几个参考模板。等你身体好些了再看,不急。保重。
文字安静地躺在通知栏里。沈希的指尖悬停片刻,最终没有点开。屏幕暗下去,像一块黑色的镜子。她把手机反扣在雪白的被面上。
第二天傍晚。
-------
【沈聿修:17:51】
和南江大学科技处初步沟通了,他们有几个不错的转化案例意向。资料清单我列好了,等你出院后可以启动对接。好好休息。
她点开了,看到了昨天那条关于框架草案的消息。两条信息孤零零地悬在空荡荡的聊天界面上方。她熄了屏。
第三天。
------
【沈聿修:17:47】
苏南科技大学那边回复了,他们新材实验室的张教授团队成果很有代表性,转化数据也清晰。园区对接人的联系方式整理好一并发你邮箱。安心养病。
第西天。
------
【沈聿修:17:58】
沈棠今天来交中期报告,逻辑和数据分析进步很大。目前看她保研应该没问题,小姑娘挺高兴。听说你恢复不错。
第五天。
------
【沈聿修:18:08】
看到教育厅公众号推送的校庆预热稿了,宣教处效率很高。保重身体。
第六天。
------
【沈聿修:18:03】
食堂新开了个档口,卖苏式汤面。排了很长的队。尝了碗枫镇大肉面,汤头还行,肉也软烂。我觉得你会喜欢,有机会带你过来尝尝。出院顺利吗?好好休息。
第七天,出院的日子。沈希扫了一眼这条,把手机塞进包里。车子驶离医院。
------
省教育厅大楼特有的混合气味扑面而来。沈希走进宣教处办公室,步伐稳定。
“哟!沈老师!回来啦?”隔壁工位的张姐嗓门洪亮,“气色好多了!”
“就是就是,”小陈立刻接话,“沈老师你不在,周处催案例材料催得我们头大!”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周叙白端着深蓝色保温杯走了进来,目光精准落在沈希身上。
“沈老师,”他带着点调侃,“终于归队了?你再不回来,案例库这摊子真要歇菜了。” 他把保温杯往沈希桌角一放。
沈希坐下开电脑:“歇不了。回来了。”
“嗯。”周叙白靠在隔断板上,“昨天协调会碰到沈教授了。”
沈希握着鼠标的手指几不可察一顿。
“聊了案例库的事。”周叙白语气轻松,“沈教授对框架提了些专业意见,挺到位。他问起苏南调研的启动时间,说想提前跟你碰碰细节。”他看向沈希,“怎么样,沈老师?专家主动对接,效率高点?”
沈希目光没离开屏幕:“周处,手上压着的活太多。校庆稿要审,通讯员培训要筹备,舆情专报等着看。调研细节按流程走就行,出院前都安排好了。”
拒绝得干脆。
周叙白挑眉,毫不意外。他拿起保温杯:“行。刚回来,确实辛苦。” 踱回自己办公室。
------
三天后,处里推进会。处长亲自主持。
“……‘高校科研创新与转化优秀案例库’是基础,更是重头戏。沈希同志牵头负责,不变。”处长声音沉稳。
话锋一转:“为保障案例挖掘的专业性、权威性,特别是对接核心科研团队,厅里特别聘请了平州大学材料学院的沈聿修教授,作为本项目的特聘专家,全程参与调研、筛选和评审工作。”他看向沈希,“后续对接,尤其是下周苏南重点高校和产业园区的实地调研,由沈希全程陪同协调。时间紧,下周出发。你们尽快对接行程。”
“苏南?”沈希眉峰微蹙,“处长,第一轮重点原定是省内的工科强校……”
“计划微调。”处长语气不容置疑,“苏南产业园区的转化落地模式是标杆,有几个沈教授团队深度参与孵化的项目极具典型性,领导点名要看。沈教授对当地产学研结合机制很熟,你们搭档效率更高。就这么定了。”
会议室肃静。周叙白端起茶杯,嘴角噙着淡笑。
会议结束。沈希刚拿起笔记本,手机震动。
【周叙白(微信)】:
看到了?特聘专家点名要搭档,苏南之行稳了。/(笑cry)
沈希面无表情看完,锁屏。抱着资料走出会议室,迎面撞上探头等她的沈棠。
“姐!”沈棠蹦过来挽住她胳膊,压低声音,“听说啦?你要跟沈教授去苏南出差?” 眼睛亮晶晶。
沈希脚步没停:“嗯,工作。”
她沉思了一瞬,最近沈棠和周副处长倒是联系密切。
“太好啦!”沈棠欢呼一声又捂嘴,凑近神秘兮兮地说:“姐,沈教授他在学校可厉害了!我们学校里好多女孩都喜欢他呢,听说好几个老师都追他呢。他懂的可多了!你跟他一起工作肯定能学到……” 她忽然顿住,有点不好意思地瞟了沈希一眼。
沈希侧头看她:“学到什么?”
“呃…就是…项目肯定能做得更好!”沈棠脸颊微红,语速飞快,“那个…姐我先去上课了!拜拜!” 松开胳膊跑开,背影带着少女的雀跃。
沈希看着妹妹跑远,站了几秒。走廊尽头阳光明亮。她收回目光,走向办公室。
刚坐下,手机震。屏幕上跳出名字:沈聿修。
她盯着看了几秒,划开接听:“喂。”
“沈希。是我。”沈聿修沉稳的声音传来,尾音似乎带着一丝极淡的笑意。
“沈教授。”公事公办。
“收到厅里的工作函了。苏南调研的事。”他声音依旧平稳,但语气明显比之前松弛了一些,甚至带上一点熟悉的调侃,“行程安排和需要你这边协调准备的重点材料清单,我整理了一份。领导,” 他故意在“领导”两个字上加了点揶揄的腔调,“你看是现在抽空听我汇报一下,还是我先发你邮箱,您有空了再御览批示?”
这声“领导”和那点揶揄,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让沈希握着手机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了一下。
大学,沈希当上学生会部长那时候,沈聿修也曾称她领导、开她玩笑。
她沉默了一瞬,才开口,声音听起来没什么波澜:“沈教授发邮件吧。我抽空看,有问题再沟通。”
电话那头的沈聿修似乎轻笑了一声,很短促,隔着电波听不真切:“遵命,领导。邮件马上发。刚出院,多注意。” 那声“遵命”也带着点玩笑的意味。
“……再见。” 沈希的回应依旧简短。
“再见。”
通话结束。忙音。沈希缓缓放下手机,指尖似乎还残留着话筒的微温。那句带着调侃的“领导”和“遵命”仿佛还在耳边盘旋。
几分钟后,邮箱提示音。新邮件来自“shenyx”,标题:“苏南调研行程及材料清单(特聘专家) - 沈聿修”。
她点开邮件,下载附件。目光扫过发件人名字和那个一本正经的标题,脑海里却莫名闪过刚才电话里那点不正经的腔调。她闭了闭眼,甩掉那点异样,坐首身体,神情专注地点开文档。
出差己成定局。工作就是工作。即使搭档是那个会叫她“领导”的前男友。
桌上的手机屏幕又亮。
【沈棠:姐!苏南调研辛苦啦!回来记得给我讲讲!(星星眼) 还有…能帮我带点那家老字号的桂花糖藕吗?就一点点!(可怜)】
沈希看着妹妹的消息,嘴角终于清晰地向上弯了一下,虽然弧度很小。她没回复,目光回到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行程安排。窗外,午后的阳光正慷慨地洒在办公桌上,映亮了空气中细小的尘埃。苏南之行,下周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