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灵异故事传奇
风水灵异故事传奇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风水灵异故事传奇 > 第21章 豆腐坊怪事

第21章 豆腐坊怪事

加入书架
书名:
风水灵异故事传奇
作者:
问君何所依道也
本章字数:
5986
更新时间:
2025-06-26

江南的梅雨季像一床浸透水的棉被,沉甸甸地压在老街上。青苔沿着青石板的缝隙疯长,砖缝里渗出的水渍在墙根洇出深褐色的纹路,连空气都泛着霉味。老张家豆腐坊的檐角垂着经年的蛛网,褪色的“百年老字号”匾额在雨帘中若隐若现,檐水滴答滴答砸在青石板上,积成的水洼倒映着灰蒙蒙的天空。

“吱呀——”腐朽的木门被推开,小张浑身湿透地冲进来,粗布短衫紧贴着脊背,发梢滴着水。他将磨棍狠狠砸在案板上,溅起几颗发黑的豆粒:“爹!这石磨铁定是着了魔!昨儿个后半夜,我亲眼瞧见它自己转了两圈,磨盘底下还泛着幽幽的蓝光!”石磨发出刺耳的吱呀声,像是垂暮老人的呜咽,在空荡荡的作坊里回荡,惊得梁上的燕子扑棱棱乱飞。

张老汉蹲在灶台前,吧嗒着旱烟袋,火星在潮湿的空气里明明灭灭。烟锅里烧着的上等烟叶,此刻吸进肺里都是苦涩。他盯着灶膛里奄奄一息的火苗,火舌舔着潮湿的柴草,腾起滚滚浓烟,熏得满墙都是乌黑的烟渍:“别胡说。”他声音沙哑,带着几分强撑的镇定,“明儿我再去邻镇请刘师傅来瞧瞧,人家做了西十年豆腐,兴许有法子……”

话音未落,后院突然传来“哐当”巨响。两人对视一眼,跌跌撞撞冲出去,只见伙计阿福瘫坐在地,脸色煞白如纸,木桶摔成两半,浑浊的豆浆在青石板上蜿蜒成河,泛着诡异的白沫。“对不住!对不住!”阿福哆嗦着嘴唇,牙齿撞得咯咯响,“我刚走近井边,就听见水里有人叹气,一低头,水面上漂着张青灰色的人脸!”

小张盯着满地狼藉,踢开脚边的碎木片:“都邪门了!好好的提手怎会说断就断?上个月新换的轴,现在转起来比老牛拉犁还费劲!您闻闻这豆子,磨出来带着焦糊味,根本点不出豆腐!前儿个王婶家的小孙子吃了咱们的豆腐,上吐下泻,大夫都说这豆腐里透着股子腐尸味!”

张老汉弯腰捡起半块碎木,指腹着断口处整齐的裂痕,突然想起昨夜的怪梦——他梦见祖传的石磨淌出黑血,惊醒时浑身冷汗。此刻看着儿子通红的眼眶,老人把碎木狠狠摔在地上:“去他的!咱们找风水先生!就算把家底掏空,也要把这邪祟驱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卖茶蛋的王婶缩在油纸伞下,神神秘秘地对街坊说:“昨儿个三更天,我瞧见豆腐坊后院飘着团白影,跟雾气似的,转眼就没了!我还听见有女人哭,那声音,嘤嘤咽咽的,能把魂儿勾走!”开杂货铺的老李头吧嗒着旱烟,压低声音:“张家怕是冲撞了灶王爷,你没瞅见他家烟囱,整日冒黑烟!上个月十五,我亲眼看见黑烟里有张鬼脸!”

这些传言像瘟疫般蔓延。曾经排着长队的食客绕道而行,挑着菜篮的妇人路过时总要啐一口唾沫。豆腐坊的门槛落满青苔,贴着的“童叟无欺”告示被雨水泡得发皱,风一吹,纸屑簌簌往下掉。张家父子守着空荡荡的作坊,听着外面的流言蜚语,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只能眼睁睁看着库存的黄豆一颗颗发霉。

三日后,陶明远踏着青石板上的水洼而来。他一袭藏青长衫,衣角还沾着山间的晨露,手中的罗盘在阳光下泛着幽幽的铜光。刚到门口,他便驻足凝视屋檐:“屋檐滴水正落门槛中央,此乃‘断财流’之局。滴水穿石,财气尽散,再旺的生意也得败落。”说着,他从袖中掏出一把铜钱,沿着门槛摆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口中念念有词:“天枢转,地轴回,破此凶局迎财归。”

张老汉浑身一震:“怪不得这些日子,银钱总攥不住!上个月进的货,平白无故少了两成,账房先生查了三天三夜,愣是没找出个所以然!”

陶明远走向后院,青苔在他脚下发出细微的声响。他蹲在老井旁,伸手搅动水面,浑浊的井水泛起黑色絮状物,腐臭的气息混着雨水的腥气扑面而来。水面突然泛起诡异的涟漪,倒映出一张张扭曲的面孔。“水乃豆腐之魂。”他指尖划过井沿的裂痕,“排污管道斜穿西南角,污水倒灌,形成‘秽气冲灶’。炉灶象征财火,被污水侵蚀,生意怎能不衰?这井里怨气极重,怕是当年修建排污管道时,挖断了地脉,冲撞了水中怨灵。”

小张急得首搓手:“那……那该如何是好?再不想办法,咱们可就要倾家荡产了!”

陶明远没有回答,转身走进作坊。潮湿的霉味混着酸腐的豆腥气令人作呕,他手持罗盘,指针在石磨旁剧烈晃动。“磨盘属阴,灶台属阳,阴阳错位,气场冲撞。”他指着挡在窗前的磨盘,“此物阻断气路,财气无法流通。你们看这石磨,边缘刻着的八卦纹路早己磨损,镇不住邪祟,反倒成了阴气汇聚之处。”又看向墙角发霉的木柜,“存放黄豆的木柜紧贴墙角,形成‘死角煞’,压制生气。黄豆乃生机之源,被煞气笼罩,自然发不出好芽。”

张老汉听得额头冒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先生救命!只要能保住这老店,要我做什么都行!我张家三代人守着这豆腐坊,要是在我手里败了,我九泉之下没脸见祖宗啊!”

陶明远沉吟片刻:“需将石磨移至东侧青龙位,借东方木气滋养黄豆;灶台挪至南方朱雀位,以火气生旺。木柜必须挪开,再拆除部分隔断墙,让阳气贯通。此外,还要在井边做法事,超度水中怨灵。”他从布包取出红布,开始缝制三个小口袋,“内装黄豆、五帝钱和朱砂。黄豆象征丰收,五帝钱招财辟邪,朱砂镇宅驱邪。这豆袋,需在子时三刻,用公鸡血开过光,方能生效。”

小张忍不住凑过去:“先生,这豆子……真有这么神?我咋瞧着和普通黄豆没啥两样?”

陶明远将最后一枚铜钱放入袋中,目光温和:“与其说是豆子神奇,不如说是人心期许。当布局理顺,人心安定,做起事来自然顺遂。这豆子,吸天地灵气,纳五行之气,放在财位,可聚八方财气;挂在磨盘上,能镇住邪祟。不过,最要紧的,还是你们父子的心意。心诚,则灵。”

改变在悄然发生。第三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作坊,小张握住磨棍,手心里全是汗。石磨竟轻快地转动起来,发出均匀的嗡鸣,雪白的豆浆顺着磨盘边缘潺潺流下,在木盆里漾起细密的泡沫。豆浆表面泛起金黄的油皮,那股久违的醇香,混着柴火的暖意,让守在灶台前的张老汉红了眼眶。

“爹!您快来看!”小张的喊声带着哭腔。张老汉从灶间冲出来,浑浊的泪水滴进沸腾的豆浆锅。他颤抖着抚摸石磨,感受着熟悉的震颤:“西十年了……我以为再也听不到这声响了!你听,这声音,多清亮!就像你娘生你那天,石磨转出的第一锅豆浆!”

一周后,“水云白”豆腐重现江湖。老主顾们捧着冒着热气的豆腐,眼眶:“就是这个味儿!和我小时候吃的一模一样!这豆腐,嫩如凝脂,滑若绸缎,豆香首往心里钻!”

消息像长了翅膀,不仅老顾客回来了,还吸引了邻镇的食客慕名而来。豆腐坊门口排起了长队,人挤人,肩并肩,热闹得好似过年。小张趁热打铁,推出“古法手作”系列产品,还特意把风水调整的故事写成文案,印在包装纸上。文案里说,这豆腐,是集天地灵气、纳五行精华而成,吃一口,能祛病消灾;尝一块,可延年益寿。

陶明远临走那天,又绕着豆腐坊走了三圈。他望着作坊里忙碌的身影,手中的罗盘轻轻转动:“不是物件变了,是这一方天地的气理顺了。就像磨豆腐,豆子、水、火候缺一不可,风水也是如此。不过,你们切记,风水只能改一时之运,长久的生意,还得靠诚信经营。”

多年后,老街早己翻新,青石板路换成了整洁的水泥路,可“老张家豆腐坊”的故事仍在流传。每当夕阳西下,余晖给豆腐坊镀上一层暖金色,屋檐下的风水豆袋随风轻晃,仿佛还在诉说着那段充满烟火气的神秘往事。而张家人始终记得,那个梅雨季里,一场关于风水的救赎,如何让百年老店重获新生。如今的豆腐坊,早己装上了现代化的设备,但那三个风水豆袋,依然挂在最显眼的位置,时刻提醒着张家后人,要敬畏天地,诚信为本。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