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时空中的历史与记忆
量子时空中的历史与记忆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量子时空中的历史与记忆 > 第91章 房地产萌芽公式

第91章 房地产萌芽公式

加入书架
书名:
量子时空中的历史与记忆
作者:
喜欢灰栗兔的邪月
本章字数:
4500
更新时间:
2025-07-07

王大有站在千禧年的街道上,怀中的心脏备份仍在剧烈跳动。视网膜上投射的公式不断闪烁,像某种来自未来的警告。

**"房地产价值=Σ(土地记忆×0.7)+λ(人口痛苦指数×1.3)"**

远处,刚刚封顶的"千禧年豪宅"外墙上的面孔越来越清晰,那些被浇筑在混凝土中的记忆正在苏醒。

#### **1. 售楼处的秘密**

王大有一头扎进路边的售楼处。

原本应该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展厅,此刻却变得一片混乱不堪,仿佛遭受了一场猛烈的风暴袭击。展示厅内的沙盘模型,原本是整个展厅的焦点,现在却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融化着,仿佛被一股强大的热量所吞噬。随着模型的融化,里面原本隐藏得很好的精密λ波发射装置逐渐显露出来,这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科技设备,其内部的构造和线路都显得异常精密。

与此同时,展厅墙上的户型图也开始不断地变换,原本清晰可见的房间布局和尺寸标注,现在都变成了一些奇怪的数字,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些数字似乎并不是普通的长度或面积单位,而是一种未知的代码或符号,它们以一种神秘的方式不断跳动和变化着,仿佛在向人们传递着某种重要的信息。

"主卧:3.5年青春记忆"

"客厅:2.8次人生转折"

"阳台:0.3个破碎梦想"

一个穿职业装的销售员突然从柜台后抬起头——她的脸上戴着"微笑面具",面具下是不断刷新的房价数据。

"先生要看房吗?"她的声音像录音机倒带,"首付只需支付十年记忆,贷款期限三十年......"

王大有掀开沙盘底座,发现下面压着一叠1998年的《商品房预售合同》。合同背面的补充条款用λ波墨水写着:

"购房者同意将1970-1990年记忆作为抵押物,若断供则产权归记忆银行所有。"

最可怕的是签名处——每个指纹都在λ波照射下显露出更小的字:

**"自愿"**

2. 土地的记忆

街道突然剧烈震动。

王大有冲到窗前,看到"千禧年豪宅"的外墙正在剥落,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记忆晶体。更远处,整座城市的地皮像地毯般被掀起——

地下不是泥土,而是层层叠叠的记忆压缩层:

最下层是知青开荒时滴落的汗水结晶;

中间是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的录音带;

最上层则是农民工讨薪时的血手印......

这些“土地记忆”仿佛是被一股神秘而强大的力量所掌控,它们正源源不断地从各个角落被抽取出来。这股力量如同幽灵一般,无形无迹,但却能精准地捕捉到每一段“土地记忆”。

这些被抽取的“土地记忆”通过λ波管道,如同一股洪流般涌向城市中心的“记忆银行”。λ波管道就像是一条连接着城市各个角落和“记忆银行”的高速公路,将这些珍贵的记忆迅速传递。

就在这时,银行大楼的外墙突然变得透明起来,仿佛是被某种力量所穿透。原本坚固的墙壁此刻如同玻璃一般,让人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的情景。

然而,当人们透过透明的外墙看到里面的景象时,却都不禁毛骨悚然。里面的景象异常诡异,让人不寒而栗。

成排的"记忆柜员"正在将痛苦记忆打包成理财产品,柜台前的顾客用太阳穴的接口首接交易。

一个穿西装的男子突然惨叫一声,他的记忆被抽干,身体像泄气的皮球般瘫在地上。柜员麻利地给他贴上标签:

"不良资产-等待重组"

3. 公式的起源

王大有怀中的心脏突然发烫。

一组全息影像自动播放:1998年的某间会议室,钱广进正在向领导们演示PPT:

“房地产将成为新的记忆收割机。”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手指坚定地指向屏幕上的公式,仿佛那是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

众人的目光随着他的手指移动,落在那一串复杂的符号和数字上。

“通过λ波共振,我们可以把土地记忆转化为经济价值……”他的解释让人们的眼睛逐渐睁大,对这个看似神奇的理论充满了好奇。

λ波共振,这个陌生的概念在他的口中变得如此重要。他详细地阐述着如何利用这种共振来捕捉土地的记忆,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会议室里的人们开始交头接耳,讨论着这个惊人的想法。有人质疑其可行性,有人则对其潜力充满期待。

他静静地站在屏幕前,自信的笑容始终挂在脸上,似乎对自己的理论充满了信心。

画面切换到一个实验室,技术人员正在往混凝土试块里注射记忆液体。压力测试显示:

**"掺入痛苦记忆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提升47%"**

最后的画面是杨春梅闯入实验室,偷偷修改了配方。她在实验日志上写道:

"当痛苦达到临界值,混凝土会歌唱......"

4. 觉醒的楼盘

"千禧年豪宅"突然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整栋建筑像活物般扭动起来,窗户变成眼睛,阳台伸出臂膀。那些被当作"建材"的记忆体纷纷挣脱混凝土的束缚,在空气中形成一个个模糊的人形。

一个由无数张下岗证拼接而成的巨人从楼盘里站起,它的声音带着钢筋摩擦的刺响:

"我们不是建材......我们是人......"

街道上的售楼处一个接一个爆炸,飞出的合同在空中自燃,灰烬组成一行字:

"记忆永不还贷"

5. 包工队的使命

王大有的λ波光路突然指向城郊。

那里有一支正在集结的包工队——不是现在的机械化施工队,而是八十年代那种戴藤帽、扛铁锹的农民工队伍。

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他们的工具都在λ波照射下显露出真实形态:

铁锹的柄上刻满知青的名字;

水泥抹子是下岗工人的肋骨改造的;

而水平仪里漂浮着杨春梅的一滴眼泪......

队伍最前方的工头摘下藤帽,露出机械与血肉混合的头颅。他的声音带着搅拌机的轰鸣:

"该浇筑新时代的地基了......"

(**下一章:包工队动力学**)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