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公主伴读后
当了公主伴读后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当了公主伴读后 > 第六章 授课

第六章 授课

加入书架
书名:
当了公主伴读后
作者:
薄荷不加冰
本章字数:
4288
更新时间:
2025-07-08

将笔握在掌心,冰凉触感。

笔杆比竹管短了半截,却沉甸甸坠手,金属的冷硬与琉璃珠的温润在指腹交织。旋开笔帽时,弹簧发出细微的 “咔嗒” 声,露出三棱形的笔尖,在烛光下泛着幽蓝冷光。

“先生可是要蘸墨?”凤阳赶紧提问,却见先生笑着摇头。

接着旋开后半截,见里面没有墨水。

“秦小姐,可有墨水?”秦以宁连忙想起了,是有瓶散发奇异香味的琉璃瓶,“先生稍等。”

宝华殿外,唤来碧桃将这物取来。

“这便是了。”

在洒金宣纸上轻点,浓黑的墨汁竟顺着笔尖洇出,在纸面绽开一朵墨梅。不同于羊毫的柔润,钢笔触感锋利如刃,像是用刀尖在雪地上犁出沟壑。

“这... 这如何收锋?”

“手腕发力,而非运肘。”

这次刻意放缓速度,笔尖与纸面摩擦出沙沙细响,竟有些像春蚕啃食桑叶。

当“宝华殿”这三个字如行云流水般落在纸上时,众人的瞳孔都不禁猛地一缩,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惊讶之色。

这三个字,与那支毛笔所写出的圆润婉转的字体截然不同。它们宛如被赋予了生命一般,从宣纸上跃然而起,每一笔都充满了力量和张力。

然而,在这刚劲有力的笔画之中,却又巧妙地融入了女子独有的柔韧。那线条的弧度,既有着女性的柔美,又不失力度,使得这三个字在刚硬与柔和之间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女孩们凝视着这三个字,仿佛能感受到先生在运笔时的心境和情感。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更是一种独特的风格。

秦以宁托着木匣,等待众人挑选。

凤阳率先上前,眼睛紧紧盯着那支刻着牡丹雕花的钢笔,一把将其拿起,眼中满是兴奋。“我便选这支。”她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迫不及待。

接着,其他女孩也纷纷上前挑选,不一会儿,匣子中就只剩下最后两支,一支刻着月季,一支刻着兰花草。

“佳宁郡主请”秦以宁见一首安静站在等待的女子缓缓走上前来,轻声道:“多谢秦小姐,我选这支。”她的声音轻柔,眼里满是好奇。

众人挑选完毕,“请先生赐教!”女孩们异口同声地说道。

然后纷纷学着先生的样子取来墨水,小心翼翼地在宣纸上进行试验。一边尝试,一边观察着先生的动作,生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对。

起初,女孩们都有些生疏,钢笔在纸上划过,留下歪歪扭扭的字迹。但在先生的耐心教导下,她们渐渐掌握了技巧,字迹也越来越工整。

过了一会儿,芳菲郡主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先生,我觉得这用硬度更高些的信笺纸可能会更好吧?”她的话音刚落,其他女孩们也纷纷附和,表示赞同。

这新式笔用起来不费力,连续写两个时辰也是可以的,还精美小巧。

先生微微一笑,点头道:“正是如此。信笺纸的质地较硬,更适合用这种新式笔书写,能够更好地展现出笔画的力度和美感。”

听到先生的肯定,女孩们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接着,先生又说道:“今日的课后作业便是用这新式笔写一首诗歌。希望你们能够认真完成,充分发挥出这种笔的特点。”

女孩们听后,都显得有些兴奋,慢慢掌握这种新式笔的用法。

京郊,段如风独自骑马来到一座屋舍前,门楣上挂着一块松木,上面写着 “听松禺” 三个大字,笔力雄厚,入木三分,在阳光下泛着微微的光泽。

突然传来一阵悠扬的琴声,那琴声清越空灵,如潺潺流水,又如珠落玉盘。

段如风心中一动,不由自主地循着琴声走去。

一位老者白发苍苍,正在抚琴。身着一袭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腰间系着一条褪色的绦带,虽衣着朴素,却难掩身上那股书卷气。

“老师,师兄!”段如风满脸笑容,心中难掩激动之情,他迈着大步,快速走到两人面前,恭恭敬敬地向他们问候道。

“哈哈,子谦啊,确实好久没见了呢!”老师看着眼前的段如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笑着说道,“你这小家伙,是不是又长高了不少啊?”

自从两年前离开青鸣书院,进京养老,己是好久没见到自己的关门弟子了。

他的人生中,有一大幸事,那就是收下了这两个让他引以为傲的门生。其中,段如风更是出类拔萃,不仅天资过人,而且勤奋好学,时政也是一点就通。

“离开老师,学生似乎只增长了身高”段如风也不生疏,熟练地回话,顺手接过师兄递过来的茶。

老者大笑,“还是如此贫嘴”,继续抚琴。

“好茶!”时隔两年,再次喝到师兄赵泽宇亲手泡的茶,不由感慨。

一壶雨前龙井,茶香袅袅升起,氤氲了两人的面庞。

面前男子身着紫色衣袍,腰间挂着一块温润的玉佩,长发用一支白玉簪束起,坐姿挺拔如松。

段如风望着眼前的师兄,心中感慨万千。

师兄比三年前更加俊朗,气质也愈发沉稳,举手投足间清冷贵气。

“子谦,这么看我干什么,我脸上难道有花不成。”

段如风轻轻叹了口气,“师兄不说话时,脸上便有花。”

谁能想到清冷俊美的外表下男子的嘴跟淬了毒似的呢。

赵泽宇点点头,“你这性子倒还是如此顽劣。”

两人回忆起在青鸣书院的日子,嘴角都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了笑容。

那时候的日子,真是无忧无虑啊!

他们一起在藏书阁里偷吃夫子种的果子,那酸酸甜甜的味道至今仍萦绕在心头。

还有在月下偷喝梅子酒的时光,月光如水洒在他们身上,酒杯中的液体在月色的映照下泛着微光,他们一边浅酌,一边畅谈着对未来的憧憬。

而在先生的教导下探讨诗书礼易、治国之道的情景,更是历历在目。

两人说着说着,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琴音间回荡,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无忧无虑的岁月。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