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姑苏城的桃花却在这细雨中开得愈发娇艳欲滴。
秦以宁撑着一把油纸伞,身披狐裘,缓缓走着,脚下的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光滑如镜。那的花瓣被雨水浸润后,更显得晶莹剔透,宛如玉雕般精致。
漫步在逍遥庄后山的桃花林中。
这逍遥庄是大舅友人的道观,环境清幽,远离尘嚣。庄内古木参天,曲径通幽,而这片桃花林则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景致。
她的目光落在那些盛开的桃花上,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淡淡的忧伤。母亲的牌位就供奉在这道观之中,每年都会来此祭拜。
细雨如丝,轻轻地飘落在肩头和伞面上,发出轻微的“滴答”声。秦以宁静静地站在一棵桃花树下,凝视着那满树的繁花,仿佛能看到母亲温柔的笑容。
父亲决定入京,这对于秦以宁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决定。她深知,这意味着他们在姑苏的时光即将结束,而她也将离开这个熟悉的地方,前往一个陌生的城市。
母亲的离世让秦以宁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那以后,她常常会与舅母和表兄一同前往道观小住。观里宁静和清幽的环境给了她一些安慰,让她能够暂时忘却生活中的烦恼和哀伤。
在道观里,秦以宁喜欢漫步于庭院之间,欣赏着周围的山水和花草。她会静静地坐在石凳上,感受着微风拂面的惬意。
突然间,一阵清脆的马蹄声响彻耳畔,仿佛由遥远的地方逐渐逼近。她不禁心生好奇,缓缓抬起头,目光投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只见一匹骏马出现在桃林里,马蹄踏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溅起一串串水花。而马背上的少年,则如同仙人降临一般,一袭洁白的衣裳在雨中显得格外亮眼。
那少年身姿挺拔,面庞英俊,剑眉星目,高挺的鼻梁下嘴唇微微上扬,透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他的长发如墨,随风飘动,与白色的衣袂相互映衬,更显其清冷出尘之态。
少年在距离她不远处猛地勒住缰绳,骏马长嘶一声,前蹄高高扬起,然后稳稳落地。
然而,少年却并未下马,只是静静地坐在马背上,似乎对在这雨中有如此悠闲漫步之人感到有些意外。
不想一阵狂风袭来,吹落了她手中的伞,满林花瓣纷飞。
卯时三刻,秦以宁在朦胧天光里睁开眼,是梦啊....
帐幔外传来碧桃轻唤:“小姐,该起身去宫里了,今日是袁先生的书法课。”
上次袁先生布置的课业是临摹柳体字一页,小姐早就写完放在了宝华殿,只要及时进宫便能赶上巳时的课。
知夏踏着露水穿过回廊,她娘在大厨房当厨娘,早早己备好温粥和蒸饼。
昨日是来不及返回宫里的,宫里酉时落锁,从辰时开始可以进出,她翻身坐起,窗棂透进的微光里,案头的画卷泛着柔和的墨色。刚画了一半,依稀可见宫内楼宇,亭台楼阁。
“知夏,这幅画替我收好。”想起刚才的梦,脸颊有些发热。
铜镜前,秦以宁任由知夏绾发,还不忘让人收好画卷。
“放心吧小姐”知夏特意挑了支白玉簪,簪头雕琢的并蒂莲小巧精致。青黛色襦裙上绣着的兰草纹随着动作轻晃。
梳洗后,匆匆用过早饭,便带着碧桃上了马车。
这回带的东西有点多,昨日姨母带来的东西都带着了,毕竟她在宫内待的时间长。
在宝华殿一起学习的有十位女学生。凤阳公主、镇北王府芳菲郡主、太师府佳宁郡主,东安王府的芷晴郡主,养在皇太后身边的明珠郡主,以及五位伴读。
今日授课的是袁先生,教习书法和绘画。
毕竟是教女眷们学习,圣上聘请了一半女先生。
袁先生曾经是宫里的女官,25岁后出宫荣养多年,以教习女眷习字为生,这回又被请回宫里,每月两日课程。
跨进门槛,扑面而来的是墨香混着书卷气。
袁先生和善,早到的人都是在现场补课业。女孩们都是活泼爱玩的年纪,袁先生总是能理解。
阿蘅轻手轻脚走向自己的座位,将之前写好的字摊开在桌子上方便先生一会检查指导。
她取出镇纸压好纸张,又将砚台细细洗净,倒入新磨的墨汁,等待上课。
“以宁妹妹,你这是何物呀?”
早早来补课业的芳菲郡主凑了过来,随意糊弄完后见到秦以宁落座,一张明艳的小脸上满是好奇的看着桌上打开的木匣子。
这正是舶来品,一种新式的笔。
秦以宁昨日清点,发现包袱里有一匣子新式的笔,足有20支,款款有细微区别,便打算今日赠与同学们。
“芳菲郡主,这是一种新式的笔,原想等着袁先生来请教用法后再赠与大家。”
周芳菲点了点头,匣子里数量众多,都很精美。学生们经常互赠新鲜事物,倒是不以为意,只是第一次这么希望先生早点来为众人解惑。
“哦,让我来看看?”话音刚落,一道温和的女声传了进来。
“袁先生请。”见袁先生来了,秦以宁便拿出单独准备好的匣子,里面精心放了两支新式笔。
“多谢秦小姐”袁先生本名袁秀兰,出宫后一首未嫁,女子读书本就不易,她能一首坚持打下名声,自不是迂腐古板的人。
匣中躺着的银管像江南女子鬓边的累丝步摇 —— 笔身刻着细密藤蔓纹,尾端缀着靛蓝琉璃珠,倒不像是书写之物。
“这是舶来品,名唤钢笔” 袁先生知道凤阳公主的这位伴读秦七小姐有一舅父在两广地带从商多年,“无需砚台,旋开笔帽即可书写。”
听到这话,满屋的女孩们都好奇起来,若是不需要砚台,好看的衣裳也不至于沾染上墨水了!
“先生果然见多识广”秦以宁回到座位上落座。
“人可到齐了?”望着平素困顿的女孩们今日都满脸好奇,“今日秦小姐备了新式笔,我就借花献佛传授如何用这新式笔写字吧”
这新式钢笔,她曾在服侍贵人时见过,如今,再见不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