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归处,有良田
云归处,有良田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云归处,有良田 > 第29章 制作土豆粉

第29章 制作土豆粉

加入书架
书名:
云归处,有良田
作者:
哈哈居士
本章字数:
4554
更新时间:
2025-07-08

李氏和云峰秋掀起的风波,如同悬在头顶的阴云,提醒着云家前路并非坦途。

但云英越深知,愤怒和担忧解决不了问题,唯有让自己更强大、让财富的根基更稳固,才是应对一切牛鬼蛇神的硬道理。而眼下,己经大丰收的土豆,就是她手中最强有力的武器!

云英越却一头扎进了厨房。她没有急着去品尝烤土豆或炖土豆的香甜,脑海中翻腾的,是另一种让她魂牵梦绕的现代美食——土豆粉!

那晶莹剔透、爽滑筋道的口感,那吸饱了浓郁汤汁的满足感……在她穿越前,是街头巷尾、火锅麻辣烫里不可或缺的灵魂!

在这个只有粗糙米粉、面条和面疙瘩的时代,如果能做出土豆粉……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

“对!就做土豆粉!”云英越猛地一拍桌子,眼中迸发出强烈的光芒。

“土豆产量高,但首接卖鲜薯,价格还是被‘贱粮’的印象压着。可如果把它变成精加工的、全新的、方便又美味的食物形态……那附加值,绝对翻倍!而且保存期更长,运输也方便!”

她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目标明确:在土豆大规模收获前,攻克土豆粉的制作工艺!

云家的厨房再次变成了云英越的“秘密实验室”。

土豆洗净去皮。关键一步——粉碎!没有粉碎机,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

用家里那个磨豆浆的小石磨!将土豆块硬生生地磨成糊状!这是个极其费力费时的过程,云英治和云英禹轮番上阵,磨得手臂发酸,才得到几盆白花花的土豆浆糊。

将磨好的土豆浆糊倒入大木桶,加入大量清水搅拌稀释。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沉淀。淀粉比水重,会慢慢沉到桶底。需要静置好几个时辰甚至过夜,再用清水洗粉沉淀,云英越耐心地等待着,期间小心地撇去上层浑浊的水和漂浮的杂质。

沉淀完成后,轻轻倒掉上层的清水,桶底便是一层厚厚的、洁白的土豆淀粉!如同细腻的白沙。用勺子小心地将这层湿粉刮出来,放在铺了干净细棉布的竹筛上沥水。

晒干后如何把它变成细长、均匀、筋道的粉条?这才是真正的技术难关!

云英越仿照现代土豆粉工艺,让云峰春用薄铁皮敲打了一个底部钻了许多小孔的简易“漏勺”。

她将淀粉加少量水调成稠糊状,烧开一大锅水,将糊糊倒入漏勺,用木勺用力挤压,糊糊从孔洞中流出,落入沸水中。

然而,出来的“粉条”粗细不均,一下锅就断了、糊了,变成一锅黏糊糊的浆汤。失败!

云英越改变思路。她尝试将淀粉揉成面团,然后像擀面条一样,用擀面杖擀成薄片,再用刀切成细条。

结果下锅一煮,粉条要么粘成一坨,要么软烂没嚼劲,毫无筋道可言。还是失败!

云英越盯着失败的“作品”,眉头紧锁。她回忆着现代工艺的关键点:熟芡!土豆淀粉需要先用沸水烫熟一部分,形成具有粘性和弹性的“芡”,再和生淀粉混合,才能赋予粉条筋道的口感!

云英越重新振作。她取出一小部分淀粉,加入少量冷水调成稀糊。

然后在灶上烧开一小锅水,将沸水猛地冲入稀糊中,同时用筷子快速、用力地朝着一个方向搅拌!随着“刺啦”一声,稀糊瞬间变得透明粘稠,成了半熟的、富有弹性的“熟芡”。

她将滚烫的熟芡趁热倒入剩下的大部分生湿淀粉中,开始用力揉搓!这是个极其烫手的过程,云英越手上裹着厚厚的湿布,咬着牙坚持揉。

生粉与熟芡在高温和力量下渐渐融合,形成了一种光滑、柔韧、略带弹性的浅灰色面团。

云英越再次尝试漏勺法。这次,调好的芡糊通过漏勺挤入沸水中,形成的粉条明显不同了!

它们呈半透明状,粗细相对均匀,入水后迅速凝固定型,不再轻易断裂!煮上片刻捞出,放入冷水中过凉。

当云英越捞起一根煮好的粉条,手指感受到那滑溜筋道的触感时,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她轻轻咬了一口,爽滑!Q弹!带着土豆淀粉特有的清香!虽然可能还比不上现代工业产品的完美,但这绝对是成功的土豆粉!

“成了!娘!大嫂!静姐!丽妹!快尝尝!成了!”云英越激动地声音都在发颤。

纪湘等人迫不及待地每人捞了一小碗。简单的用葱花、酱油、醋、一点点辣椒油和猪油拌了拌。

入口的瞬间,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天爷!这……这口感!”纪湘难以置信地看着碗里晶莹剔透的粉条,“滑溜溜的,还这么有嚼劲!比面条好吃多了!”

“又滑又韧,吸溜一下就进嘴了!真爽口!”张文心也赞不绝口。

“好吃!姐姐真厉害!”云英静和云英丽吃得停不下来。

云英治和云英禹也被香味吸引过来,尝了一口后,眼睛都亮了:“小妹!这东西绝了!拿出去卖,肯定抢疯!”

试验成功,云英越信心倍增。但小批量手工制作和未来面对几十亩土豆的量产,完全是两回事。

当务之急是改进工具。漏勺效率太低,且粗细控制不好。

她立刻找来云峰春和大伯云峰高,画出了更专业的“饸饹床”结构图。

一个类似大型注射器的木制工具,通过杠杆原理挤压淀粉团,从带孔的金属“漏板”中挤出粉条。

“爹,大伯,这中间的孔板是关键!孔要细,要均匀!得找镇上的铁匠打!”云英越详细解释着原理和要求。

在等待工具制作和土豆丰收的日子里,云英越带领着家里的女人们开始研发各种土豆粉的吃法:

爽滑筋道,酸辣开胃,夏日绝配。重点在调味汁的调配。

用猪骨或鸡架熬制浓汤,加入煮好的土豆粉,撒上葱花、香菜,汤鲜味美粉滑溜。

在骨汤基础上加入醋和辣椒油,酸辣过瘾。

云英越甚至畅想着,等以后条件成熟,就可以做薯片,薯条!

第一批定制的饸饹床零件从铁匠铺运回来,云峰春父子三人开始组装调试。

更多的土豆,则被源源不断地送入清洗池,准备踏上它们华丽的变身之旅,成为晶莹剔透、潜力无限的土豆粉!

云英越站在堆满土豆的院子里,看着忙碌的家人,看着崭新的饸饹床,闻着空气中新挖土豆的泥土芬芳和厨房里飘出的、试验骨汤的浓郁香气,心潮澎湃。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