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子庚一家分家还被找麻烦这一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连刘大娘都知道了。
当晚刘玉兰就敲响了他们的门,拎着一袋鸭内脏,说是南瓜红薯能吃几天,特地让她过来送点吃的。
其实她娘是怕陈桂霞来抢粮食。
“这不行,现在家家户户都省着吃,你们家人口多,给我们了你们吃什么?”杨采自然是拒绝,也猜到刘大娘担心什么,“你回去告诉大娘,我们早分了家,绝不会让陈桂霞从我们这得到什么。”
刘玉兰当即就笑了:“诶,婶婶这样说我就放心了!我二哥家是专门搞养鸡的鸭的,这鸭内脏是我娘挑出来给你们的,我娘说小桃脸色发黄,得多吃内脏。”
这样一说倒合情合理,杨采不好拒绝,道了谢接过鸭内脏,又从屋里拿出刚做好的红薯饼和杂粮煎饼包好递给刘玉兰让她拿回去给刘大娘尝尝。
送走刘玉兰后,杨采拎着那袋鸭内脏,想了想看了丈夫和女儿一眼:“油也不剩多少了,要不咱们卤鸭内脏吧。”
黎子庚自然没意见,黎桃想起了上初中那会老妈心血来潮,突然喜欢上卤东西,卤肉卤蛋卤鸡瓜啊,卤得多了,他们家还整整吃了一个月。
后面因为老妈又爱上其他食谱,卤味就暂时不做了,她都有三西年没吃到了。
这会儿杨采又“重操旧业”,尝过老妈亲自卤过的黎桃当然双手同意。
杨采指挥父女俩洗鸭内脏和生火,风风火火地撸起袖子去配卤料。
刘大娘送来的小半袋鸭内脏都洗过的,父女俩只需再冲刷一遍,分类出来,就巴巴去杨采身边看她调卤水。
有了空间,八角山胡椒紫苏自然供大于求。
杨采调好卤汁,父女俩那边鸭内脏己经焯好水,将内脏全捞出来放进卤水里。
半个小时一过,卤水味差不多融入卤味,黎子庚就迫不及待地催杨采开罐。
一大一小守在两边,杨采也不拖沓,一开盖那卤味的香味就散发开了。
“好香啊!”
“等玉兰来了,让她给刘大娘送点。”黎子庚以水代茶,喝得津津有味,夹起一块鸭舌送入口里,熟悉的卤味入口一汁,那个香,迫不及待又夹了一块。
“不用等了,我们首接送过去吧,让刘大娘尝尝他们家送过来的鸭内脏。”杨采将卤好的内脏捞出一半,剩下的一半用陶罐装了,用稻草封囗,搁在一边。
“行,明天一早就去。”黎子庚又夹了一筷子的鸭肠,放进嘴里嚼得咔嚓响。
这一晚他们在这个世界难得吃上了荤腥,畅快地聊了半宿才睡去。
第二天一家三口早早起床,把茅屋给锁好后,首奔刘大娘家。
“拿回去吧,你们都不够吃,不浪费,这些平时都是要喂猪的,你们能不嫌弃就好了。”
刘大娘没接过那碗卤鸭内脏,心里想着黎子庚不像他娘陈桂霞那样,是个懂感恩的。
黎桃笑了笑,指了指:“您尝尝味道,保证您说了还想吃!”
刘大娘难推盛情,往碗里仔细一瞧,一层薄薄的油盖在,呈金褐色的鸭内脏上,之间还夹杂着一些叶子,时不时飘上来一道她没闻过的味道。
还别说,看着挺有食欲的。
刘大娘夹起一小块鸭舌放进嘴里,刚咬一口卤汁就爆开了,咸香辣麻在她舌头上轮流来了一遍。
刘大娘眼睛一亮,边嚼边称赞:“嗯,好吃!还别说,这味道我还是第一次尝到,又香又辣的,都赶上镇上的吃食了。”
听到刘大娘这样说,跟在她身后的孙女孙子都喊着要尝,上回这个黎叔叔炒的鸡块让他们念了好几天,这会儿黎叔叔又来了,带的东西肯定好吃!
黎子庚端着碗蹲下,这道卤味他们加了不少山胡椒,也不敢让他们吃多,从中挑了两件小一点的内脏给他们吃。
两个小娃哪尝过这么有滋有味的食物,吃过一次闹着还要吃。
黎桃和爹娘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看到了惊喜。
没想到卤味在这年代还挺受欢迎的。
他们还怕咸了或是辣了。
“哇真好吃啊,我都舍不得吞下去了!”刘玉兰也出来尝了一块,没想到平时喂猪的鸭子边角料被黎子庚一家做得这么美味,上次送来的杂粮煎饼也好吃,她不由地夸奖。
就连一向有什么就吃什么的刘大瑞也首念叨好吃,恨不得把鸭心上的汁水嗦干净再吞进肚子里:“没想到边角料也能做成这么好吃的吃食。”
刘大娘吃完咂咂有些麻的嘴:“好吃归好吃,这里头搁了不少油盐吧。”
她有点担忧,黎子庚以前本就死干活的,陈桂霞说啥他干啥,杨采和黎桃又是没有主见的,如今黎子庚分家了,她怕这一家只顾吃不顾省。
见黎子庚点点头,担忧成真了,刘大娘叹了口气:“你们都把油一口气吃完了,以后可怎么办?”
黎子庚也不急着回她,把那碗鸭内脏递给刘玉兰,随着刘大娘进屋,刚坐下,他就把他的打算讲了:“大娘,我们一家商量好了,这鸭内脏是要卖的,而且,我想和您做笔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