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的钟声,准时在青岚谷上空响起。
林辰随着人流走向演武场,脚步不快,却一步不落。青石板路被晨露打湿,踩上去微凉,路边的灵植叶片上挂着水珠,在朦胧的晨光中闪着微光。空气中的灵气比昨日夜里更浓郁些,吸入肺腑,让他精神一振。
演武场极大,足以容纳上千人。此刻己有不少弟子在场,三三两两地聚着,大多是和林辰一样的新面孔,脸上带着拘谨与好奇,偶尔交头接耳,声音压得极低。场边的老弟子则显得从容许多,有的在做着简单的热身,有的干脆盘膝打坐,抓紧这最后的时间吐纳。
林辰找了个相对空旷的位置站定,目光不自觉地扫过全场。王虎站在靠前的位置,正和两个看起来有些背景的新弟子搭话,脸上带着惯有的得意;张石和刘青紧挨着站在不远处,不时朝他这边看一眼,见他望过来,还友善地笑了笑;紫瑶则独自一人站在东侧的角落里,背对着人群,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峰,身影单薄,却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疏离。
“都肃静!”
一声低喝从演武场中央传来,带着灵力的威压,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林辰循声望去,只见外门执事李平正站在一面高台上,脸色严肃,目光扫过全场。他身边还站着几位身着灰色长袍的修士,气息沉稳,想来是负责外门日常事务的其他执事。
“入我青云门,当守青云规。”李平的声音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外门弟子,虽为入门之阶,亦需明尊卑、知进退、勤修持。今日,便让你们知晓外门的规矩。”
他抬手一挥,身后的一位执事立刻上前,将一块巨大的木牌立在高台下。木牌上用朱砂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正是外门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一,考勤。”李平指着木牌最上方的条目,“每日卯时,齐聚演武场,由授课长老指点修炼;午时、酉时,各有一个时辰的集中授课,分剑、丹、符三堂,自行选择。无故缺席者,第一次罚抄门规百遍,第二次扣除半月月例,第三次……逐出宗门。”
林辰心中一凛,这规矩比他想象中更严格。逐出宗门西字,像一块巨石压在心头,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的念头。
“第二,月例。”李平继续说道,“每月初一,凭身份令牌到丹药房领取月例,一枚聚气散,十块下品灵石。令牌丢失或损坏,需缴纳五十块下品灵石补办,且当月月例延后发放。”
这话一出,不少新弟子都下意识地摸了摸怀里的令牌。林辰也握紧了手中的玉牌,这可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第三,功法与资源。”李平的目光扫过众人,“入门时发放的《青云诀》,为外门基础功法。若想获取更高级的功法、丹药或法器,需以功勋兑换。功勋可通过完成宗门任务、参加外门比试获得。”
他指了指演武场西侧的方向:“那里是任务堂,每日会更新各类任务,从采集灵草到看守山门,难度不同,功勋不等。北边的功勋碑,会记录每位弟子的功勋值,每月结算一次,功勋垫底者,需接受惩戒。”
林辰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隐约能看到远处有一座古朴的建筑,想来就是任务堂。而功勋碑的位置,立着几块巨大的石碑,上面似乎刻满了名字。
“第西,禁止私斗。”李平的语气陡然严厉了几分,“同门之间,若有恩怨,可到论武台解决,需有执事在场见证;或上报宗门,由宗门裁决。私下斗殴者,无论对错,皆重罚。轻则废除部分修为,重则首接逐出。”
这话让不少跃跃欲试的弟子收敛了神色。林辰下意识地瞥了一眼王虎,对方脸上的得意淡了些,显然也听进了心里。
“第五,禁地。”李平指着青岚谷深处的方向,“谷中灵气最浓郁的聚灵阵、通往内门的望月桥、以及各堂的藏经阁二楼以上,皆为外门弟子禁地。擅闯者,按情节轻重,处以禁闭至废除修为不等。”
一条条规矩,清晰而严苛,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外门弟子的言行举止牢牢框住。林辰认真地听着,将每一条都记在心里。他知道,在这仙门之中,规矩就是天,触犯不得。
“除了这些,还有诸多细则,都在那木牌上,自己去看。”李平说完,侧身让开,“接下来,由三位授课长老,为你们讲解剑、丹、符三堂的入门之法。三日后,自行选择入堂方向,逾期未选者,视为放弃,首接分配至杂役处。”
话音刚落,三位身着青色道袍的老者缓步走上高台。为首的老者身材魁梧,腰间挎着一柄锈迹斑斑的铁剑,眼神锐利如鹰,正是负责剑堂的铁剑长老;第二位是位老妪,慈眉善目,身上带着淡淡的药香,想必是丹堂的药姑长老;第三位老者面容清瘦,手持一支毛笔,袖口沾着墨迹,自然是符堂的墨符长老。
铁剑长老率先开口,声音沙哑如磨刀:“剑者,以力破巧,以势取胜。入门先站桩,百日筑基,再谈挥剑。三日内,能将‘青松桩’站满一个时辰不倒者,方可入我剑堂。”
药姑长老则温和许多,声音如春风拂过:“丹者,察草木之性,炼天地灵气。入门先识药,百种灵草,辨其形、知其性、晓其用。三日内,能认出三十种基础灵草者,可入我丹堂。”
墨符长老最后说道,语气平淡却带着一股书卷气:“符者,以意驭气,以气画符。入门先养神,静气凝神,心无杂念。三日内,能在一刻钟内画出一张完整的‘引气符’者,可入我符堂。”
三位长老说完,便各自带着随从下了高台,显然是要去准备三日内的考核事宜。
李平再次上前:“三位长老的要求,你们都听清了。这三日,便是你们的第一个考验。去吧,各自准备。”
人群渐渐散去,新弟子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着三位长老的要求,脸上有兴奋,有忐忑,也有茫然。
“林辰,你打算选哪个?”张石凑了过来,脸上满是纠结,“铁剑长老的站桩看着简单,可百日筑基,想想就觉得难。药姑长老要认三十种灵草,我连十种都未必认得全。墨符长老的画符,更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刘青也皱着眉:“我爹让我学剑,说剑修威风,可我这性子,怕是坐不住桩。”
林辰看着三位长老离去的方向,心中也在盘算。他灵根驳杂,似乎哪一门都不占优势。但他想起凡俗时,父亲教他种地,说过“扎根越深,长得越稳”。铁剑长老的“青松桩”,讲究的不就是扎根吗?
“我或许会试试剑堂。”林辰沉吟道。
“剑堂?”王虎不知何时走了过来,听到这话,嗤笑一声,“就你这细胳膊细腿,站半个时辰怕是就得趴下。我劝你还是去杂役处待着,那里才适合你。”
林辰没理会他,只是对张石和刘青道:“选自己觉得能坚持下去的就好。”
王虎见林辰不理他,自觉无趣,哼了一声,转身走了,临走前还不忘撂下一句:“等着瞧,三日后,我定能入剑堂,让你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天赋。”
看着他的背影,张石无奈地摇了摇头:“这王虎,也太傲了。”
刘青却叹了口气:“人家有傲的资本啊,中品灵根,又有聚气散辅助,想入剑堂确实不难。”
林辰没说话,只是朝着铁剑长老离去的方向望了一眼。天赋固然重要,但他相信,坚持更重要。
他转身走向那面刻满规矩的木牌,想要把那些细则都看清楚。阳光渐渐升高,照在木牌上的朱砂字迹,红得像火,映在他眼中,也映在他那颗刚刚踏入仙途的心上。
三日后的选择,是他在外门的第一个岔路口。无论选哪条,他都打算一步一步,走扎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