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寂。
会议室里只剩下投影仪风扇运转的微弱嗡鸣,以及十几个人压抑到极致的呼吸声。所有人的目光都像被钉在了陆沉舟和苏念晴身上。周正的眼神充满了震惊和担忧。秦明远眉头紧锁。林玥微微张开了嘴。
陆沉舟的身体仿佛瞬间被冻结了。他高大的身影僵在原地,维持着逼近苏念晴的压迫姿势。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瞳孔在苏念晴话音落下的瞬间骤然紧缩,仿佛被无形的针狠狠刺了一下。翻涌在眼底的复杂情绪——愤怒、惊愕、一丝被戳破秘密的狼狈,以及更深层次的、连他自己都未曾深究的某种东西——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深潭,剧烈地动荡起来。
他紧握的拳头,指关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发出轻微的“咔”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他下颌的线条绷紧到了极致,像一张拉满的弓。
时间仿佛凝固了几秒。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即将达到顶点时,周正猛地站了起来,声音洪亮地打破了僵局:
“好了!都别争了!”他大步走到两人中间,像一堵墙隔开了无形的硝烟,“陆队的侦查方向是基于现有物证和线索,逻辑清晰!苏法医的侧写……虽然角度新颖,但也提供了新的思路!都是为了破案!”
他看向陆沉舟,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沉稳:“陆队,李强这条线必须深挖,他是目前嫌疑最大的人,不能放!”他又转向苏念晴,目光带着安抚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鼓励:“苏法医,你的想法……很大胆。这样,你把你刚才说的关于‘特定目标’、‘连环风险’的依据和担忧,整理一份详细的报告,包括现场那些痕迹的分析依据,尽快交给秦主任和我。我们评估一下。”
这个折中的方案,给了双方台阶下,也暂时压住了即将爆发的冲突。
陆沉舟终于动了。他极其缓慢地、几乎是带着一种刻意的控制感,松开了紧握的拳头。他没有再看苏念晴一眼,仿佛她刚才那番石破天惊的话和对他心跳的“指控”从未发生过。他转过身,冰冷的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恢复了惯常的、毫无波澜的冷硬:
“按周副队说的办。李强,周正你亲自去‘请’,手段注意,我要他开口。林玥,耳钉的购买记录和钢针来源,24小时内我要结果。”
“散会!”
最后一个字落下,他率先转身,迈着沉冷而迅捷的步伐,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会议室,黑色夹克的背影带着一股生人勿近的寒气,砰地一声带上了门。留下会议室里一片劫后余生般的低气压。
苏念晴站在原地,胸口还在微微起伏。刚才与陆沉舟针锋相对的勇气似乎随着他的离开而抽离了一些,一丝后知后觉的凉意爬上脊背。她能感觉到周围同事投来的复杂目光——有同情,有不解,也有一丝看“麻烦”的疏离。
“念晴,”秦明远走到她身边,声音温和但带着严肃,“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法医中心主任办公室。秦明远给苏念晴倒了杯水。
“坐吧。”他叹了口气,“你的专业敏锐度,我很欣赏。犯罪心理侧写在某些案件中的确能提供独特视角。但是,”他话锋一转,目光如炬,“念晴,你要明白,这里是刑侦一线,陆沉舟是支队长。他的经验、判断和权威,是无数次生死考验中建立起来的。你质疑他的方向,等于挑战整个支队的行动基础。这需要极其过硬的证据支撑,而不是仅仅靠‘可能性’和‘行为分析’。”
苏念晴捧着水杯,指尖冰凉:“秦主任,我…我只是觉得不能放过任何一种可能。万一……”
“我知道你的担忧。”秦明远打断她,“连环作案的风险确实存在。但证据呢?目前只有刘薇一个受害者。你的侧写,是建立在凶手心理异常的基础上,这本身就需要大量证据去验证。在缺乏首接证据链的情况下,贸然将资源投向一个虚无的‘恋手癖连环杀手’假设,而忽略了眼前最有可能的嫌疑人李强,一旦出错,后果不堪设想。”
他语重心长:“把你的观察和分析,形成一份严谨的报告,用物证说话,而不是情绪。这是你能做的,也是唯一能被陆队…或者说,被整个刑侦逻辑接受的方式。”
苏念晴沉默了。秦明远的话像一盆冷水,浇熄了她部分冲动,但也让她更清晰地认识到现实的壁垒。她用力点了点头:“我明白了,主任。我会尽快整理报告。”
她起身离开办公室,心情有些沉重。走廊里,周正正拿着车钥匙,准备带人去“请”李强。看到苏念晴,他停下脚步,脸上带着一丝无奈的笑意,压低声音:
“小苏法医,胆子不小啊。敢那么跟陆队叫板的,你是头一个。”他顿了顿,眼神认真了些,“不过,你的话,我记下了。放心,李强那边,我会留个心眼。你也别太…嗯,别太往心里去。陆队他…”周正似乎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摇摇头,“快去整理报告吧。”
苏念晴勉强笑了笑:“谢谢周副队。”
她回到法医中心自己的临时工位,打开电脑,开始整理思绪,将现场照片、自己的观察笔记一一罗列,试图构建一个更有说服力的逻辑链条。然而,陆沉舟那双冰冷愤怒的眼睛,和他被点破时那一瞬间几乎失控的僵硬,总是不由自主地浮现在眼前。
他真的只是愤怒她的“顶撞”和“不专业”吗?她点出“连环风险”时,他骤然加速的心跳和紧握的拳头……那里面,是否藏着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被触动的恐惧?
这个念头让苏念晴的心跳也漏了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