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早晨,数学老师张教授抱着一叠试卷走进教室,镜片后的眼睛闪着兴奋的光芒。
"同学们,下个月全市高中数学联赛的选拔今天开始。"他敲了敲黑板,"前两名将代表学校参赛,现在发卷。"
苏梦瑶接过前排传来的试卷,心跳微微加速。她瞥了眼身旁的江亦辰,发现他己经拿起笔,目光专注地落在第一道题上。
试卷刚发完,张老师突然拍了下额头:"差点忘了,按教务处要求,选拔分AB两组。单数学号A组,双数学号B组。"
苏梦瑶看了看自己的学号17,又偷瞄江亦辰的18——他们被分到了不同组。张老师迅速重新分发试卷:"A组做奇数题,B组做偶数题,满分各50分。"
教室里响起一片哀叹。苏梦瑶咬着笔帽,发现这套题难度远超平时。第三题是个复杂的几何证明,她画了三条辅助线才找到突破口。
正当她专注解题时,余光瞥见江亦辰放下了笔。才过去二十分钟,他己经完成了所有偶数题,正安静地翻看那本《量子计算原理》。
交卷时,苏梦瑶注意到江亦辰在最后一页空白处写了几行字。张老师收齐试卷,突然瞪大眼睛:"咦?这道题..."
他快步走回讲台,在黑板上写下第七题的题干:"这道空间向量题条件有瑕疵,理论上无解。"说着翻看试卷,"但苏梦瑶和江亦辰同学都给出了解法。"
全班哗然。苏梦瑶脸一热,她确实发现条件不足,但通过假设变量关系得出了一个通解。
"有意思。"张老师推了推眼镜,"两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思路吗?"
江亦辰罕见地主动起身:"我注意到缺少一个角度参数,但根据对称性,可以用θ表示..."他的声音冷静清晰,在黑板上写下一串公式。
苏梦瑶随后上台,心跳如鼓:"我是从几何角度考虑的..."她画出一个三维坐标系,"虽然缺少具体数值,但所有解都落在这个圆锥面上。"
张老师眼睛发亮:"妙!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却都抓住了问题本质。"他转向全班,"这就是数学思维的美妙之处——"
下课铃打断了张老师的感慨。同学们涌向食堂,苏梦瑶却留在座位上,看着江亦辰收拾书本。
"那道题..."她鼓起勇气,"其实我一开始完全没头绪。"
江亦辰停下动作:"但你找到了突破口。"他顿了顿,"很少有人...能想到几何转化。"
这是江亦辰第一次主动评价她。苏梦瑶心头一暖:"我爸爸是物理教授,家里全是这种烧脑题。"
江亦辰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苏明远教授?"
"你认识我爸爸?"
"读过他的量子场论论文。"江亦辰的声音罕见地带上了一丝敬意,"第三章节的数学处理很精彩。"
苏梦瑶瞪大眼睛:"那篇论文连我都看不懂!"她突然想到什么,"对了,下周我爸生日,家里有个小型聚会...如果你有兴趣..."
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江亦辰怎么可能参加这种社交活动?但令她震惊的是,江亦辰竟然点了点头:"谢谢邀请。"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帘,在两人之间的课桌上投下交错的光影。苏梦瑶突然发现,江亦辰的眼睛在阳光下不是纯黑,而是带着深邃的棕色调,像融化的巧克力。
"那...周六下午三点?"她小心翼翼地问。
江亦辰从书包里取出一个皮质记事本,认真地记下时间和地址。苏梦瑶瞥见本子上密密麻麻的日程安排,几乎每个时段都填满了学习或实验。
"你每天都这么忙吗?"她忍不住问。
江亦辰合上本子:"习惯了。"他犹豫了一下,"除了...周三晚上。"
苏梦瑶一愣,随即想起昨天两人一起留校学习的周三。她心头涌起一股莫名的喜悦,像尝到了一颗隐藏夹心的糖果。
放学时,张老师公布了选拔结果:江亦辰和苏梦瑶分别以48和45分获得参赛资格。同学们围上来祝贺,苏梦瑶习惯性地寻找江亦辰的身影,却发现他己经不在教室。
走廊尽头,她看到江亦辰正把竞赛通知单折好放进书包,动作一丝不苟。阳光从他身后的窗户斜射进来,给他整个人描上一层金边,像一幅古典油画。
苏梦瑶没有上前打扰,只是默默记下这个画面。她突然很期待周六的聚会,想知道在家庭环境中的江亦辰会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