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明圣祖
挽明:明圣祖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挽明:明圣祖 > 第594章 准备就绪

第594章 准备就绪

加入书架
书名:
挽明:明圣祖
作者:
朴学圣使
本章字数:
4876
更新时间:
2025-07-08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一个折中的办法终于应运而生,它宛如一道曙光,成功地填补了双方之间那道深不可测的鸿沟。这个办法不仅巧妙地平衡了各方利益,还为接下来的一系列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紧接着,下议院积极发挥其职能,几乎全票通过了这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提案。该提案经过内阁的认真审议和批复后,正式成为了一项具有法律效力的政策。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发生在天启三十二年(1652年),大明版的义务教育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这项提案的核心内容是:从天启三十三年(1653年)起,全面免除幼儿园和小学所有学生的学杂费以及教材费;而到了天启三十八年(1658年),这一优惠政策将进一步扩展至中学阶段,同样免除所有学生的学杂费和教材费。尽管减免的幅度相对有限,但对于那些拥有众多子女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开支节省。

减免不代表不收,毕竟教材是教育部需要花钱从印刷社购买的,因此,未来,这些费用都将由教育部自行承担。

需要指出的是,学费减免的福利尚未覆盖到大学生群体,毕竟大学教育并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然而,随着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的逐步推进,一场旨在消灭全国文盲的伟大行动也即将拉开帷幕。

对于这项比预期整整提前了近三百年的重大举措,朱由校简首欣喜若狂,甚至在睡梦中都会因为这个好消息而笑出声来。

......

天启三十三年(1653年)的新年钟声,在人们的期待中缓缓敲响。这一年,对于大明王朝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距离朱由校御驾亲征的日子,己经越来越近了。

新年刚过,朱由校的心情格外兴奋。他迫不及待地亲自去视察了军事研究院和兵仗局,看看那些最新的武器装备是否己经准备就绪。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朱由校带着一群大臣和侍从,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军事研究院。

一进入研究院的大门,朱由校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只见校场上,一门门崭新的火炮整齐地排列着,它们的炮管在阳光下闪耀着寒光,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威力。而在火炮旁边,一辆辆火箭发射车也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它们那巨大的发射筒,让人不禁想象到它们发射时的壮观场景。

朱由校兴奋地走过去,仔细观察着这些新式武器。他不时地向身边的工匠们询问关于这些武器的性能和特点,工匠们也都详细地为他解答。朱由校对这些武器的设计和制造工艺赞不绝口,他觉得这些武器一定会在战场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接着,朱由校来到了兵仗局,这里是专门负责制造和研发火器的地方。在这里,朱由校看到了一款被命名为52式燧发枪的新型燧发枪。这款燧发枪的外观设计简洁大方,看上去非常漂亮。朱由校拿起一支燧发枪,仔细端详着它的构造。

兵仗局的工匠们向朱由校介绍说,这款燧发枪的枪管口径为17.5mm,全长约150厘米,重量约为4.5千克。它采用了标准化的光素体枪管和燧发枪击发机构,使得射击更加精准和稳定。而且,这款燧发枪在二百米的距离上,能够轻松击穿光明铠,威力非常惊人。

朱由校听了工匠们的介绍,对这款燧发枪非常满意。这款火枪借用了新式火炮的新技术—?膛线,不光火枪的射程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其稳定性也得到了加强。。他认为,这款燧发枪无论是在性能还是在外观上,都绝对超越了之前的25式燧发枪,堪称当今世界最为先进的燧发枪。他相信,有了这样的先进武器,大明军队在战场上一定能够所向披靡,取得辉煌的胜利。

更关键的是,这款运用了标准化生产线生产的火枪年产量也相当惊人,达到了十万支。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兵仗局己经为近卫第一师和第二师六万骑兵,全部换装完毕。

看完燧发枪,朱由校便来到了新式火炮的边上。

这款被朱由校命名为陆军专用,天启52式75毫米野战炮,其主要参数为:

口径:75 mm

炮重约:1吨

炮长:2.7 m

炮管长:36倍口径

有效射程:3000m-5000m

射角:-11°~18°

炮口旋转角度:6°

初速:529 m/s(米/秒)

弹丸重:(6.3--7.8)/5.5公斤(高爆弹),6.4/6.1公斤(穿甲弹),7.24/7.98公斤(榴霰弹)

这是一款划时代的炮种,所采用的炮弹并非是传统的球状型,而是采用了新式铜壳弹药筒。其发射距离和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如果不是并未发明新式火药取代旧式的黑火药,朱由校相信其射程起码还会增长一倍有余。

虽然这款火炮是划时代产物,但是根据兵仗局的产量来看,年产达到了三千门。这款1吨重的火炮,需要两匹战马拖动,因此,机动性能也是极其优秀的。

同样的,这款火炮的首任使用者还是近卫一师和二师。

看完75毫米野战炮之后,朱由校又欣赏了52式重型迫击炮和52式火箭炮这两款新式武器。

52式重型迫击炮和52式火箭炮同样采用了铜壳弹药筒。

与之前的28式火箭炮仅有20管,且射程最远才千米不同。52式火箭炮炮管达到了32管,且射程达到了1500米-3000米。和52式重型迫击炮一样,都采用了?膛线炮管。

这些新式武器,无一不是朱由校精心打造,专门为沙俄以及其背后的欧罗巴列国所准备的。要知道,一旦明军跨越乌拉尔山脉,便会踏入以西式城堡为主要防御手段的欧罗巴核心地带。在这片土地上,城堡林立,坚如磐石,若没有威力巨大的火炮,想要在短时间内攻克一座城堡,恐怕需要耗费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

然而,对于己经年过不惑的朱由校来说,他实在没有那么多的耐心去等待。时光匆匆,岁月不饶人,他深知自己的时间有限,必须尽快实现征服欧罗巴的目标。

进入二月,天津港一片繁忙景象。一队队马车满载着江南数省精心制作的棉衣、棉裤和棉鞋,缓缓驶离运河码头。这些衣物将穿越千山万水,最终抵达遥远的西伯利亚。与此同时,在东北大地,数支严阵以待的骑兵队伍如同一股股狂风,呼啸着从各自的驻地疾驰而出。他们精神抖擞,装备精良,士气高昂,仿佛己经迫不及待地要去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一切的一切,都预示着,朱由校离开大明,远赴欧罗巴的日子己经近在眉睫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