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子婴心里倾向趁火打劫,但还是要顾及萧何的想法。
“这样,此事暂且搁置,等汉军有下一步动态时再作决定!”
“萧大人,前几日给你的大秦新制,研究的如何了?”
说到大秦新制,萧何顿时眼睛一亮!
“大王真乃神人也,内阁制和六部绝对是大一统王朝量身打造的,臣实在挑不出什么毛病!”
“萧大人认为合适最好,那第一届科举,你立刻着手安排,尽快拉起朝廷框架,这第一任内阁首辅就由萧大人担任!”
萧何郑重下拜:“臣领旨,不过臣对摊丁入亩一事还多有疑惑,还望大王不吝赐教!”
“摊丁入亩,有什么疑惑?”
“摊丁入亩虽减少了百姓的负担,但朝廷税收也少了许多,这个窟窿该怎么补?”
“这个暂时不用顾虑,大秦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收复人心。
摊丁入亩极大减轻百姓负担,再加上北境源源不断送来的耕牛,各种利好制度下,我就不信老秦人还不归心。”
萧何点点头,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说道:“这六部主官,大王可有人选推荐?”
子婴站起身:“这就看萧大人了,民间识字不多,第一次科举考试,来的肯定都是贵族,萧大人可以从中挑选优秀者,暂领六部。
至于考题,这方面萧大人应该比我懂,我就不插手了。
但兵部要留给章邯,吏部则由萧大人兼任,工部可以找德高望重的大匠,以此类推,专门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随后,子婴和萧何针对大秦新制又交流了许多。
萧何任内阁首辅,不仅限制了丞相的权力,还能帮皇帝做事,背锅。
六部分工明确,所有政务提交内阁,由内阁批阅后交由君主,不仅让君主工作量大为减少,还能保证君主的权力。
行政区划:州-郡-县,多出一级州的行政制度,也大大减轻了中央处理政事的繁琐程度!
还有九品划分官员等级待遇,九流划分吏员等级待遇,将品级和官职分开,打通官与吏的晋升通道。
在萧何看来,最神奇的这科举制度,这简直就是开天辟地的想法。
虽然民间读书人基数很少,可即便在现有的读书人中,依旧可以挑选出许多合格人才,避免贵族中一些纨绔子弟滥竽充数。
比现有的贵族制度和推荐制度不知道好多少倍,虽然这可能会引起一些旧贵族的反对。
可如今正值乱世,许多旧贵族被覆灭,新贵族还未成长,正是推行科举改革的最佳时机。
将所有旧秩序全部打碎,建立起一套全新的选拔人才制度,正当时。
用科举选拔人才,搞国考和州考选拔官吏,内容定律法,经义,策论,数术等。
再设置武科举选拔将领,完善太学,武学等。
前段时间造纸技术终于突破,可用作书写的纸张已经研发出来。
纸张配合科举制度和州学,郡学,甚至县学,民间读书人必然如雨后春笋。
今后各级官员将结束被贵族垄断的局面,大秦将迎来一个全新的盛世,一个大一统的盛世帝国!
对于这一系列新政,萧何只能用自已的额头表示对子婴的佩服。
“大王,不,陛下之志,更甚始皇帝亦!!”
子婴哈哈大笑:“没想到萧大人也会溜须拍马!”
“不,臣是真心实意!”
“好了,一切事宜还要麻烦萧大人出一套完整的章程,工作量很大,这段时间要辛苦萧大人了。”
萧何拜服:“臣,甘之如饴......”
随着科举消息传出,关中震动,天下震动。
收到消息的诸子百家,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纷纷向关中涌来。
此时,季布大军刚抵达函谷关外不远,只不过他原本两万大军,如今就只剩五千不到。
一万多大军被突然冒出来的匈奴骑兵连番骚扰,被射杀大半!
章邯并没有按计划前去营救,主要是来不及前往,韩信就已经打完收工。
所以他只能坐守函谷关,等候季布上门。
看着城门大开,出来迎接自已的章邯,季布脸上有些挂不住。
“季布将军这是为何,天底下还有人敢欺辱霸王不成?”
季布叹了口气:“惭愧,不知被哪冒出来的一支匈奴骑兵偷袭,这群匈奴人不仅马速快,弓箭射程更甚,几乎每人都能开二石弓,在下一时不察,损失大半兵力,哎!!”
章邯故作惊讶:“匈奴骑兵,匈奴人想要抵达中原,至少得穿过代国和西魏国吧,难道这两国跟匈奴人有勾连?”
季布恶狠狠道:“这件事我一定要查清楚,废话不多说,先容在下进关休整几日,再回去禀报霸王!”
章邯让出身位:“季布将军,请!”
汉中郡,南郑。
作为距离关中最近的汉国,刘邦最先收到科举消息。
张良此时正认真阅读萧何传过来的信件,上边清清楚楚写明了大秦新制的全部内容。
当然,这封信是在子婴同意下才发出去的。
不为别的,就讲究一个坦诚,毕竟这事瞒不住,还不如卖个好给萧何。
“天才啊,秦王真乃天才也,内阁、六部、科举,单就这三样,就足以让秦王比肩始皇帝!”
刘邦也是感叹道:“当初就该不顾一切追杀这个秦三世,悔不当初啊!”
“如今不仅萧何成了大秦的内阁首辅,韩信也在与匈奴的征战中屡战屡胜,我到底失去了什么!”
张良劝解道:“大王不必如此,萧大人能传信过来,就说明他心里还有大王,甚至传达出秦王想与咱们合作的信息。”
刘邦一愣:“你的意思是这封信是秦王授意萧大人送的?”
张良点点头:“极有可能。”
刘邦问道:“那咱们可以学习这套制度吗?”
张良站起身,看向外边的山河:“现今整个天下,唯有秦国和汉国依山川之险,可以安然休养生息。
其他诸侯解释四战之地,就是想学也没那个环境!”